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没有动机的谋杀者_冷血_中贝利人物形象分析_杨芳

一个没有动机的谋杀者_冷血_中贝利人物形象分析_杨芳

第25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5No.1 2005年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Feb.2005[收稿日期]2004-10-28[作者简介]杨 芳(1973) ),女,江苏盐都人,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一个没有动机的谋杀者)))5冷血6中贝利人物形象分析杨 芳(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苏盐城224002)=摘 要>5冷血6是美国新新闻主义代表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一部力作,作品中作家用大量笔墨刻画了冷血杀手贝利#史密斯的不健全心理。

本文中笔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本能理论角度透析了主人公贝利#史密斯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精神分析;贝利;形象=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5)01-0092-045冷血6是美国新新闻主义代表作家、新新闻主义流派的开山祖师杜鲁门#卡波特(1924-1984)的一部力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非虚构小说的诞生。

5冷血6描述了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真实故事:两名刚出狱的匪徒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一个富裕家庭的四口人。

5冷血6创下了空前的成功,出版两周后即跃登美国畅销书第一位且雄踞了一年之久,先后被翻译成25种语言,给卡波特本人在文学界也带来了极高的声誉。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对临床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可以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的核心理论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能理论、性欲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杜鲁门#卡波特在5冷血6中用大量笔墨刻画了冷血杀手贝利#史密斯的不健全心理和性格。

贝利,一个刚刑满释放不久的罪犯,与受害者柯勒特一家素不相识,行凶前对死者们也并无恶感,而且在凶杀现场发现死者只丢失了不到50元钱,死者的女儿也没有遭到凌辱。

既然行凶不是为钱,也不是为性,那么他的谋杀动机是什么?杀人犯贝利原来是个聪明好学,有上进心的青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犯罪道路,残忍地杀害了与他无怨无仇的柯勒特一家人?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本能理论等角度分析冷血杀手贝利的犯罪心理和其犯罪的根源。

一、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理论透视贝利的犯罪心理/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的。

自我,其德文原意为-自己.,引申为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满足-本我.的冲动并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超我的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遵循-道德原则.,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0[1]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则总是充当着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角#92#色,并使这三个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达到统一和相互协调。

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5冷血6讲述了发生在堪萨斯州的一件凶杀案。

凶手之一贝利是作者卡波特重笔刻画的人物,在文中卡波特对他持明显的同情态度。

贝利是在没有温情且未蒙任何道德准绳感化的环境中长大的。

他幼时家境贫寒,母亲酗酒,与他人鬼混,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架,最终离异。

家庭破裂后他随母亲迁至旧金山,在那里他们生活十分贫困,母亲依然酗酒成性,对他不管不问。

后来甚至被母亲寄养到一家天主教孤儿院里。

在那里,他因为尿床而被修女们嘲笑和虐待。

从孤儿院出来,他又被母亲送进一家救世军办的儿童收养院,十六岁那年他当海员时遭到同性恋者的施暴。

一九四八年他投考陆军,在陆军呆了将近四年。

在日本与朝鲜服役时,他拿过铜制奖章,但他回国后仍然遭到社会的冷遇,生活毫无出路。

于是他去投靠自己的父亲,但在与父亲投资办旅店失败后却被父亲赶出家门,从此身心堕落,走上了犯罪道路。

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看,贝利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很大。

他是一个矛盾人格的结合体。

他在抢劫和杀人时对受害者还有恻隐之心。

虽然他最终杀死了南希,但之前他却不惜与狄克拼命以使南希免于遭受凌辱。

他有音乐天赋,口琴拿起来就能吹得很好,吉他也弹得不错。

他喜欢看书,爱好绘画,从他在军队里获得的铜制勋章来看,他也曾积极上进。

但是在另一方面,少年时期他多次进出教养院,还因盗窃被送进监狱呆过几年。

他对父亲曾经充满眷恋与依靠,平时只要他手头宽裕就总贴补父亲一点钱用,即使在朝鲜服军役时也每月自朝鲜寄三十元给他父亲。

他在开车不慎致残后,曾写信提醒他父亲不要疲劳驾驶。

但在和父亲投资失败后生活陷入困境,两人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为了争夺一块饼干,他甚至差点把父亲卡死。

他人格缺陷的形成除了与其自身的发展有关外,也不乏家庭和社会根源:在他形成社会道德意识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时期,没有一个人对他加以导助。

