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分析、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三、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学年周数项目一二三四合计12345678入学教育、军训33课堂教学15.518.518.516.518.518.518.59.5134考试1.51.51.51.51.51.51.51.512专业实习88劳动22毕业教育11合计2020202020202020160四、课程结构学时、学分及比例课程类型学时数所占比例(%)学分数所占比例(%)学校通识课必修82029.384226.09 选修1445.1684.97学科通识课必修68424.513823.60 专业课必修71125.473219.88选修43215.482414.91实践环节必修1710.56合计2791100161100五、教学计划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校通识课(必修)081700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543 081700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362 081700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4543 081700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0905 081700005形势与政策236362 081600001大学英语(1)374744+1 081600002大学英语(2)590904+1 081600003大学英语(3)472724 081600004大学英语(4)472724 081100002大学IT 37236364 081100004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37236364 081500001大学体育(1)126262 081500002大学体育(2)136362 081500003大学体育(3)136362 081500004大学体育(4)136362小计共15门次(9门)428207487291213110000学科通识课080910101高等数学(1)590906 080910102高等数学(2)590905 080910103高等数学(3)590905 080910104数学物理方法472724 080910105力学590906 080910106热学354543 080910107电磁学472724 080910108光学472724 080910109原子物理学354543小计共8门次(6门)386846841212970000专业课(必修)080930201理论力学354543 080930202电动力学354543 080930203量子力学472724 08093020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54543 080930205固体物理学472724 080930206近代物理实验(1)272724 080930207近代物理实验(2)136364 080930208模拟电路3.57254184 080930209普通物理实验(1)1.545453 080930210普通物理实验(2)1.554543 080930211普通物理实验(3)1.554543 080930212数字电路47254184小计共12门次(9门)32711414297333410784专业课(选修)专业任选课080930301机械制图236362 080930302电工技术2.55436183 080930303文献检索118181 08093030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57254184 080930305 C语言程序设计2.55436183 080930306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55436183 080930307可靠性物理236364光电信息方向080930308信息光学472724 080930309光电子学354543 080930310激光原理与器件472724 080930311光电材料与器件236362 080930312光通讯导论236362 080930313光电检测技术23618182 080930314光电信息专业实验(1)1.527272 080930315光电信息专业实验(2)1.527272 080930316太阳能工程236364微电子方向080930317半导体物理472724 080930318微电子专业实验(1)1.527272 080930319微电子专业实验(2)1.527272 080930320薄膜物理与技术354543 080930321半导体器件物理354543 080930322半导体材料354543 080930323材料结构分析基础236362 0809303 24光电子学器件与技术236362 080930325微电子学概论236362小计至少选修24432学校通识课(选修)自选8144按要求选定实践环节082000001军事教育23周√083000001劳动12周√083093001毕业论文(设计)6√√083093002专业实习88周√合计1612791242725262115128注:专业课(选修)至少选修24学分,在两个方向中选修一个方向,在专业任选课中至少选修2学分。
六、课程简介080910101--080910103高等数学270学时15学分内容提要: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矢量分析;微分方程;线性代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080910104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4学分内容提要: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幂级数展开,留数定理,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积分,定解问题,行波法,分离变数(傅里叶级数)法,分离变数(傅里叶积分)法,二阶常微分方程级数解法,本征值问题,球函数,柱函数。
数学物理方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一方面为深入学习物理理论作了必要的数学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实际中如何运用物理理论创造了条件。
080910105力学90学时5学分内容提要: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运动中的动量、能量和角动量;刚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流体力学;振动与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且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080910106热学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温度和基本热现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内的输运过程;实际气体、固体、液体;相变。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080910107电磁学72学时4学分内容提要: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稳恒电流;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磁介质;电磁场和电磁波。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080910108光学72学时4学分内容提要:几何光学;波的叠加;光的干涉;光的衍射;付里叶光学基础;光的偏振;光的吸收和色散;光的量子性。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科学。
080910109原子物理学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的氢原子理论,量子力学初步,碱金属原子,多电子原子,磁场中的原子,原子的壳层结构和X射线,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层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并对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080930201理论力学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学习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照系力学和分析力学,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推论出来的基本定理和基本定律,主要解决质点和质点组(含刚体)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涉及到静力学和非惯性系动力学问题,并对分析力学的基本内容做一定的讲述。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经典力学体系的基本定理和定律的内容及运用,并为后继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080930202电动力学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本课程属宏观电动力学,主要学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荷守恒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波传播;电磁波辐射和狭义相对论。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磁场运动规律及其与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掌握狭义相对论时空及其理论,对协变性电动力学和协变性力学的理论和数学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并为后继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080930203量子力学72学时4学分内容提要: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表象理论;微扰理论;自旋与全同粒子。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微观体系的运动规律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
08093020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4学时3学分内容提要: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相平衡及相变;概率理论的若干基础知识;近独立粒子系统的三种统计理论及其应用;系综理论及其应用;涨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