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度矿井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井位置、自然地理和交通情况*****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
全井田面积为2.0168km2,该井田紧邻马关河上游段。
井田地形、地貌基本上北高南低,坡度较缓。
井田中部为南北走向的分水岭,“V”字型冲沟分布在东西两侧,并且向中部切割侵蚀。
最高点位于井田的中北部山梁上,标高为1380.0m。
最低点位于井田的南界边缘,标高为1250.0m。
相对高差为130m 左右。
一般地形高差在50m—80 m 之间。
属缓坡黄土丘陵地貌。
该井田距井坪镇13km,西8km 可达木瓜界铁路煤炭集运站,公路运输和铁路外运其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1.2 矿井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北边界东西长2000m,南边界长1000m,南北宽1260m,井田面积为2.0168 km2。
至2010年底全井田保有资源储量为2459万吨;可采储量约1097万吨。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4#、6#、8#、9#、11#煤层。
其中4#煤厚度:6.50~12.26m 之间,平均厚度为10.01m;6#煤层上距4 #煤层平均19.54m,煤层厚2.04~2.24m 之间,平均为2.14m:8#煤层上距6#煤层平均27.51m,煤层厚1.26~1.97m之间,平均为1.62m:9#煤层上距8#煤层平均2.78m,煤层厚13.48~17.47m之间,平均为15.48m:11#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9#煤层平均5.98m。
煤层厚度为2.03~3.07m,平均为2.55m: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倾角为3°~5°。
4#煤埋藏深度平均在130m以上,4#煤为长焰煤,含硫量低,是良好的动力用煤。
现矿井开采煤层为4#煤,其他煤层为待批煤层。
1.3 主采煤层开采方式方法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四个井筒,为主斜井、副斜井、新副平硐和回风井。
主要大巷东西向沿井田南边界布置,单翼开采。
主要大巷有东一东二主运大巷、东一东二辅运大巷、东一东二主回风巷,工作面采用单一倾斜长壁布置,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4 矿井通风情况、生产能力矿井总进风量为3325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量为401m3/min、副斜井进风量为1028m3/min、副平硐进风量为1896m3/min,总排风量为3426m3/min,主通风机静压600Pa,矿井等积孔2.26 m2,采矿许可能力90万吨/年,有效风量率94.5%,外部漏风率1.17%。
1.5 瓦斯、粉尘及自燃发火情况根据2015年度太原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煤业开展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其结果是:CH4绝对涌出量为0.77m3/min,CO2绝对涌出量为1.64m3/min,为瓦斯矿井。
根据2015年度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煤业进行煤层自然等级鉴定,其结果是:煤层有自然倾向性,自燃发火等级为Ⅱ级,发火期为3~6月。
根据2015年度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煤业进行的鉴定,结果为****煤业4#煤层具有爆炸性。
第二章矿井防尘管理责任制2.1、各单位的主管是本单位的防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执行防尘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防尘技术措施。
2.2、通风队负责采煤工作面主、辅运巷的风流净化水幕、工作面智能定位及喷雾除尘控制系统的首次安装工作。
安装完毕后,移交给采煤单位使用、管理及维护。
掘进单位施工区域范围内的防尘设施、防爆设施由其自行安装、维护和使用。
2.3、主斜井、副斜井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的风流净化水幕由通风队安装,完成后移交使用单位管理。
2.4、主要皮带运输大巷的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由通风队安装。
其中,皮带各卸载点安装不得少于3只喷雾头,然后移交使用单位维护使用。
50m三通、拔梢、阀门及消防软管由使用单位安装维护、更换。
运转队负责主要皮带运输大巷的冲洗工作。
2.5、通风队负责主要回风大巷冲洗工作。
2.6、采煤队负责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工作面的综合防尘,并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冲洗煤尘。
2.7、掘进队负责所施工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在掘进过程必须严格按照“三个一”(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达标)工程施工,防尘供水管路吊挂平直,螺丝垫子上齐上全上紧,三通间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定期冲洗巷道,不得出现煤尘堆积现象。
2.8、通风队测尘班负责全矿井下产尘点的粉尘测定工作。
同时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实施动态监管。
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在检查记录本上,对应该正常使用的防尘设施而没有按规定使用的,下书面整改通知单并按规定给予罚款。
2.9、采掘单位施工范围的隔爆设施由采掘队自行安装和日常移挪维护;矿井或采区进、回风大巷等采掘单位施工范围外的隔爆设施由通风队安装和维护。
通风队负责矿井隔爆设施材料的发放和采掘单位隔爆设施使用管理情况的考核。
2.10、运转队负责206皮带、主斜井、东一及东二主运巷巷道冲洗,使用检查其皮带巷的水幕、转载喷雾、隔爆水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矿井防尘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防尘供水管路系统管理措施第1条、矿井地面要建立永久性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200m3,并有备用水池。
每年必须对水池进行一次清理。
第2条、防尘用水系统中要有过滤装置或采用其它净化方式保证水质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应在6.0~9.5范围内。
第3条、防尘管路中必须安装管道过滤器,并要定期清理积污。
