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
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加强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
升主体结构的安全行和稳定性,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传递、承担及接受建筑工程上部荷载,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稳定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筑工程最可靠、稳定、有效的载体。
在各类施工过程中,由于建
筑质量引发的事故比比皆是,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以及使用价值。
施工企业
需要对建筑的主体结构实行质量检测,探析主体结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特征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合法性。
国家针对建筑工程安
全质检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因而,必须依法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
确保每一步工作流程的合法性。
第二,公正性。
检测人员必须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出具
完整的检测报告。
第三,真实性。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数据结果必须真实,不得造假。
第四,准确性。
检测人员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2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2.1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不够健全
工程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等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依据,但
是我国这方面的内容连续性不足,且变动范围较大,不利于质量检测工作展开。
特别是当前
工程检测设备、技术不断更新,而相应的法律发挥、技术标准等却更新不及时
2.2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相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现代化的城市建
设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和理念方面的缺失,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
中对于质量和技术设备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试验检测分析的准确性。
然而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工作却存在着资金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在设备的更新使用上
存在着困难,进而使得整体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足。
监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检验检测的实际要
求进行误差的缩小工作,但是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发展缓慢。
2.3不能准确的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重点
监督管理人员在查验工程质量过程时,事无巨细的查验,使得工程监督和监测的重点不
够明显,单一的管理方式,贫乏的技术手段,更有甚者暗箱操作,监督查验前,提前通风报信,查检成为应付一时的浮假工作。
加之实地检验时,采取低级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达到
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建筑工程的监督和查验标准,上述种种情况,共同造成建筑工程主体
的结构质量未能达到标准的结果。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3.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
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结合当前工程检测领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借鉴发
达国家的有关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发挥、制度及技
术标准,夯实建筑质量检测依据,使相关的检测工作有序、有效展开。
如,针对当前出现的
检测技术对当前的检测技术标准进行更新或补充,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供可靠的
法律支撑。
3.2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1)建立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
需要加强资金方面的引入工作,使得检验工作面逐步
扩大,多型号、多功能的新型设备的使用,也就使得标准化的作业体系得以建立,提升检测
工作的准确性。
(2)定期开展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的工作。
设备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损耗,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配备专业
的检修、维护工作人员使得设备的工作条件不断优化。
(3)引进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智能
化分析装置,进一步提升工作精度。
另外,检测工作人员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构件的抽
查的工作,检验工作中需要确定好抽样的数量,以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差较大的负载构件
为基本的原则,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进行随机抽检的工作。
例如,在混凝土试块的检测中,需要检测强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压性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对于材料进行检验的工作。
可
以采取动态监测和静态检测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抗压强度的测试。
动态检测法:在起振器脉冲、共振的作用下。
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进行测量;静态检测法:通过超声脉冲法、回弹法、
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
3.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人员在查验和监测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施工重地,安全
事故多发,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整个检验和监测过程,多方监督主体都
应到场,认真负责,切实为建筑质量安全把关。
(3)对于监测完成后监督方提出的意见,
应在权衡利弊,计量得失,仔细研究考虑后予以贯彻和实施,切不可鲁莽,盲目推行。
(4)检测报告未经签发,可以更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
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另外还需要具备责任心、树立使命感,才可进行这项具备挑
战性的任务。
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人员必须要熟悉指定检测流程,强化监督意识,注意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另外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挥监督管理的灵活性、有
效性、合理性,进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4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手段
4.1材料检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材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影
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建筑材料检测包括见证取样检测和使用功能检测,见证取样检测包含
以下内容:水泥、钢筋、砂、石、混凝土、土工、混凝土掺加剂、钢绞线等材料;使用功能
检测包含以下内容:防水材料、给排水管材、建筑涂料、墙体材料、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
材料检测。
建筑材料合格是建筑物质量合格的基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检测不能
仅仅依靠检测单位的抽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该共同来保证建筑材料的合格。
4.2检测尺寸和外观
检测混凝土构件质量,包括孔洞、蜂窝等,针对这些内容,可使用目测和手段技术检测。
对于建筑结构项目检测质量而言,需要检测全部构件,混凝土结构主要有预埋件部位、构件
垂直度、尺寸等检测。
尺寸手段和尺寸偏差需要根据要求确定,对于遭受环境和灾害破坏的
建筑构件,尺寸测量时需要进行截面测量,在检测报告中,需要提供测量的位置和有关说明。
4.3检测方法
主体结构常见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主要为钻芯法、超声波法、回弹法等。
砂浆强度主
要检测方法为回弹法、贯入法。
砌体强度检测方法为回弹法。
结语
现阶段,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的
整体质量与使用价值,降低施工企业的人力、财力投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然而在新时代
发展背景下,伴随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研制出适用于我国不同建筑工程的检测方法,以此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葛贝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39.
[2]黄清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23.
[3]赵争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18.
[4]严济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39-40.
[5]代真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