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形式的创新(含题记)
题记内容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
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如果反差较大, 甚至自相矛盾,就会使读者觉得别扭,或者觉得 不好理解。 题记宜短不宜长,一般字数应控制在百字之内, 如果太长就会使人有虎头蛇尾或喧宾夺主之感。 因此,题记的文字必须精炼,三言两语即能道出 文章精髓。 题记不是随心所欲的点缀,而必须是有感而发, 有用而为。一个好的题记,具有生成性,即通过 题记,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发人物故 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调与色彩。
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如:作文《化蝶》 题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说自己只是一只毛毛虫,盼望着有蝴蝶那样优美 的舞姿。以屈原的诗作题记,直接点明了文章所 寓的人生理念,表达出习作者执著与不懈的人生 追求。
五、悬念式 用题记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拟小标题,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撷取几个场 面、几个事件,几个超越时空的蒙太奇镜头,组 成几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段,然后给它们各加上一 个简洁、醒目的标题。
在文章(多为散文和记叙文)中间夹杂几个小标题, 能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眉目很清楚。从 写作者的角度看,运用小标题可以为你打破时空界限,提 供选材方面的便利,可以让你省却很多过渡性的话语。如 果小标题拟得好,还可以一展作者的文采。一般而言,拟 出3、4个小标题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小标题如果太少, 说明本文涉及的片段和场景并不复杂,只用廖廖数语的过 渡句就能解决问题,不能表明有选用小标题的必要性;小 标题如果太多,由于全文篇幅一般只在650字左右,则每 部分字数会太少,不容易把有关内容交代清楚。 拟定小标题,应该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小标题之间要有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形式一致,或者内 容上属于并举,或者情节上有前后勾联。但有一点需要提 醒的是,各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必须锁定在指定话题之内。 否则,就容易出现偏离题旨的问题。
简评: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这一个,是敢于揭露社会 黑暗的一个,是勇于解剖内心世界的一个,是远离浮华、 保持傲骨的一个。一个初中生,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 度来审视鲁迅的作品和为人,并且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 实在是思想胜人一筹,才智超人。 文章的正文,在比较中尽显鲁迅及其作品的非凡价值, 表现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 阅读鲁迅及其作品。尾记部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从鲁迅先 生的视角,呼唤着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更进一步地敲击 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走近鲁迅。可以这么说,尾记的出现, 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在文章末尾,特意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 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后记”。
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也纳,在那儿他得到了亲王李希 诺夫斯基的关怀备至。对此,贝多芬十分感激。后来,亲 王企图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并 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 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 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 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请以“只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列小标题的方法:
1.以内容提要为小标题 《敬畏泥土》坚强伟岸的泥土/用途广泛的泥土 /功高盖世的泥土 《积累》 奉献?积累幸福/挫折?积累成功 /昨天?积累明天 概括内容的小标题纲举目张,读者可“窥一斑而知全豹”,而且给人以 思路清晰之感。 2.以古诗名句为小标题 《四季圆舞曲》:万紫千红总是春 映日荷花别样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 《“炼狱”四部曲》: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走过四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之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之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 秋 之 美 ; “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冬之美 概括文章段落内容,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美感 3.以比喻语作小标题 《获取人生》:人生是一道数学题 人生是一段悠扬的旋律 人生是 一条不断前行的小路 《初一多味汤》:酸酸的“泡菜” 生生的“苦瓜” 甜甜的“蜜饯” 用比喻语作标题,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简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呼唤和平。作者为此找到了很好的写作由 头:一个伊拉克女孩,因战争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破坏了她的 家园而痛哭不已;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表达角度:“我”,一个十 四岁的中国女孩,满怀真情地劝慰“你”(即伊拉克女孩)。可 谓语出内心,情动于衷;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景:星光灿烂,流 星飞逝。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使得文章达到景、情、理谐 合的妙境。 文章的题记,“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 星”着力渲染了特定的情景,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如诗如梦的境 界中;“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点出了 文章的中心,也会让读者思考:此刻,作者为什么要许下这么个 心愿?从而产生急切的阅读期待心理。从全文来看,“题记”侧 重于面向广大读者表白,正文着力于面向伊拉克女孩陈述,它们 各得其所而又互为补充,共同表现着文章的主题。
