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检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全面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另外,建筑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建筑工程施工也能够对应发展,这就导致我国建筑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如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所以,我作为建筑工程的第三方检测人员,必须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以主体工程为基本的检测对象,然后在现代检测手段的支撑下,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建筑主体机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从本质上讲,其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监督。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是其检测的量种基本形式。
常规检测包含了主体结构裂缝、腐蚀等内容的检测和防治,强调结构参数的规范。
而专项检测是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状况出现后,进行偏差部位检测的过程。
另外,从具体检测过程来看,检测过的属性类别不同,其检测的对象也存在差异。
譬如从建筑类别来看,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都是其检测的基本内容,而钢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筋混凝土检测等都属于建筑专业检测范畴。
只有确保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才能实现其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有效保证。
2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
2.1常规检测原则
所谓常规检测就是施工过程中抽样检测的标准化,我们在这一检测过程中,完全可以依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形式,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能够进行全面的分类抽样调查。
按照我的经验,常规检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具有一定的传递性。
第一个层次是将建筑主体结构作为参考依据,可以详细划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个层次是将建筑构件作为依据,也就是与之相对应的划分为梁、柱、墙等;第三个层次是按照建筑材料的材质的差异进行划分。
2.2异议检测原则
在建筑施工和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也就导致我们必然会遇到存在异议的构件。
再就是,在抽样检测过程中,需要依据检测批的容量来确定,这也是比较异议产生几率较大的方面。
所以,我们针对异议检测,需要保证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扩大检测的组织性,配置多个组织单位参与到主体结构检测中,可以借助现场责任单位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多部门共同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对抽样检测的数量抽样检测的样本筛选量,一般是以总样本容量的10%来确定,当然样本越多,抽样的结果越准确。
最后,需要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对于第三方委托检测机构做出的方案,需要明确其优点和缺点,并且进行方案的二次修改。
3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在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的数量以钢筋所处的位置进行检查,同时还应该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砌体、砂浆、钻芯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
3.1混凝土强度检测方面
在检测建筑工程主体工程混凝土的强度时,需要用到回弹检测以及超声波检
测等这两种检测方法。
如果在使用钻芯法开展检测工作时并没有发现有问题存在,就不需要使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够满足钻心法的检测需求,就应该由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师来完成该项施工作业。
3.2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检测方面
在具体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
响到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的尺寸以及结构外观而言,使用检测方法并不困难,但是整个检测过程比较费力、耗时,并且还很繁琐。
因此,为了避免在此环节出现问题,需要仔细核对检测项目,同时对检测结果,
检测人员应该签字确认。
3.3钢筋检测方面
钢筋层和混凝土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面对钢筋层的形状以及位置,应该
综合进行考虑,比如混凝土后期的硬度以及安全性等。
面对钢筋的保护层,应该
从材料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检测,包含钢筋的密度、厚度以及弹性等。
但在实际
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检测保护层的钢约束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
技术满足业主的需求。
此外,在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时,应检测接头处的钢
筋混凝土。
3.4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
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然而,目前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的方法主要
有钻心法以及回弹法两种。
钻心法借助检测仪器,对建筑结构进行取样,之后再
判定建筑结构的强度。
这些检测方法的有效运用,尽管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检测
结果,但是同样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下降。
回弹法
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使用回弹仪器,可以对混凝土的表面产
生击打的作用力,只有按照仪器自身的重锤作用接触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来检
测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这种检测方法的运用,则能够有效降低对建筑结构的破
坏程度,同时也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
4.1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检测
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在对该
项工程项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管理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的材料,
因此,进行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应该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开
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就应该做好施工资质的审查工作,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
应的施工能力。
同时,还应该审查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保证施工设备的完
整性,保障施工人员满足技术要求。
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施工方案的检测工作,通过使用先进的BIM技术,需要做好三维模型的检验工作,如图1所示。
通过反
复的撞击试验建筑施工结构,从而迅速查找存在于施工方案中的问题,之后对其
进行及时的解决,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有效性。
图1 BIM技术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立体图
4.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检测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入到施工阶段之后,需要做好严格的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确保整个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在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细节
问题加以关注,以免出现任何漏洞,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检测质量。
在此过
程中,还应该检测主体结构的施工材料质量、施工规范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的沉降问题等。
就沉降率的检测工作而言,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比较大,但是,普
通的沉降所导致的后果不会很严重。
因建筑工程所处的地质不同,因此沉降结果
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威胁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及时
做好沉降问题的检测工作。
首先需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处布置检测点,同时,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第一轮检测,将记录的所有基点的数
据作为参考依据,通过对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如果结构在正常的沉降范围
之内,说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反之,则需要对其加以调整,避免
故障的产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
实践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只有在明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
其检测流程和方法的具体把控,并实现具体检测技术的规范应用。
才能确保主体
结构检测方法的合理和质量提升,继而推动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黎成江.智能城市.2018(01).
[2]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余稳松,郑俊升.低碳世界.2017(03).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代真堰.中外企业家.2018(18).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廖晓东.江西建材.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