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变量与函数学案
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领悟函数的概念,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与函数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Ⅱ、教学重点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理解函数概念和自变量的意义;确定函数关系式。
Ⅲ、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Ⅳ、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问题一:汽车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
问题二: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
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 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问题三: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 10 cm,20 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变化而变化吗?
问题四:用100 c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 分别为 30 cm,35 cm,40 cm,45 cm 时,它的邻边长y 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变化而变化吗?
小结: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如……),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如……)。
(二)归纳总结: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
2、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___;
(三)快速抢答:
练习1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 4 元/t。
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 x t,月应交水费为 y 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 0.2 元/min ,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 t min ,话费卡中的余额为 w 元。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交流:
1、在研究的每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自己分析“问题一”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再分析上述所有实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
归纳: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相互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________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二)归纳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______,y是x的_______.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_________.
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三)巩固练习
练习2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 随之变化;
(2)每分向一水池注水0.1 m3,注水量y(单位:m3)随注水时间x(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
三、例题讲析 巩固理解
例1: 汽车油箱中有汽油 50 L 。
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 y (单位:L )随行驶路程 x (单位:km )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 0.1 L/km 。
(1)写出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 200 km 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练习3 梯形的上底长 2 cm ,高 3 cm ,下底长 x cm 大于上底长但不超过 5 cm 。
写出梯形面积 S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例2:确定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 = x+1
(2) y=21
-x
(3) y=2-x
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1)什么叫常量?什么叫变量? (2)谈谈你对函数有什么认识? 五、课堂检测 巩固知识 检测1
1、购买单价为每本20元的书籍,付款总金额 y(元),购买本数x (本).问:变量是______ ,常量是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是_____的函数.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2、在匀速运动中,若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S=vt,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 、v 、t 三个都是变量、 B 、S 与v 是变量,t 是常量, C 、v 、t 是变量,S 是常量, D 、S 与t 是变量,v 是常量
3、下面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的是( )
A .
x y 1=
B .x y =
C.
11+=
x y
D .
1233
++=x x y 4、一辆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它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小时,则汽
车距离天津的路程S 与行驶时间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s=120-30t (0≤t ≤4) B 、s=120-30t (t>0) C 、s=30t (0≤t ≤4) D 、s=30t (t=4)
5.在一根弹簧下悬挂重物,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一弹簧原长为10cm ,最多能挂20kg 重物,且每挂lkg 重物,弹簧就伸长0.5cm .那么,弹簧挂重物后的长度 (cm )与所挂重物的质量m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当挂10kg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_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