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前准备工作……………………………….四、施工方案……………………………………….五、施工组织机构………………………………….六、质量保证机构………………………………….七、劳动力安排计划……………………….………八、主要施工机具进场计划和主要材料进场计划九、单位工程质量………………………………….十、施工进度计划…………………………………. 十一、各项保证措施………………………………. (一)保证工期措施……………………….………. (二)安全生产措施………………………………. (三)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四)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及不扰民措施………. (五)成本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泵房担负着西山区域用水所设计;施工等。
施工地点:工程特点:泵房安装工程项目,专业多、施工周期短、必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网络计划,施工技术措施,据据设备材料的进场情况和土建施工进度及时进行施工生产诸要等的调配,协调好安装与土建施工的交叉作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认真落实,保证工期的各项措施、确保安装施工形象进度的顺利完成。
二、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文件及设计说明2、国家现行标准规范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3-20062.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1-982.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3、本公司ISO9000质量体系控制程序文件。
4、本公司以往承包施工相同工程的成功经验。
本工程施工应遵循以上文件、规范、标准执行外,并应执行省、市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质量监督站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文件等。
编制指导思想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内容及设计图纸要求编制。
2、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技术、精心组织施工、保证质量、安全及工期。
3、制定严格质量保障体系,为业主长远利益着想,坚决消灭质量通病。
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采用合理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选择高效施工设备,组织严密,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
3、施工进度安排高效、合理、施工区段划分科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充分的施工准备是工程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根据招标文件,我公司以着手组织项目部人员勘查现场,启动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配置,确保按时进入施工现场。
1、合理的组建施工管理机构,设立各级管理体制。
2、对进场材料、设备组织专人进行调配和材料的质量检查。
3、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4、对施工现场设安全员、质检员、送样员,确保工程安全、质量。
四、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五、施工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1、施工方案(一)、本工程采取顺序作业的方法施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顺序为吸水管路→水泵安装→压水管路→刷油防腐→试压→冲洗→试车→竣工。
(二)、1、当接到图纸后,先审核图纸,提主要材料和设备计划,经图纸会审后,按计划依据设计图纸和标准图加工钢板卷管和钢制管件。
先刷无毒环氧树脂防腐,待现场“三通一平”后,将管节、管件、材料、设备运输到现场,并做好防雨、防坠落等安全措施。
2、泵房进口、出口处理地段需要先开挖土方,然后将管道、管件等倒运到现场,在进行安装。
3、础、穿墙套管,定位复测,找中心线、标高,基础平面地脚螺栓孔、套管内清理干净后,安装吸水管道,离心泵、水平吸水管的安装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产生气囊,采用异径渐缩管,管路的水平面中心线必须呈向水泵方向上扬,坡度应大于0.005,吸水管路的接口必须严密,不能出现任何漏气现象,由于采取自灌式,吸水喇叭口必须适当的悬空高度,可使进水口流速均匀,减少吸水阻力。
设喇叭口支架,水池内钢管、钢管内外均刷无毒环氧树脂防腐,焊口也应采取相同方式防腐,穿墙套管与钢管之间应打铅口且要双面打,要求打实,表面平整无飞刺。
(三)、水泵安装水泵安装前要对水泵做检查,看部件是否齐全,是否有盘根、叶轮是否有阻滞、卡涩现象,声音是否正常。
安装前必须对基础验收,基础检查的允许偏差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安装底座(1)当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后,尺寸、位置、标高符和设计要求后,将底座置于基础上,套上防震垫和地脚螺栓,调整底座的纵横中心与设计位置相一致。
(2)测定底座的水平度:用精度为0.05mm/m的方形水平尺在底座的加工面上进行平度的测量,其允许误差横向(轴向)纵向(水泵进口方向)均0.1/1000mm,底座安装时,应用平垫铁片使其调成水平,并将地脚螺栓拧紧,应垂直扭力距一致,螺母与垫圈和垫圈与设备底座的接触应拧紧。
(3)地脚螺栓拧紧后,再用混凝土将底座下的空间填满填实,以保证底座的稳定。
(4)垫铁组应放置平稳,位置正确,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3块。
2、安装水泵机组(1)水泵找正:在水泵外缘的纵横中心线位置立栓,并在空中拉相互交角90度的中心线,并在两根线上各挂中心线,使水泵的轴心和横向中心线的垂线相垂直,使其进出口中心与纵向中心线相垂直,水泵找正允许误差,横向平行误差不大于0.5mm,交叉误差不大于0.1/1000。
(2)水泵找平:测量水泵标高:利用水泵安装附近的已知水准的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安装标高的允许误差为:多机组不大于±5mm。
在进行调整时,各项安装工序之间会相互影响,所以需经过几次反复调整之至符合要求为止,最后拧紧地脚螺栓,调整铁垫片一次使用不得超过3片。
