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大药物化学考试复习答案..

中大药物化学考试复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1.药物: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化学品。

(PPT 13-1, P1)2.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PPT 13-1,P1)3.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百度百科)4.拟胆碱药:是一类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

(P85)5.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又称为抗胆碱酯酶药,通过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可逆性抑制,达到使乙酰胆碱 (ACh)在突触处的积累,延长并且增加了乙酰胆碱的作用。

(百度百科)6.抗胆碱药:主要是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受体相互作用的药物。

(百度百科)7.拟肾上腺素药:是一类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的药物,亦称为拟交感神经药(P107)8.局部麻醉药:是指当局部使用时能够可逆性阻断周围神经冲动从局部向大脑传递的药物(P131)9. 钙通道阻滞剂:是在细胞膜生物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P149)10. NO供体药物:在体内释放出外源性NO分子的药物。

(P175)1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化合物。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合成而控制高血压。

(百度百科)12.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称他汀,是一类新型抗高血脂药物。

这类药物能有效的阻止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

(百度百科)13. 质子泵抑制剂:即H+/K+-ATP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与K+的交换,组织胃酸的形成。

(P209)14. 前列腺素:是一类含20个碳原子,具有五元酯环,带有两个侧链的一元脂肪酸。

(P409)(二)名词解释:15.非甾类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百度百科查取)16.生物烷化剂:也称烷化剂,属于细胞毒类药物,是抗肿瘤药物中使用得最早、也很重要的一类药物(书本P258)17.抗代谢药物:是指能与体内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或蛋白质代谢物相似。

(百度百科查取、书本P270)18.抗生素: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能在小剂量的情况下对各种病原菌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P294)。

19.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也属于非经典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发现的一类药物。

它们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

(P316)20.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合成HIV的DNA逆转录酶底物脱氧核苷酸的类似物,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的三磷酸核苷衍生物,与天然的三磷酸脱氧核苷竞争性与HIV逆转录酶(RT)结合,抑制RT的作用,阻碍前病毒的合成。

(P370)21.利尿药:利尿药(diuretics)是一类能够增加尿液生成率的化合物。

其主要作用于肾脏来增加尿液的流速,从而增加体内电解质(尤其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和水的排泄,而不会影响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及对抗高血压。

(P397)22.碳酸酐酶抑制剂:是指通过抑制碳酸酐酶时,可使碳酸的行程减少,使得肾小管内能与钠离子交换的氢离子减少,钠离子、碳酸氢根重吸收减少,结果增加了钠离子的排出量,从而呈现利尿作用的一类药。

(P398)23.甾体雌激素:是一类具有甾体母核基本结构,生理上促进雌性动物第二性征发育和性器官的成熟,临床上用于治疗女性性功能疾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的一类药物。

(P416—417)24.雄性激素:是指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并产生性欲。

雄激素还能刺激食欲,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尿氮排出,并由睾丸产生,另外,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的激素。

(P426)25.蛋白同化作用:指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同时刺激蛋白质合成,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百度查取)26.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包括由肾上腺皮质外层的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中层的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及由肾上腺皮质内层的网状带分泌的性激素。

(P440结合维基百科)27.孕激素:又称“女性激素”,是维持妊娠所需要的二十一碳类固醇激素。

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最主要的激素为孕酮(P431结合百度百科)28.维生素: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448)(三)1、药物发生药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书P476页)①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药物必须以一定浓度达到作用部位,才能产生药效。

口服给药时,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再由血液输送到全身不同的组织;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然后再到达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

药物的转运过程将影响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而转运过程是以药物理化性质和结构为基础。

在转运过程中,药物的代谢可使药物的结果发生变化,使药物活性增强或失活。

②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在作用部位,药物和受体形成复合物,通过复合物的作用,产生生理和生化变化,其过程如下所示:药物与受体以共价键结合时形成不可逆复合物;药物与受体以离子键、氢键等结合,形成可逆复合物。

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主要依赖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同时也受代谢和转运的影响。

此外,药物的化学稳定性、药物的配伍、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等均能影响药效。

2、药物与内源性物质结合是指什么?药物与内源性物质结合是指具有羧基或氨(胺)基的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生成带有这些基团的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物质结合的反应,结合反应的结果通常是使药物灭活,并使得结合物极性和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

