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历史的磨难使中华民族变得坚强,深远的文化也因此保存和延续下来。
在许多优秀的中国作品里都能展示出多元化的民族色彩和思想感情。
这些作品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也包含了激动、欢乐、纯净、天真、甜美、幽默与机智的情怀。
在美国钢琴界,随口都可以说出几个年轻中国钢琴家的名字,如郎朗、李云迪、张吴辰等。
他们在国际比赛和西方的舞台上发挥出中国人对音乐的热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虽然中国钢琴作品还没有像中国钢琴家那样在国际上受到肯定,但近年来这些中国钢琴家都在努力把一些中国作品带到国外去,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精神。
本文从亲身演奏的感受出发,把乐曲的结构概念、性格特征、文化内涵、版本问题和作曲家们的第一手访谈记录与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现代钢琴作品的发展。
一、《皮黄》的内容与情节
了解曲子的内容与文化背景有助演奏者更投入和更理解地去演奏。
本人有幸采访了张朝,通过采访我了解到张朝是一位性格开朗、气势澎湃和博学多才的音乐家。
他的童年经历是如此的纯真和浪漫,他对音乐是如此的执著和情有独钟。
1.故事情节
张朝使用京剧的板式结构,再加上童年的回忆以及对生命的希望作为题材创作了钢琴作品《皮黄》。
内容讲述了作曲家儿时在云南滇池边的生活景象,不仅描述了滇池的壮丽景色,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宁静和心灵自由的一种追求。
2.纯真的回忆
“随着年纪大了之后,我就特别喜欢追忆往事。
作品中的(原板)是我五六岁时对世界的感知。
对我来说一切事物都特别的新鲜,这是人最初的感知,是最可贵的东西。
这种人的本质很有意思,所以我把它写成(原板)。
“少年时期,我生长在云南南部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红河地区。
我13岁就离开红河到昆明去上艺校了。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一个人到学校住宿,那时候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离开一个从小生长的环境到了另一个新的世界,而且又是自己掌握自己,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那时滇池比现在美得多,水很清,水里的水草都能看见,而我们学校就坐落在滇池旁边,那实在是太美了,我们在教室就能看到滇池,琴房也能看到滇池。
所以,我们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滇池那里玩,很有意思,我们很热爱大自然,几
教学研究lR嘲mh帅ThchIng
29
张朝钢琴曲《皮黄》的演奏与欣赏
作者:赵瑾
作者单位:
刊名:
钢琴艺术
英文刊名:PIANO ARTISTRY
年,卷(期):2010(9)
1.胡磊新教传教士兴办教会学校参与晚清英语教育历史轨迹研究[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9)
2.赵凤霞浅谈我国英语教育的初步发展[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1(2)
3.李彤试论民营企业合理化制度设计[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11(36)
4.邵国良.王满四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动态变革[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5,19(2)
5.王燕如.王翼如.Wang Yan-ru.Wang Yi-ru《少女的祈祷》——钢琴曲欣赏[期刊论文]-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赵鲁琴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对策研究[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
7.朴力论高校古筝教学的新方法[期刊论文]-北方音乐2011(12)
8.于倩钢琴曲《花鼓》的创作特点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8(20)
9.孔丽霞我国早期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
10.凌青浅谈少儿古筝教学中弹奏基本功的训练[期刊论文]-北方音乐201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qys201009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