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瘤(大课)(1)
▪声音嘶哑--喉返神经 ▪呼吸困难--气管、支气管 ▪上腔静脉综合症--上腔静脉 ▪吞咽困难--食管 ▪动脉瘤破裂前症状 ▪胸痛 ▪心包积液、积血,心包填塞 ▪胸腔积液
诊断手段
精品课件
▪胸 片 简 单 易 行 , 初 步 诊 断
CTA--最清楚、可靠
精品课件
心脏超声--主动脉瓣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立即手术的指证
精品课件
▪ 主动脉破裂的先兆或剥离(心包、胸腔积液) ▪ 侵及冠状动脉的先兆(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心包压塞
外科治疗进展
精品课件
▪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人造血管置换+降主动脉象 鼻支架置入术---孙氏手术
▪杂交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进行脑保护
▪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进行脑保护 ▪ 经头臂动脉插管选择性脑灌注 ▪ 逆行灌注脑保护
根据手术需要Miller的Stanford分型:
A型:DebakeyⅠ型+DebakeyⅡ型 B型:DebakeyⅢ型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精品课件
1、疼痛 是首发的最常见症状
▪ 突发性剧烈的刀割样、撕裂样疼痛 ▪ 呈持续性、难以缓解 ▪ 可向颈项、肩胛间区、背、腰、腹部转移 ▪ 首诊常误诊为心肌梗塞、急腹症 ▪ 缓解疼痛常需吗啡类药物
精品课件
2、急性期常有休克表现
▪ 1/3的病人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皮肤湿 冷、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等
▪ 血压仅略有下降或正常甚至可升高
精品课件
3、夹层影响各器官的表现
▪心血管系统
▪ 心包填塞症状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衰 ▪ 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和酶学改变 ▪ 四肢脉搏不对称
精品课件
胸主动脉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 华平
定义
精品课件
▪ 胸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及降主动脉波及膈下的胸腹主动脉瘤。
▪ 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胸主动脉局部或多处向外不可逆 性的扩张或膨出,形成的“瘤样”包块,称之为动 脉瘤。
▪ 定量的定义为:动脉管径的扩张或膨出超过其正常 动脉管径的1.5倍即为动脉瘤。
常见的手术方式
精品课件
▪升主动脉置换,半弓、全弓置换 不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治疗
胸主动脉瘤手术适应症精品课件
15
▪胸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0cm,不论有无症状, 均应手术治疗。
▪胸主动脉直径不断扩大,增长率大于0.5cm/ 年的病人应手术治疗。
▪马凡综合征或有遗传家族史(猝死或主动脉 夹层)病人,升主动脉瘤直径大于4.5cm, 应手术治疗。
▪主动脉瓣病变需行瓣膜置换时,升主动脉直 径大于4.5 cm,应置换升主动脉。
▪ 高血压、动脉硬化 ▪ 诊断手段和诊断水平提高
病因
精品课件
▪ 高血压 ▪ 动脉硬化 ▪ 主动脉中层囊性变 ▪ 医源性损伤--心脏手术
▪ 主动脉插管 ▪ 主动脉钳夹 ▪ 动脉灌注 ▪ 主动脉瓣置换
病理及发病机制
精品课件
▪ 破口部位,常见 ▪ 升主动脉,66%,不手术24~48小时死亡 ▪ 降主动脉导管韧带处,破裂发生较晚
Debakey分型
25
精品课件
Ⅰ型: 主动脉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或弓部,剥离 延伸至降主动脉以远,甚至达股动脉; 或破口位于降主动脉逆向剥离至升主动脉;
Ⅱ型:主动脉剥离血肿限于升主动脉或弓部者;
Ⅲ型:主动脉剥离起始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 远,向下延伸不超过膈肌为Ⅲa型,超过 膈肌为Ⅲb型。
26
精品课件
病因
3
精品课件
1. 动脉粥样硬化 在50岁以上多见,国外的首位病因;
2. 囊性中层坏死或退行性变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好发于主动脉根部,
常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国内的首位病因; 3. 创伤性动脉瘤
多见于加速伤,减速伤; 近年有增加的趋势
4
精品课件
4.细菌感染和真菌性动脉瘤 细菌或真菌损伤动脉中层,造成动脉壁的局部 膨出;
精品课件
▪神经系统:昏迷、截瘫、声音嘶哑等 ▪消化系统: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肝功损害、
血便等
▪泌尿系统:腰痛、血尿、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 ▪呼吸系统:胸腔积血、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
诊断
精品课件
1. 心电图 2. 胸片 3. 心脏彩超 4. 主动脉CTA
精品课件
64排CT三维图像 精品课件
▪ 形成夹层 ▪ 真腔 ▪ 假腔,血流和血凝块
▪ 血液压力夹层沿血管剥离 ▪ 顺行 ▪ 逆行
分型
精品课件
DeBakey 分型: I型、II型、III型(IIIa、IIIb-侵犯腹主动 Stanford 分型: A型(I、II型)、B型(III型)
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精品课件
•动脉破裂 •冠状动脉扭曲、断裂 •主动脉瓣环扩大、关闭不全
1. Bentall术
16
精品课件
经典Wheat术
17
精品课件
改பைடு நூலகம்Wheat术
精品课件
2. 传统的弓置换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精品课件
概况
精品课件
▪ 极其凶险的疾病 ▪ 起病急,病情严重,后果是灾难性的 ▪ 48小时死亡率36% ~ 72% ▪ 1周内死亡率62% ~ 91% ▪ 保守治疗死亡率90%以上 ▪ 发病率增加
3. 夹层动脉瘤 动脉内膜撕裂,内膜剥离扩展形成的壁间血肿或双 腔主动脉
精品课件
形态分类
1.梭形动脉瘤 2.袋性或囊性动脉瘤 3.混合性动脉瘤
精品课件
部位分类
1.升主动脉瘤 2.弓部动脉瘤 3.降主动脉瘤 4.胸腹或腹胸段动脉瘤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男性多发,常有高血压病史 ▪动脉瘤压迫症状
5.梅毒 是梅毒性动脉炎的后期并发症,常在感染后 15-20年后产生,是1940年以前的首位病因;
6.先天性动脉瘤 常伴有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和二瓣化
畸形。
5
精品课件
主动脉瘤分类
病理分类
6
精品课件
1. 真性动脉瘤 动脉壁全层均有病变,扩大或突出而形成的动脉瘤
2. 假性动脉瘤 动脉壁撕裂,血液被临近组织包裹而形成的血肿
34
精品课件
64排CT照片
35
精品课件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精品课件
▪ 应立即进行ICU监护治疗,监测生命指征,包括血压、心率 及心律、中心静脉压以及尿排量等
▪ 镇痛和降压,控制内膜剥离 ,血压一般控制在收缩压100 ~ 120 mmHg水平,舒张压在60 ~ 70 mmHg
▪ 必要检查,超声、CT、MRI等,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 积极准备急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