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机生产作业指导书

注塑机生产作业指导书

注塑机生产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1.1. 规范注塑机操作,确保人员和机台安全。

2.0. 范围:
2.1. 注塑机操作人员作业指导以及新员工培训之用.
3.0. 内容:
3.1. 准备工作:
3.1.1. 认真查阅上一班操作员的交接记录,了解上一班的生产状况和异常状况,相互之
间进行工作交接;
3.1.2. 认真做好“ 5S ”工作;每天上班前10分钟,首先要整理、清扫自己的工作场所;
把无用的东西扔掉,把有用的东西按照标识整齐有序地排放,擦拭工作台、设备
等,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1.3. 准备好上班期间所要使用的工具、表格记录、物品等;
3.1.
4. 在工作期间,各操作员随时清洁、整理、擦拭自己工作区域的卫生;使用、借用
后的物品归还原处;
3.2. 机台操作:
3.2.1. 交接班时,先检查机台、落产品槽内“5S”项目是否合格,工具、是否齐全、完整。

3.2.2. 所有注塑机必须在技术员或班长要求开机生产时方可开机,严禁私自开机生产。

3.2.3. 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如:设定料筒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模
具或其它部位螺丝突然断裂或脱落、异味、异声等,立即按下红色按钮,打开安
全门并报告技术员或班长处理
3.2.
4. 生产过程中,若发现产品或水口未脱离模具时,不要关安全门,待处理脱落后方
可生产。

3.2.5. 若检查模具或处理粘膜一定将机台打成“手动”状态并关掉电源,方可工作。

3.2.6. 在生产过程中,若遇到粘模断水口时,操作员不可以私自用嵌子将断水口直接从
模具中拉出,应急时报告计术员或领班处理。

3.2.7. 操作员不得私自调机。

3.2.8. 未经技术员或班长许可不得使用脱模剂,若需使用脱模剂要按技术员或班长的要
求做。

3.2.9. 未经技术员或领班许可,所有机台均不能打成“全自动”生产。

3.2.10. 暂时离开机台时,先将模具合成相距3-5mm,关掉电源后方可离开。

3.3. 检查产品:
3.3.1. 严格按技术员或班长要求进行。

3.3.2. 对品质标准判定不准的,要及时向技术员、品检询问,避免误打,造成浪费。

3.3.3. 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现产品品质异常,应报告技术员或领班处理,查明原因。

3.3.
4. 生产的产品要按要求的数量放入规定的产品筐内,做满一筐后及时送出
检验不能积压。

3.3.5. 品质出现问题时调机的产品与正常生产的产品要分开待调机正常后,经QC或技术
员判定是否可接收,不能接收的产品直接报废,产品放置入红色物料筐内并写好
标识。

3.3.6. 摆放产品时,不同产品不能相掺,不同模号不能相混,已返修品与未返修品要严
格区分。

4.0. 报表填写:
4.1. 同一产品,不同操作员,分开填写报表。

4.2. 同模不同型号要分开填写报表。

4.3. 同型号不同模具分开填写报表。

4.4. 同一产品,不同机台分开填写报表(调换机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