泵体水平度、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1/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面上进行测量,叶轮出口的中心线应与泵壳流道中心线对准,滚动轴承与轴和轴与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介质温度引起的轴间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面间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机械密封地各部间隙和接触要求,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
轴密封件组装后,盘动转子转动应灵活,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用塞尺塞进两联轴器之间,使上下前后的端面间隙符合要求,如间隙过大,可调整电机的轴向位置。
3、泵运行调试水泵缔交螺栓的二次灌浆也是保证水泵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必须按操作规范操作,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密实度。
不能在底脚混凝土强度不够时试车。
(1)试运转前应检查①检查所有与水泵有关的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均应灵敏、准确、牢靠。
②检查电机转向应与水泵的转向一致。
③各紧固件连接部分应无松动。
④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应符合运转要求。
⑤水泵进水阀门应打开,关闭出水阀门。
⑥水泵叶轮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
(2)启动:应按设计方式进行水泵机组的启动,同时观察机组的电流,直空、压力、噪声等情况,如不能启动,则应从电器设备、水泵、吸水管路引水系统等方面逐个查找,排除故障,机组启动时,机组周围不要站人,运行现场最好设有急停开关,以做应急之用。
(3)运转:水泵在设计负载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附属系统运行正常,真空、压力、流量、温度、电机电流、功率消耗、电机温度等要求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②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五较大震动,各连接部分不得动或泄露和摩擦现象。
③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C。
④填料的温升应正常,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的另不宜大于10ml/h(每分钟约3滴)。
⑤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⑥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⑦震动:按调试方案达到要求,则可不停止拭支行,应先关闭吸水阀门,然后关闭压力阀门,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根据运行记录,签字验收。
四、钢管安装(一)钢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的材料、规格、压力等级、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2、关节表面应无斑疤、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
3、焊缝外观应符合表1的规定焊缝的外观质量(表1)4、焊缝卷管管节几何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直焊缝卷管管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表2)5、同一管节允许有两条纵缝,管径大于或等于600 mm时,纵向焊缝的间隙应大于200 mm,管径小于600 mm时,其间距应大于100 mm。
(一)道安装前,管节应逐根测量,编号,宜选用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对对接。
(二)下管前应先检查管节的内外防腐层合格后方可下管。
(三)管节细或管段下管时,管端的长度、吊距应根据管径壁厚,外防腐层材料的种类及下管方法确定。
(四)弯管起弯点至接口的距离不得小于管径,且不得小于100 mm。
(五)管节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条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应与母材相同且匹配兼顾工条件和工艺性。
2、焊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钢焊条》《底合金焊条》的规定。
3、焊条应干燥(六)管节对接前应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工、钝边间隙应符合表3的规定,不得在对口间隙夹焊条或用加热法缩小间隙施焊。
电弧焊管端修口各部尺寸(表3)(八)对口时应使内壁平齐,当采用300 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圈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差为0.2倍壁厚且不得大于2 mm。
(九)对口时纵环向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焊缝应放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半圈的45°左右处。
2、纵向焊缝应错开,当管径小于600 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200 mm。
3、当加固环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节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00 mm,回固环距管节的环间焊缝不应小于50 mm。
4、环向焊缝距支架静距不应小于100 mm。
5、直管管段两相邻环接焊缝的间隙不应小于200 mm。
6、管道任何位置不能有十字型焊缝。
(十)管道上开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在干管的纵向、环向焊缝处开孔。
2、管道上任何位置不得开方孔。
3、不得在短节上或管件上开孔。
(十一)管道上开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在干管的纵向、环向焊缝处开孔。
2、管道上任何位置不得开方孔。
3、不得在短节上或管件上开孔。
(十二)直线管段不宜采用长度小于800mm的短节拼接。
(十三)组合钢管固定口焊接及两管段的闭合焊接,应在无阳光直照和气温较低进行施焊,若采用柔性接口代替闭合焊接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