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常识训练1答案

文学常识训练1答案

专项训练1 文学常识、诗词填空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3.说明书具有说明性,知识性,实用性,并且往往图文并茂。

4.《将进酒》的作者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这首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其诗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6.人性之美,美在求善。

《善良》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填文学体裁),作者王蒙。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哦,香雪》中,“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9.《史记》包括本纪,世家,书,列传,表五部分。

10.便条的使用范围广泛,一般常用的便条有请假条,留言条,托人办事条。

1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静女》)
12.说明书具有科学性、说明性、简明性和条理性。

13.“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1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15.屈原,名平,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源头。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将进酒》的作者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将”的意思是请。

18.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9.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0.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均祥的《赵氏孤儿》。

2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描写和记叙。

2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此句选自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23.《将进酒》中的“将”的意思是请,作者是李白。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雨霖铃》。

25.《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

26.《致橡树》的作者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27.《国殇》是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屈原的代表作。

28.《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是瑞士(国家)作家赫尔曼·黑塞,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

29.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作品《人生的境界》是一篇文化随笔。

1
30.《最后的长春藤叶》作者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余两位是莫泊桑,契诃夫。

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2.《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游记散文。

33.《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是美国的利奥波德,在“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的冲突中,提出应理性对待自然法则。

34.《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朱光潜。

35.《我愿意是急流》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国别)诗人裴多菲。

36.《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3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3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9.《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40.启事一般遵循一事一文的原则。

41.《科学是美丽的》一文作者是物理学家沈致远。

42.《合欢树》作者是史铁生,本文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43.《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

4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5.《劝学》由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所著。

46.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47.小说《荷花淀》是孙犁的经典之作。

48.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49.“乐府双璧”指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50.应聘书一般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和落款五个部分。

51.《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是沈从文。

5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