(1)氧化反应:很多脂溶性药物通过酶系的作用,经过氧化反应增加其水溶性后利于排泄。

有些药物还可通过生物氧化使药物活性增强,更好地发挥药理作用。

药物的氧化反应有芳环的氧化,烯烃的氧化,脂肪烃和脂环烃的氧化,碳-杂原子的氧化,胺类的氧化,醇、醛的氧化。

(2)还原反应:还原过程对于生物转化也相当重要,特别是含有羰基、硝基、偶氮基及卤代的药物可以被还原成氨基、羟基等官能团及卤化物的还原脱卤,还原产物有利于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有的还具有药理作用或毒性。

药物的还原反应有羰基化合物的还原、硝基及偶氮化合物的还原、卤化物的脱卤还原等。

(3)水解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水解反应是在酶的作用下发生,且水解反应过程与体外的药物水解反应相似。

一般情况下酯的水解速度受结构的空间效应和电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酰胺及酰肼的水解较相应的酯的水解速度要慢。

(4)结合反应:药物在体内通过第一阶段的氧化、还原、水解等转化后,进入第二阶段与内源性物质如葡糖醛酸、硫酸盐、氨基酸或谷胱甘肽等结合,生成水溶性的、无药理作用的产物,从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3、药物含有什么基团可以与体内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什么物质排出体外?1、药物含有羟基、氨基、羧基、杂环氮原子和巯基可以与体内葡萄糖醛酸结合2、生成的结合产物有可离发的羧基(PKa3.2)和多个羟基,无生物活性,易溶于水和排出体外。

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共有四种类型:O、N、S和C的葡萄糖醛苷化。

4、简述离解度对药效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解离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解离常数(pKa)和体液介质的pH。

当介质pH较小时,弱酸性药物的离子型浓度减小,分子型浓度增大,而弱碱性药物则离子型浓度增大,分子型浓度减小。

胃肠道各部分的pH不同,则不同pKa的药物在胃肠道各部分的吸收情况也就有差异。

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

可待因、麻黄碱、地西泮等弱碱性药物在胃液中几乎全部呈离子型,吸收很少,而在pH较高的肠内易被吸收。

完全离子化的季铵盐类氯化琥珀胆碱,脂溶性小,消化道吸收少,更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

药物化学结构的部分改变,有时会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5、阐明PKa、P及代谢失活过程与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强弱、快慢和作用时间关系?巴比妥类药物属于非特异性结构类型药物,其作用强弱、快慢、作用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物的酸性解离常数(PK a)、油水分配系数(lgP)及肛谢秀活过程有关。

5-位取代基结构影响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1、巴比妥酸和5-单取肛衍生物,其5位上的活泼H酸性强,在生理PH7.4条件下,几乎全部解离,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无活性。

2、5,5-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酸性较弱,在生理PH条件一,未解离的分子约占50%或更多,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有活性。

3、巴比妥酸5位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使分子的亲脂性增加;碳原子总数为4时出现镇静催眠作用,7~8作用最强,一般控制在4~9之间。

4、在N1上引入甲基,可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起效快,失效也快,作用时间短,如海索比妥PKa为8.4,在生理PH条件下,约90%解离。

5、将C2上的O发号施令S代替,脂溶性大,生效快,但失效也快,作用时间短,例如硫喷妥钠为超短时类。

6、5位取代基为直链烷烃或芳烃时,体内不易被氧化代谢,作用时间长,如为支链烷烃或不饱和烃时,体内易被氧化代谢,作用时间短。

(四)6. 论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水解开环反应及其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具有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在酸性条件下两者都容易发生水解开环反应,产物是二苯酮及甘氨酸化合物。

三唑仑类因1,2位骈合有杂环,水解稳定性增加。

4,5位开环是可逆性反应,在酸性情况下水解开环,中性和碱性情况下脱水闭环,尤其是当7位和1,2位有强吸电子基团(如硝基,三唑环等)存在时,4,5位重新缓和特别容易进行。

所以,nitrazepam、flunitrazepam等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4,5位水解开环,开环化合物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又闭环形成原药。

因此,4,5位间开环,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制备水溶性前体药物。

7. 根据普鲁卡因的结构、说明其有关稳定性方面的性质。

Procaine化学结构中含有酯基,酸、碱和体内酯酶均能促使其水解。

在PH3-3.5最稳定;PH<2.5,水解速度增加;PH>4,随着PH的增高,水解速度加快。

PH相同时,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