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着陆性能

第四章着陆性能

6
●积水道面着陆时,因VTD大而容易引发滑水。
正常进近速度Vapp
Vapp

VREF VREF
5
逆风小于10节
逆风分量一半 阵风修正
(Vapp)max=VREF+20,顺风不做修正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16kt,阵风20kt,确定进近速度
Vapp VREF 8 4 VREF 12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8Kt,无阵风,则进近速度为VREF+5。
第四章 着陆性能
1
本章主要内容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4.2 最大着陆重量 4.3 快速过站最大重量与刹车冷却
2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着陆阶段是飞行中最复杂、最危险的阶段,其事故 率为48.3%。 所谓的着陆性能是指完成着陆过程所需的跑道长度 以及对最大着陆重量的限制。
4.1.1 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
进进爬升最低梯度为:双发2.1%;三发2.4%;四发2.7%。
23
着陆复飞爬升 在全发动机工作、襟翼着陆位、起落架放下位、爬升速 度≤1.3VS的条件下 着陆复飞最低爬升梯度为:3.2%。
24
进近复飞
着陆复飞
起落架收上、
襟翼进近位、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38kt,阵风10kt,确定进近速度
7
3 着陆技术偏差的影响 在目标区扎实接地,避免飘飞,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8
4 制动系统的使用情况
现代运输机的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扰流板和反推组成。
刹车及防滞系统
刹车是着陆中的基本制动手段,尤其是在低速滑跑时,它可 以提供主要
Flap30 逆风20kt
湿道面 6700
4.2.2 复飞爬升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在高温高原机场,复飞爬升梯度往往成为限制最大着陆重量 的主要因素。
进近复飞
着陆复飞
22
进近复飞爬升
在起落架收上、襟翼进近位、一台发动机失效、其它发动机复飞 工作状态、复飞爬升速度≤1.5VS的条件下
Max Auto Brake
No Speedbrake
Full Reverse to 60kt
– 3700ft (+1100ft)
Max Auto Brake Auto Speedbrake
No Reverse
– 2750ft (+150ft)
No Braking
Auto Speedbrake Full Reverse to 60kt
进近阶段:(严格控制进场速度和高度) —保持规定的进近速度 —保持对正跑道中心线,消除偏流 —保持下滑道
接地阶段:(避免目测高和轻接地) —在目标区内扎实接地 —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滑跑阶段:(使用制动系统) —扰流板迅速放出 —当前轮放下,扰流板放出,保持了正确的滑跑轨迹时,
及时使用刹车。 —反推及时使用 高速滑跑时,80%的减速力来源于扰流板和反推;
18 低速滑跑时,70%的减速力来源于刹车。
4.2 最大着陆重量
● 着陆场地长度限制 ● 复飞爬升限制 ● 结构强度限制 ● 快速过站最大重量限制
19
4.2.1 着陆场地长度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着陆需用距离≤着陆可用距离(跑道长度)
20
机场压力高度 8000ft,跑道长 度6700ft,确定 在湿道面,逆风 20kt,襟翼30度 的条件下的最大 着陆重量
(2)减轻了飞行员的操纵负担。 (3)刹车压力连续稳定,减少了刹车磨损。 (4)为获得最大制动力,可用人工刹车超控自动刹车。
10
防滞系统
• 防止因刹车压力过大致使机轮出现拖胎、锁死现象,并通过调 节压力从而使机轮处在最佳打滑率状态,以获得最佳刹车效率。
• 使用时不要频繁移动刹车踏板位置,这将使防滞系统始终处于 刹车压力调定过程而不能建立稳定的刹车压力,刹车效率很低。
• 在湿滑道面条件,或使用人工刹车的情况下,反推将起 到显著缩短着陆距离的作用。
15
B737 Demonstrated Distance - Flap30, TOW50,000kg, S.L.
Max Auto Brake Auto Speedbrake Full Reverse to 60kt
Base – 2600ft
着陆距离是指从飞机进跑道头开始到完全在跑道上 停下来所需的距离。它分为着陆空中段和地面减速 滑跑段。 干道面着陆距离: 飞机沿3°下滑线下滑,从高于着陆表面50英尺、速 度不小于VREF的一点,到着陆并完全停止所经过距离 的1.67倍。制动过程中不使用反推。 其中:进近参考速度VREF=1.3VS 湿道面着陆距离:等于干道面着陆距离的1.15倍。
3
最大人工刹车
4
4.1.2 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
除了重量、机场气温和标高以及风的影响外,还有其它一些 更为重要的因素。
1 进场高度
进场高度偏高,接地点前移,着陆距离增长。
5
2 进场速度
●进场速度大,着陆中需要消失的能量增加,着陆距离增长 ●进场速度大,延迟飞机接地,形成飘飞减速,着陆距离显著增长
9
刹车是着陆制动的主要手段,在其基础上发展的防滞系统(AntiSkid Brake)可以防止机轮锁死。在其基础上发展的自动刹车( Auto-Brake)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减速率来自动调整刹车压力以保 持等减速率制动。 自动刹车比人工刹车起动更快。最大人工刹车可比自动刹车提供 更大的制动力。实际中均普遍使用自动刹车。 自动刹车的特点是: (1)延迟时间短,着陆距离短。(主轮接地旋转且双发慢车,自 动启动)
16
– 7800ft (+5200ft)
反推在着陆制动中的作用
结论:
1、建立稳定的进近以避免进场速度、高度产生过大的偏差。 2、在目标区作扎实接地,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3、确保刹车、扰流板及反推能在飞机接地后尽快启动并发挥最大效能。
17
积水道面的着陆特点
积水道面着陆时,刹车效能可能大大降低甚至严重丧失,使 着陆距离增加2-3倍,此时将更大程度地依赖反推。
摩擦力
打滑率
11
减速板(Speedbrake)
减速板主要是减小升力,提高作用于机轮上的正压力而增 强刹车的效果,同时也增大气动阻力。
12
13
反推
反推的最佳效果是在高速滑跑阶段,一般当V<60节时,解除反推。
14
• 在干道面使用自动刹车滑跑时,反推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刹 车的过度磨损,而不能显著地减缩着陆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