第4条、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采掘工作面防尘管路不到位不准生产;矿井主要进、回风大巷,矿井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及平巷、盘区进、回风巷,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道、煤仓及溜煤眼放煤口、翻煤点、转载点等产生粉尘和有可能粉尘堆积的地点必须敷设管路,皮带斜井、皮带巷的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l00m设一个三通阀门,保证定期冲洗。
第5条、矿井管路管径根据防尘用水量和用水压力确定,采掘工作面的供水压力保证在1.5MPa以上。
第6条、防尘管路要安设平直、吊挂牢固,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水,并有专门的维修人员。
采掘巷道管路安设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0m,任何洒水管路不得兼作排水管、压风管。
第7条、防尘水管每100m作300mm长白色标记,并标明流向。
第8条、必须绘制矿井防尘系统图并建立防尘管路台帐。
第二节综合防尘职责划分管理措施第1条、设备管理办负责全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防尘管路系统设计;通风队是综合防尘业务和管理部门,除做好本单位的具体防尘工作外,还要监督、检查和考核其它单位综合防尘工作执行情况;各采掘区队负责本单位施工区域内的防尘设施使用维护及管理。
安监部负责全矿防尘工作及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2条、各单位的主管是本单位的防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执行防尘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防尘技术措施。
第3条、通风队负责采煤工作面主、辅运巷的风流净化水幕、工作面智能定位及喷雾除尘控制系统的除次安装工作。
安装完毕后,移交给采煤单位使用、管理及维护。
掘进单位施工区域范围内的防尘设施、防爆设施由其自行安装、维护和使用。
第4条、主斜井、副斜井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的风流净化水幕由通风队安装。
第5条、主要皮带运输大巷的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由通风队安装。
其中,每条主干皮带不得少于一道自动水幕,皮带各卸载点安装不得少于3只喷雾头,然后移交使用单位维护使用。
50m三通、拔梢、阀门及消防软管由使用单位安装维护、更换。
使用单位负责主要皮带运输大巷的冲洗工作。
第6条、通风队负责主要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大巷、副平硐、东一辅运大巷、东二辅运大巷冲洗工作;准备队负责辅运大巷水沟清淤,巷道冲洗根据季节变化制定《巷道冲洗流程表》,并严格执行。
第7条、采煤队负责工作面及进回风巷的防尘工作,并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冲洗煤尘。
第8条、掘进队负责所施工巷道外口50米到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在掘进过程必须严格按照“三个一”(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达标)工程施工,防尘供水管路吊挂平直,螺丝垫子上齐上全上紧,三通间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定期冲洗巷道,不得出现煤尘堆积现象。
第9条、通风队测风测尘员负责全矿井下产尘点的粉尘测定工作。
同时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实施动态监管。
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在检查记录本上,对应该正常使用的防尘设施而没有按规定使用的,下书面整改通知单并按规定给予罚款。
第10条、采掘单位施工范围的隔爆设施由采掘队自行安装和日常移挪维护;矿井或采区进、回风大巷等采掘单位施工范围外的隔爆设施由通风队安装和维护。
设备管理办和通风队负责矿井隔爆设施材料的发放和采掘单位隔爆设施使用管理情况的考核。
第11条、运转队负责主斜井、采区主运巷皮带转载点前后50米内巷道冲洗,使用检查其皮带巷的水幕,转载喷雾、隔爆水棚。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对责任区(如水泵房)内的机电设备进行防尘、除尘。
第12条、机电队负责管辖内的机电设备的防尘、除尘。
第三节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3.1采煤工作面第1条、采煤面出煤时必须开启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工作面智能喷雾、煤机喷雾;定期冲洗巷道,冲洗周期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2条、采煤面的煤机喷雾能覆盖滚筒,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完好率高于85%,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一应俱全,损坏的防尘设施能及时更换或补齐。
工作面所有防尘设施都必须纳入检修内容,并落实检修责任。
第3条、煤层注水: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外,其它综采工作面都要坚持煤层注水工作。
第4条、建立完善的供水、洒水系统。
主运巷道供水管路直径不小于4寸,回风巷供水管路直径不小于2寸,主运巷采用皮带运输的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并配备不少于25m的消防软管,回风巷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定时对巷道进行冲洗和洒水降尘,工作面、皮带机头机尾、工作面回风巷离工作面200m 范围内要做到每班冲洗;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辅运巷每周冲洗一次(巷帮、管线积尘时要增加冲洗次数),要消灭巷帮、管线、设备积尘现象。
其它巷道每2天冲洗一次;消灭积尘现象。
第5条、按规定设置主运巷、辅运巷、回风巷风流净化水幕、溜子皮带转载点喷雾、工作面智能喷雾、放煤口喷雾、破碎机喷雾。
第6条、采煤机内外喷雾降尘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及机型相匹配。
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 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要求采煤机内外喷雾完好,雾化程度高,喷雾能够封闭产尘全部位,故应做好:①加强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的管理,每天检修维护,保证喷嘴完好不堵塞;②煤机内外喷雾安装过滤装置第7条、采煤机滚筒必须设置外喷,采煤机内喷不好时,必须的要有加强外喷的措施,确保降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