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内容之井巷掘进爆破(PPT 58张)
全国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内容之井巷掘进爆破(PPT 58张)
( b )
( c ) 6 5 4 3 2 7 8
( d ) 6 5 3 2 4
( e )
图7-14 装药结构
(a)偶合装药;(b) 不偶合装药;(c) 正向连续装药;(d) 正向空气间隔装药;(e) 反向连续装药 1-炸药;2-炮眼壁;3-药卷;4-雷管;5-炮泥; 6-脚线;7-竹条;8-绑绳
1)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 2)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 炮孔直径与装药直径之比称为不偶合系数(decoupling index)。散装药时,不偶合系数为1。 3)正向装药和反向装药
——指炸药在炮孔中的装填情况。 连续装药 间隔装药 耦合装药
各种装药结构
不耦合装药
正向装药 反向装药 有堵塞装药 无堵塞装药 (作图示意)
图3-12-5 平巷掘进爆破装药结构图
(a)偶合装药;(b)不偶合装药;(c)连续装药, (d)空气间隔装药,(e)反向装药,(f)正向装药
2
2
3
1
( a ) 6 5 4 3 2
全国爆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内容
爆破设计与施工
9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编 汪旭光 主编 (2011)
第九章
9.1 9.2 9.3 9.4
井巷掘进爆破
平巷掘进爆破 立(竖)井掘进爆破 隧道掘进爆破 平巷(隧道)周边孔光面爆破 和预裂爆破
学习重点:
1、工作面炮眼种类与作用
2、井巷掘进爆破说明书及图表编制
3、光面爆破方法、机理与施工要点
( b )顶 部 掏 槽
( a )侧 向 掏 槽 ( c )底 部 掏 槽
(b) 水 平 楔 形 掏 槽
(a)垂 直 楔 形 掏 槽
(c)双 楔 形 掏 槽
(b ) 巷 道 锥 形 掏 槽
(c ) 竖 井 锥 形 掏 槽
2、直眼掏槽
1)形式:龟裂式(缝隙式)掏槽、角柱状(筒形)掏 槽、螺旋式掏槽 (作图表示) 2) 特点:炮眼垂直于工作面且相互平行,距离较近, 必须配合空眼使用。空孔有大孔,也有小孔。
3 A 2 q 1 . 5 10 ( ) ( A ) 2 3
㎏/m
A ——装药炮孔距空孔的距离,mm; φ ——空孔直径,mm。
一般对中硬岩石,用硝铵类炸药掏槽时,炸药单耗
在1.4~2.0㎏/m3。
4)优缺点 优点:①炮孔垂直于自由面布置,方式简单,易于多台
钻同时专业;
②孔深不受巷道断面限制; ③炮孔利用率高; ④抛掷近,爆堆集中。 缺点:①眼数多,装药量大;
2)布孔方法和原则 (1)“抓两头,带中间”; (2)掏槽眼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 (3)周边眼一般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 (4)崩落眼以槽腔为自由面层层均布在被爆岩体上。
对立井工作面炮眼参数选择与布置基本上与平巷相
同,立井中掏槽、崩落、周边眼,均布置在以井筒中心
为圆心的同心圆上。
3、装药结构
3
2
4)眼深
眼深:指炮眼底到工作面 的垂直距离。 眼长:沿炮眼方向的实际深度。 眼深和循环次数相互制约,理论上按最优炮孔深度确定之,应使每 米 巷道所需工时最少、成本最低,但难以做到,一般按传统的经验方法确 定。
按掘进任务要求定孔深
L ——巷道全长; nm——每月工作日数; nt——每日工作班数; nc——每班循环数。
装药孔与空孔间距取为(1~3)d ,眼距过大易“冲
炮”,过小易“挤死”相邻炮孔。
(a) 缝形掏槽
(b) 桶形掏槽
2 1 3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3
1 3 2
2 1 1 2 1 2
1
1 3
2
1
2 3
3
3
4
1
3
炮 泥 炸 药
2
300~500
3)装药量 兰格福斯(瑞典)提出的掏槽装药集中度计算公式
4、装药结构及炮孔堵塞
5、微差爆破的破岩机理
9.1 平巷掘进爆破
1、平巷掘进工作面特点
自由面少,而且狭窄(自由面愈多、愈大愈好);
四周岩体对爆破有约束作用(夹制作用)。
2、工作面上炮眼的分类
炮眼按其位置和作用可分为三种:掏槽眼、辅助眼(崩落眼)和
周边眼。
3、三种炮眼的作用
①掏槽眼:顺前进方向掏出一个凹槽作为第二自由面,以便提高其 它炮眼利用率; ②辅助眼:扩大和延伸掏槽范围,崩落岩石; ③周边眼:按设计断面轮廓切断岩石,形成光滑、平整的壁面。
L l t n m n t n c
一般取1.5~2.5m为巷道掘进采用 在竖井掘进中,眼深一般取 l = (0.3~ 0.5)D D ——井筒直径,m
2、炮眼布置
1)炮眼爆炸的要求 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 先爆炮孔不会破坏后爆炮孔;
应能保证:
爆破块度均匀、大块率少;
爆堆集中、飞散距离小; 爆后断面轮廓符合设计要求。
9.1.1 掏槽爆破
掏槽方式包括两大类:斜眼掏槽、直眼掏槽 1、斜眼掏槽 1)形式:单斜掏槽、锥形掏槽、楔形掏槽、扇形掏槽 (作图表示) 2)优缺点 优点:适用于各种岩层,并能获得好效果; 掏槽眼少,炸药单耗低; 眼位和斜度对掏槽效果影响较小。
缺点:钻眼方向难以掌握;
眼深受巷道断面限制; 抛掷距离大,爆堆分散,易损棚架、设备。
②炮孔间距和平行度对掏槽效果影响较大。
3、选择合理掏槽方式
考虑以下因素: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爆破效果的可靠性; 经济指标的合理性。
(见P148表7-1 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的适用条件)
9.1.2 井巷掘进爆破施工技术
1、确定爆破参数
井巷掘进爆破的效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钻
眼爆破参数的选择。除掏槽方式及其参数外,主要的钻眼 爆破参数还有: 炸药单耗 、孔径、孔深、孔数、炮孔利用率等
2)炮眼直径
直径与眼数,单耗、块度等有关,一般用38-45mm。 3)眼数 根据装药量 和孔深计算炮眼数目,再按形状均匀地布 置炮眼,周边眼的眼口至轮廓线的距离100-250mm
周边眼的眼口距为500-800mm
底眼的间距取小值,辅助眼的间距为400-600mm。 可估算如下:
N3 .3 f s
1)单耗:爆破1m3原岩所需的炸药量,用㎏/m3表示。 普氏公式:
q 1.1 k0
f
s
s ——巷道断面积;k0——爆力校正系数。 q —— 标准用单耗,㎏/m3
单耗的选取,参考表(P149表7-2)
每个循环应使用药量 Q = qlsη η —— 炮眼利用率,为每循环工作面进尺与炮眼深度的 比值。一般取80-95%。 采用光面爆破要比普通爆破用药量多。 计算出的装药量的平均值,应按眼的不同做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