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PPT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PPT
第二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三、神经元的联系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
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传递及整理信息。
1891年,瓦尔岱耶(Waldeyer)提出神 经元这一名称,并确立了神经元学说。
(二)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s)
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
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周围形成 绝缘层,即髓鞘(myelin sheath),使神经冲 动得以快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 递质
二、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一)神经元的结构及类型
典型的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 突触小体五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的结构及类型
按机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
感觉(传入、内导)神经元 联络(中间)神经元 运动(传出、外导)神经元
按神经元引起后继单位是兴奋还是抑制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system)。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 物性神经系统。
总体功能:
将脑、脊髓与身体其他部分联系起来 感觉连接:到皮肤上的感觉接受器 运动连接:到身体上的肌肉 自主连接:到身体脏器器官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躯体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 ——主要与特定的感觉和运动 有关。
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通常根据其频率范 围不同把脑电图划分为α、β、θ、δ四种基 本波形。
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通常根据其频率范围不同 把脑电图划分为α、β、θ、δ四种基本波形。
三、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
α波 :每秒8—13次范围内的电活动, 振幅范围为50—100微伏。
以顶枕部最为明显。 可作为意识水平的指标,表示安静、不瞌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六)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表面有三个主要的沟 裂:
中央沟 外侧裂 顶枕裂
将半球分成几个主要的区域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六)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 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呈 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 层。面积2200平方厘米。分六 层。52个区(布鲁德曼, 1909)。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过去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兴奋以 适应环境的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
延髓(延脑) 脑桥
脑干(brain stem)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二)脑干
延髓(medulla)
来自身体许多部位的感觉信息要传送
网
到脑必先经过延髓。
状
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
结
脑桥(pons)
介于中脑和延髓之间
构 或 系
维持机体平衡的初级中枢
统
对睡眠有调控作用
中脑(midbrain)
连接脑桥与小脑并连于间脑
也是上行和下行神经信息的主要通路
其中嗅神经、视神经和听神经为感觉神经;眼动 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为运动神经,分别支配眼球运动、颈部和面部的 肌肉活动以及舌的运动;三叉神经、面神经、舌 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
31对脊神经 ——主要与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与运动有关。有四种机能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一)什么是神经冲动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 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 就是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二、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一)什么是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或膜电位 、极
化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二、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
生动作电位的依次传布。
局部电流
冲动方向
三、神经元的联系
(一)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相互接触,而无细
胞质的沟通。其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synapse)。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以及在它们 之间的突触间隙。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Outline
第一节 脑的进化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由 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 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原生动物,如变形虫 ——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仅由一个细 胞执行着各种功能。
(四)小脑
小脑(cerebellum)的主要机能是调 节和校正肌肉的紧张度,以便维持姿势 和平衡
小脑受损会导致运动失调
小脑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五)边缘系统
大脑内侧最深处的边缘 ,有一些结 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嗅球是嗅觉的中枢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 与学习和记忆有关——海马 与情绪也与关——杏仁核
四、大脑的机能系统
(一)脑的感觉机能系统
视觉代表区。在枕叶距状裂两侧
(Brodmann 第17区)。
听觉代表区。在颞叶的颞横回
(Brodmann 第41、42区)。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一般认为嗅觉冲动主要投射于海马回勾和 海马回前部一带。味觉冲动投射于中央后 回的头面部感觉投射区的下侧 (Brodmann第50区)。
完善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本能行为, 后天习得的行为。
(三)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高等脊椎动物指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 食肉类和灵长类等动物。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构造最复杂的 动物。有高度发达、高度分化的脑,大脑半 球开始出现了沟回——成为现存动物界中的 优势动物。
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灵长动 物,类人猿是他们的高级代表——其大脑在 外形、细微结构和机能上都已接近于人脑。
中脑
间脑
小脑
大脑两半球(hemispheres)
它们在结构和机能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 个部分又有特定的机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一)脊髓
脊髓(spinal cord)上接脑部,外连周围 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
脊髓的主要作用
是脑和周的实际活动中,执行活动的结构装置是反射环,
不可能是简单的反射弧。
三、神经元的联系
(四)神经网络
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一个或多个复杂的 相互交织的神经网络的一部分。
形成的神经网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辐射式(发散式)联系,即一个神经元的轴 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2.聚合式联系,即许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末 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有视、听的反射中枢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三)间脑
丘脑 (thalamus)
皮质下较高的感觉中枢 感觉信息向上传导的中继站 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睡眠和觉醒有重
要意义
下丘脑(hypothalamus)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 也是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为儿童的(正常)主要脑电活动,任 何年龄的人睡眠时都有。
成人清醒时出现δ波,表明皮质和皮质 下可能病变或智力障碍。
三、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
(二)事件相关电位 (ERPs)
脑电图也能揭示脑如何对特定事件所 作出的反应,例如,能够记录到对一 个声音或一束光线作出反应时的脑电 图的变化。
在头皮上记录到与刺激和反应出现有 一定关系的电位变化,称为事件相关 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简 称ERPs)。
(二)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都有一个空心的背神经管(脊髓) 位于脊椎骨中,而且还有真正的脑。
先是相对独立的5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 延脑和小脑。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tube nervous system),也称背式神经系统,以及各种
有丝状突起,组成网状神经系统(net nervous
system),专门执行传递兴奋的功能。
刺激
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如蚯蚓) 节肢动物(如蜈蚣、蜘蛛、蜜蜂等昆虫)
(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
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节体中央都有 一 个神经节
四、大脑的机能系统
(一)脑的感觉机能系统
机体感觉区。这里主要指体表感觉。体表感
觉主要指皮肤上的触、冷、温、痛等感觉。 其大脑皮质代表区在中央后回 (Brodmann第1、2、3区)。
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指肌肉、关节的
运动和位置感觉。中央前回是运动区 (Brodmann第4区),也是本体感觉的投 射区。
3.环式联系,即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 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 。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
杂的机能系统。
由于机能和结构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 分为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