如:作文《水祭》 题记:水啊,水,你孕育了万物生灵,可你 却被生灵摧残,你的渐枯是谁的悲哀,你的怒吼 又是谁的灾难? 题记中的疑问就是悬念,既能扣人心弦,又 能吸引人去探个究竟。
今夜星光灿烂
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 愿,愿世界永远和平! ——题记 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 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 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是在想爸爸妈妈吗?你多想他们呀,你是在怪他们心太狠,扔下你一人孤零 零的吗?不,女孩,是那罪恶的子弹夺走了他们,夺走了你亲爱的爸爸妈妈。他 们飞向了那美丽的天国,但他们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你? 是在想那只可爱的小猫吗?小猫多温驯呀,它才出生没多久,全身洁白,好 可爱呀。可是,小猫呢?那只惟一能带给你慰藉的小猫呢?它已成了硝烟的殉葬 品。 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丁咚响,鸟儿在枝头 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 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静的 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你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令人心痛! 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看,世界上那么多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叔叔 阿姨都关注着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祈祷,祝你平安。他们是那么热爱和平! 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你知道吗?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连同我 的同胞——无数热爱和平的人们在牵挂着你,因为我们都热爱和平,憎恨战争。 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光为你灿烂。看,流星,让我 们真诚地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永远和平!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先 生的那张发黄的照片,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先生,他走 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冷峭和深邃。的 确,他的文章没有周作人的散淡,张爱玲的雅致,徐志摩的诗 情画意。但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我们一些感性文字、文人气息, 谁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在我们眼中,那真是一个 太平盛世! 我敬佩先生,不仅因为他的文才,更是因为他是一个严 格意义上的人。谁都会犯错误,鲁迅也不例外,可他从不怕改 正错误。他以犀利的笔解剖了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光辉穿越时 空,一直照亮今日! 可事实上,先生是寂寞的。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 是谁?我平静地告诉她:“是鲁迅!”她诧异地望着我,觉得 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又不禁悲哀起来了。 难道先生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不值得我们继承 发扬了?他的文章已作为一笔文化遗产,被束之高阁了?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
之前的文字。作文中巧妙地设置题记, 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提示 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那么,文章中怎样拟写 题记呢?
一、引用式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现成的诗文作为题记, 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 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如: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中的诗句作为题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以此作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让读 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增写题记, 点缀文面 镶嵌标题,组接片断 回环反复,强化文旨 书信展开, 倾诉心声 日记连缀, 纷呈精彩
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写作之前先要在选材、立意上 多下功夫、下真功夫,然后尽可能地寻找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形式, 这才是本末“顺”置。否则,舍本求末,容易步入追求形式怪异的 误区。 一定的形式总会有自己的某些独特要求。我们发现,一些同学 不顾及自己是否具有驾驭新形式的能力,盲目选用新形式写作,结 果出现不伦不类的局面。比如,某考生以“桥”为话题写作,拟出 “心灵之桥”的题目,并标明自己写的是“小剧本”。美其名曰 “剧本”,但作者对剧本的写法显然非常生疏:全文是父亲与母亲、 爷爷与奶奶的交心谈心,没有矛盾冲突;缺少时间、地点、布景等 交代;人物对白过程中插入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等。这样,作 者满以为通过文体创新出奇制胜,实际上被判作“四不像”文章。 事实告诉我们,选用非常规形式写作当然可以,但我们一定先要学 习这些新形式的写法。平时没练熟,考场上就不要头脑发热而擅用 不熟悉的文体写作。
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看一看吧, 那些老前辈们是多么怀念鲁迅先生啊!他们大声疾呼: “今生今世,我们一定要读鲁迅!不读他,我们无法感知 内心的灵魂;不读他,我们无法摈弃世间的浮华;不读他, 我们无法真正了解那个时代的黑暗!”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 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后记
如:作文《悲剧》 题记:大自然不会作无声的抗议,她只 会实实在在地报复,或许是现在,或许是将 来。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在呻吟,包括人类。 要想换个结局,除非大自然不受侵犯。 以“悲剧”为题,其本身内涵甚广,而 有了这段题记,题目的内涵就有了明确指向, 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