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地震灾害的防避——————情景导入先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一篇感人故事。
它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
地震中儿子阿曼达和其他13位同学,因躲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难。
思考探究:故事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高楼教室里应该怎样做?提示:如果在高楼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乱,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
——————基础知识要记牢———————1.室内避震(1)不同位置的防避:①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迅速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②其他情况: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之地躲避。
(2)注意事项:①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
②迅速关闭家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③在公共场所,切忌拥向出口。
④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保持呼吸畅通,自己设法脱离险境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⑤如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室外避震(1)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
(3)山区的居民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3.其他情况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应当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4.基本方针:预防为主。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室内避震三、正确逃生[拓展提升]震后自救与互救(1)自救: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②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③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④鼓足生存的勇气,要有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2)互救:———————应用体验不可少——————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
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 km。
此次地震造成台南市117人死亡,559人受伤。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后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2.关于震后互救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1.B 2.C 第1题,被埋在废墟之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尽量减小体力消耗。
第2题,灾后互救的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仔细听呼救声、敲击声、呻吟声等。
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
第(1)题,①抱头曲膝在屋梁下;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
第(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答案:(1)①不正确。
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②正确。
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
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
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教材问题提示]P67思考提示“12秒自救机会”,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有12秒钟,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台风灾害的防避——————情景导入先思考———————2013年11月8日凌晨4时40分,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的东萨马尔省登陆,造成菲中部米沙鄢群岛上多个省份持续狂风暴雨,沿海地区巨浪拍岸,多个地方的电力、通讯完全中断。
截止到2014年1月7日,共造成至少6 009人死亡。
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的现代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
我国及时派遣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灾区参与了救援。
思考探究:当台风来临时,处在室内的人应注意什么?提示:①切勿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②强风过后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台风还会再度来临。
——————基础知识要记牢———————1.听到台风警报后(1)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2)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若不能及时靠岸,应采取“停”、“绕”、“穿”三种躲避方法。
(3)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2.台风袭击时(1)外出的人尽快回家。
(2)室内:①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
②“台风眼”过境,请勿放松警惕.——————重点难点掌握好———————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措施。
[拓展提升]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的自救与互救(1)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
具体图解如下:(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②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③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应用体验不可少——————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灾害的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范。
第(1)题,甲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处,由此判断为地震;乙灾害位于美国东部,这里靠近飓风源地并处在飓风移动路径上,因此判断为飓风。
第(2)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一般从以下方面组织解答: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预案、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范。
答案:(1)甲为地震。
依据:(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乙为飓风。
依据: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细雨的浩劫。
它就是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
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统计,截止11月20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 011人。
另有1 602人失踪,18 557人受伤。
台风“海燕”移动示意图分析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应该如何减少台风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危害及预防。
“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台风的强度大及带来的次生灾害种类多等方面分析。
防御的措施主要应从非工程性措施方面入手准备。
答案:原因:台风强度大,破坏力强;菲律宾中部各岛屿面积不大,海拔不高,避难困难;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海浪、暴雨等因素叠加,加重灾害。
措施: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灾害的预报;政府加强组织、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避险措施。
[教材问题提示]P70思考提示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将所需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准备充分;如果所住的是危房或抗风能力较差的房屋,最好到亲友家中暂避,要听从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要求撤离的话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P72思考提示在地震、台风和洪水防避、救治的方法中,运用了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知识和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地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判断1~2题。
1.关于地震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B.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C.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都属于地震前兆,是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D.当动物有异常反应时,地震即将来临,要马上发出地震警报2.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B.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C.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D.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解析:1.D 2.C 第1题,判断地震的发生,不能单靠一种现象,要综合多种现象才能判断。
第2题,打开电灯或打火机照明,容易引发火灾、燃气爆炸等次生灾害。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4.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暴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解析:3.C 4.B 第3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位置的描述,属容易题,可直接由图读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