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测试卷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三单元考试语文(人教版)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二、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②,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③,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④,终岁常端正。
[刘祯《赠从弟(其二)》] ⑤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⑦乱花渐欲迷人眼,(自居易《钱塘湖春行》)⑧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2)默写崔颢的《黄鹤楼》后四句。
(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5分)x ī()月轩邈.()鸢飞戾.天() 绝巘()...素tu ān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8分)(1)鸢飞戾天戾:(2)东皋薄暮望薄薄雾: (3)望嶂息心息心: (4)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 (5)泉水激石激: (6)来从楚国游从: (7)念无与为乐者念: (8)水面初平云脚低初: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其间/千二百里 C.猿/则百叫无绝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相与/步于中庭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略无阙处B 窥谷忘反 C .遂至承天寺D 蝉则千转不穷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 .虽乘.奔御风风B .绝.巘多生怪柏C.负势竞上.D.互相轩.邈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 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山中 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记”和“书”都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装 订 线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一](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试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2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17分)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略无阙处略无:(2)不见曦月曦:(3)回清倒影清:(4)素湍绿潭湍:(5)空谷传响响: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选文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分)13.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4分)[三](15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从流飘荡从:(2)急湍甚箭甚:(3)泉水激石激:(4)蝉则千转不穷转:(5)经纶世务者经纶: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四](18分)【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L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6分)(1)五色交辉交辉:(2)怀民亦未寝寝:(3)晓霉将歇歇:(4)夕日欲颓颓:(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21.填空。
(6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乙文写景的名句是“”(2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4分)三、写作(55分)22请以“我们一起努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略。
2.曦湍yǎnmiǎolì3.(1)至、到达(2)接近(3)平息名利之心(4)故乡(5)冲击,撞击(6)往(7)考虑,想到(8)刚刚4.B(解析: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C6.B7.A二、8.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9.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1分),流露出诗人对都护以及守边将士的赞叹(1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得到熏陶、净化、升化,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1分)。
10.(1)完全没有(2)日光,这里指太阳(3)清水(4)急流(5)回声11.(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的。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非常有趣味。
12.素端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2分),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2分)。
14.(1)跟、随(2)超过(3)冲击,撞击(4)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5)筹划、治理15.(1)(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腾的骏马。
(2)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6.视觉、听觉相结合,甲能突出山奇水异的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7.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2分)。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渴望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2分)。
18.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9,(1)交相辉映(2)睡觉(3)消散(4)坠落(5)参与。
这里指置身其中(6)语气词,相当于“罢了”20.(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1.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益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22.作文略四、评分标准参见2017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