他在审讯期间的自传式报告中这样写道:/我妈每天喝得大醉,根本不能好好教养或照顾我们。

我像一只野狼似的四处乱跑。

我不懂任何规矩也没有任何人指点我是与非。

0[2]因为没有规矩约束,他随心所欲,多次因为离家出走和行窃被送进教养院。

他的生活境况一步步地恶化,教养院中没有帮助只有虐待,亲人对他没有温情只有躲避。

自朝鲜战场上回来,在父子两人投资/猎人居0生意失败后,父亲狠心地将不名一文的他扫地出门,他的姐姐芭芭拉也对他避之而惟恐不及。

她早对调查员表示过她怕她弟弟,并恳求不要把她目前的地址告诉他。

在贝利被判死刑后,他的父亲和姐姐都不曾写信或去看望他。

他对社会道德准则的不适应和现实的无情羁绊着他原本积极向上的良性心理,使他意识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难以平衡,他开始怀疑和不信任任何人,总觉得别人不仅不了解他,而且排斥和亏待他,他难以确定善恶观念,丧失了抑制自我中心的能力,而这也是形成他精神病症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缺乏温情与爱心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又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对待,贝利的本我、自我与超我难以协调,他的本能愿望(对亲情的渴望)受到抑制,他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道德准则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他的善性被压抑,而恶性日益彰显。

心理产生障碍,性格产生缺陷,精神产生分裂与偏执,最终使他走上了冷血杀手的不归路。

二、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0分析贝利梦中的大鸟梦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

梦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

在睡眠时,超我的检察开始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形式,悄然溜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其实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实现人的内部心理剖析,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弗洛伊德指出,梦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

/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

0/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实现某种愿望。

0 /与其说梦是像一般人所谓的对将来的预示,毋宁说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梦是过去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复活。

0[1]在贝利的梦中,经常有一只鹦鹉般一样的大鸟来替他出气,为他向那些折磨,欺压过他的#93#人复仇。

大鸟第一次飞入他梦中时,他才七岁,住在加利福利亚洲一所孤儿院里。

管理那所孤儿院的修女常因他尿床而鞭打他,在一次鞭打之后,那只大鸟出现在了他的梦中。

/一只鸟,比耶稣还高,像向日葵那样金黄)))一个天使,用它的鸟嘴啄瞎了那帮修女的眼睛,饱餐了她们的眼珠子,撕碎了她们的肉体,任她们无助地求饶之后,它慈祥地将他衔在怀里,用双翼载往天堂0。

[2]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在梦中复仇的对象范围开始扩展,一些比他大的孩子、他父亲、一个负心的女孩子和一个在军队里遇到的士官长在那帮修女之后接踵而至。

只有那只大鸟没有变。

这个翱翔的复仇者对他不离不弃,如同呵护天使一般,始终守在他身边,给他安慰,为他解忧。

根据/释梦理论0,贝利梦中的大鸟可以被解释为代表着他对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当贝利还是孩童时,他得不到应享有的父母的爱,父母双全竟被送入了孤儿院。

小小年纪就被孤儿院里的修女们鞭打和虐待。

他的生活中没有阳光和温暖,只有冷目与世态炎凉。

在良好愿望被压抑、肉体遭受鞭打折磨之后,他在睡梦中开始渴望被爱和为自己复仇,他梦见了大鸟。

那是复仇的天使,是救世主耶稣的象征,来拯救他于水火之中,给他幸福与快乐。

根据/释梦理论0,贝利梦中的大鸟还可以被看作是他自己本人的象征。

在他无力与残酷的现实抗争时,他在潜意识中就希望自己能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将所有欺侮压迫他的人统统消灭掉。

这种潜意识在睡梦中幻化为一种象征物)))大鸟,那其实就是他自己,代表着他对自己的希望。

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任何温暖与关心,他对社会也充满怀疑。

连他最亲的亲人)))他的父亲与姐姐)))对他的生死也都不闻不问,只能靠自己苦苦挣扎。

所以贝利梦中的大鸟也寄托着他对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自己能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将所有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恶势力铲除,给自己一个温暖祥和的世界。

根据/释梦理论0,贝利梦中的大鸟还可以被看作是他梦想中的父母的象征。

当他在现实生活中饱受欺凌却无力抗争时,没有人关心他、帮助他。

他内心感到极度的痛苦、孤寂,对前途消极悲观,这时大鸟在他梦中出现,为他复仇,给他带来希望,并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拥抱幼小的他,带着他飞向自由的世界。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无情的父母送到孤儿院并饱受修女虐待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渴望却得不到父母的爱,只能在梦中幻想出一个象征物来给他关心,给他痛苦的心灵带来慰藉。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0[1]。

当小贝利的愿望在现实中被压抑时,他只能通过梦来使其实现。

所以,贝利梦中的鸟儿还可以被看作是他对父母的爱的渴望的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过程就是你内心最强烈愿望的实现过程,梦是愿望的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