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

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

证书编号:国环评乙字第1505号丹东市东港市中心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东港市中心医院评价单位:丹东市环境规划设计院二○一六年三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2)1.1评价任务的由来 (2)1.2评价目的 (2)1.3指导思想 (2)1.4编制依据 (3)1.5评价等级 (4)1.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5)1.7评价内容及重点 (6)1.8主要评价因子 (7)1.9评价标准 (7)1.10评价工作程序 (10)2原有项目环保概况 (11)2.1原有项目简介 (11)3.4施工计划 (13)2.2原有项目环保设施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13)3本项目概况 (15)3.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 (15)3.2建设内容及规模 (15)3.3配套工程 (16)3.4施工计划 (18)4工程分析 (19)4.1施工期污染分析 (19)4.2营运期污染分析 (21)4.3污染防治措施 (25)4.4依托工程的可行性 (28)5区域环境概况 (30)5.1自然环境概况 (30)5.2社会环境概况 (32)6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3)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3)6.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4)6.3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5)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37)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7)7.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9)7.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 (40)7.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处置措施 (42)7.5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42)7.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43)8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44)8.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4)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47)8.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7)8.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9)9环境风险分析 (50)9.1风险源项识别 (50)9.2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分析 (50)9.3项目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 (50)9.4医疗固废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52)9.5环境风险管理 (54)10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58)10.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58)10.2污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59)10.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60)10.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60)1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63)11.1产业政策符合性 (63)11.2与城市发展一致性分析 (63)11.3选址环境相容性分析 (63)12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分析 (65)12.1清洁生产分析 (65)12.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66)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68)13.1环保投资估算 (68)13.2环境效益分析 (68)13.3社会效益分析 (68)13.4经济效益分析 (68)14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0)14.1环境管理 (70)14.2环境监测计划 (71)14.3环境监理 (72)14.4环境管理制度 (72)14.5竣工验收监测 (73)15公众参与 (75)15.1目的和意义 (75)15.2调查的法律依据 (75)15.3调查范围与对象 (75)15.4调查内容 (75)15.5调查方法 (76)15.6调查结果分析 (80)15.7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80)16评价结论与建议 (81)16.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81)16.2营运期影响评价结论 (81)16.3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82)16.4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结论 (82)16.5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结论 (82)16.6选址的可行性结论 (83)16.7综合结论 (83)16.8要求 (83)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平面布置图附图3 监测点位图附件:附件1 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 关于东港市实施县级规划批次用地的批复附件3 选址意见书附件4 供热协议附件5 监测报告附件6 《丹东市东港市中心医院新建综合楼项目》环评审批意见附件7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附件8 审批登记表前言东港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中心医院现有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东侧沿滨河路,南侧沿黄海大街,西侧为鸿祥住宅小区,北侧沿向阳街,四周没有任何拓展空间。

中心医院于2015年定于东港市振兴街以南,桃园路以东,奋进街以北,规划路以西新建"丹东市东港市中心医院综合楼",与现有医院位置相距约3.2km。

该项目环评2015年已通过丹东市环保局的审批。

本项目是依托丹东市东港市中心医院新建综合楼建设项目而进行建设的。

在住院楼上改扩建7-12层,面积19071m2;在住院楼及医技门诊楼下增加地下室,面积15000m2。

其它建筑不变。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和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固体废物影响评价为重点,兼顾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分析。

主要结论:本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项目。

项目运营时,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采用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降低到较低限度。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项目及选址是可行的。

1总则1.1评价任务的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需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建设单位东港市中心医院的委托,丹东市环境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到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对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相关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以此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

1.2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原有项目及本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污染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搞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及范围,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4)对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

通过上述工作,论证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使本评价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的目的。

1.3指导思想(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2)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3)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4)评价工作将在利用本区各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中要体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5)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结论明确可信。

1.4编制依据1.4.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实施);1.4.2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2003年6月16日);(2)《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3)《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卫医发[2003]287号);(4)《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 号);(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T-2004);(10)《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2号);(12)《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的公告环发([2003]206号)。

(14)《东港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规定》(东政发〔1997〕25号);(15)《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丹政办发〔2014〕3号);(16)《丹东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丹政办发〔2014〕4号)。

(17)《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 07:2004)(18)《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4.3其他相关依据(1)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项目具体建设情况;(3)本次评价工作的调查资料(《丹东市东港市中心医院新建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及环保审批意见等)。

1.5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噪声环境等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对本环评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范围进行划分与确定。

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域功能类别而确定的。

医院污水一起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下水管网。

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复杂程度较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因此,确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