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部编版历史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有句俗语说:“年轻时犯的错,上帝都 会原谅 。”而 我对父 亲犯的 错,假 如真有 上帝, 我想他 肯定不 会原谅 我。在 父亲活 着的有 生之年 ,我从 未给他 买过任 何东西 。我送 他的唯 一礼物 :一双 羊皮手 套还是 我在技 校参加 法律竞 赛获得 第一名 的奖品 。当我 把手套 拿给父 亲时, 他眼睛 都笑眯 了,连 声夸赞 :“还 是女儿 好,女 儿有出 息。哪 像儿子 ,一点 用都没 有。” 他戴着 那双手 套坐单 位的值 班车, 有座位 他不坐 ,偏要 站着。 他故意 抓着上 面的栏 杆,让 车上所 有人的 目光都 盯着他 戴着手 套的手 。当有 人夸他 的手套 漂亮时 ,父亲 立刻得 意洋洋 地说: “这是 我女儿 奖的, 我那个 女儿可 有出息 了,别 人都叫 她才女 呢。我 女儿文 文静静 的,一 点也不 像别人 家的女 儿疯疯 颠颠的 。”父 亲的话 引起了 很多人 的反感 ,而他 仍旧兴 奋地自 顾自说 下去。 连母亲 都看不 下去了 ,对别 人说他 太虚荣 。唉, 一双羊 皮手套 就能引 起父亲 那么多 的满足 。可惜 我对此 认识得 太晚了 !
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很严厉的。他 对我的 要求非 常严格 ,用他 自己的 话说就 是:“ 女孩子 从小就 要受规 矩。” 他像培 养一个 大家闺 秀般地 培养我 ,我说 话、走 路、坐 卧、吃 饭乃至 端碗的 姿势都 必须按 他的要 求去做 。小时 候,他 经常把 我关在 家里, 让我背 《三字 经》、 《增广 贤文》 、《弟 子规》 、《千 字文》 等古文 。而只 比我大 一岁的 哥哥, 父亲却 放任他 在外面 自由自 在地玩 耍。于 是,这 样一幅 画面便 在我脑 子里永 久定格 :父亲 拿着一 把尺子 ,我像 个受戒 的小和 尚一样 恭恭敬 敬站在 他面前 ,一字 一句地 背:“ 人之初 ,性本 善。性 相近, 习相远 ……” 背不出 来,父 亲手里 的尺子 就高高 扬起, 而此时 哥哥正 躲在一 旁幸灾 乐祸地 偷笑。 经常是 我一边 背、一 边哭。 那时的 我心里 想的就 是:我 怎么命 这么苦 啊?有 个地主 爸爸, 让我受 这么多 的臭规 矩。如 果我有 个贫农 爸爸, 保证我 再不会 背什么 “养不 教,父 之过。 教不严 ,师之 惰”了 。
历史热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林则徐虎门销烟180周年(2019年)
热点追踪: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导火线,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事件。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 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 侵略有着积极意义。 关联考点:工业革命——闭关锁国——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侵略与抗争。
俄等国
(2)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19世纪 美、日、德 末至20世纪初)
(1)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而“以华治华”
持北洋军阀,加紧侵略中国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暂时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来了新的生产资料,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3)思想文化上,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民主思想。
• 【特点特征类】(设问关键词:特点、特征) • 6.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 (1)近代前期。特点: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前,反封建
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 略者进行斗争。原因: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 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公开的武装侵略。
第四阶段
日
(1931—1945年)
(1)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中国内战之机侵占东北 (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第五阶段
美
(1945—1949年)
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 的殖民地
• 线索3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
(2)近代后期。特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 来。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 “以华治华”。 7.概括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的特点。 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带有普遍的向西方学习的特征;探索带有逐步 深入的特点,从军事技术到国防工业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从文化的被动接受 到主动选择。
农民 抗争: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农民阶级首次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②义 阶级 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资产 阶级
(1)抗争:①1924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1926年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军侵略,沉重打击了日本 帝国主义(2)探索:①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
发展、军事装备均处于劣势。 • (3)发动民众方面:清政府与广大民众是对立阶级,因而不可能发动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反侵略战
争。 • (4)侵略者方面: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中国人民面临列强的共同
侵略。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 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 民观念的进步;人们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 3.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领导阶级的先进性或局限性;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有坚强有力的组织等。
我渐渐长大了,地主成分已经对我的生 活构不 成丝毫 影响。 长大了 的我发 现父亲 是很疼 爱我的 ,我开 始心安 理得地 享受他 给予我 的一切 。记得 上技校 时的一 个冬天 的傍晚 ,寒流 来临, 气温骤 降。父 亲担心 我的被 褥太薄 ,骑着 自行车 走十几 里路来 给我送 厚被褥 。途中 天降大 雨,父 亲怕被 褥淋湿 ,脱下 雨衣盖 在被褥 上,自 己则冒 雨前行 。当他 来到我 的宿舍 时,嘴 唇都冻 乌了, 一时连 话都说 不出来 。我当 时正沉 迷于一 本小说 中,只 顾躺在 床上, 连句问 候的话 也没对 父亲说 ,更不 用说去 送送他 了。
义和团奋勇抗击八国联军
(1)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3)林彪指挥平型关大捷 (4)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5)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 线索2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阶段
第一阶段 (19世纪中期)
主要侵略国家 特征
英、法、美、 (1)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目的是开拓中国市场
记得有一次父亲回上海探亲,给我带回 一件祖 母亲手 缝制的 缎子夹 袄,夹 袄上还 有祖母 用金线 精心绣 制的花 边。当 我穿着 这件新 衣服上 学时, 同伴们 嫉妒得 眼珠子 都要瞪 红了。 他们一 边朝我 吐口水 ,一边 骂我是 “小地 主”。 我一路 哭着跑 回家, 将那件 衣服狠 狠地扔 在地上 ,再用 力地踩 上几脚 。父亲 让我捡 起来, 我倔强 地就是 不捡, 父亲气 得扬起 手要打 我。我 一边哭 ,一边 叫嚷着 :“谁 让你不 是贫农 ?你为 什么是 地主? 如果有 贫农愿 意要我 ,我现 在就不 做你女 儿!” 父亲扬 起的手 慢慢地 又放了 下来。 那一时 刻,我 分明看 见父亲 的眼角 里含着 眼泪。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思潮。④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 新文化运动,空前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无产 阶级
(1)抗争:①在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中领导工人运动,配合北伐军胜利进军。②在抗日战争中深入 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2)探索:探索出“农村包围
【结果类】 4.如何客观认识和理解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1)破坏性: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重,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2)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 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 5.如何理解列强的入侵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 (1)政治上,推动了被侵略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 (2)经济上,瓦解了被侵略地区腐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带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 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和 巨大牺牲
中国人民的反抗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订《南京条约》
社会
清朝战败,被迫同英、法、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 俄、美签订《北京条约》 化程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清朝战败,被迫同日本签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订《马关条约》
程度
清朝战败,被迫签订《辛 丑条约》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 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的完全胜利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过内容类】 8.谈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与总动员,增 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 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启示认识类】 9.近代以来的抗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推翻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 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彻底地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 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 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