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公共管理学-天津大学 王世彤)

第五章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公共管理学-天津大学 王世彤)


1、关注长期发展趋势。 2、将愿景、宗旨与目标整合成一贯连续的体系。 3、战略管理与规划不是自我执行。 4、强调外部观点,随时适应环境,要预见和主动影响环境的变化过 程。
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分为若干阶段或步骤,各。 (1)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 环境扫描 SWOT分析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战略管理
“战略”的概念来源于军事,与“战术”一次相对应,指战争目标层 次的分析决策,是战争谋略之意。 在企业管理中,关于战略的理论提出于50年代,兴起于60年代,完善 成熟于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60年代,战略管理的主要形式就是战略计划,是从企业的长期计划 发展而来。 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的宗旨与任务 2、企业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分析 3、确定企业某一时期内的目标 4、实现目标的方向性原则和行动策略
交易过程方面: 强制力 公共组织---社会成员必须资助和消费公共组织的服务。 企业组织---消费者有极大的选择权,自愿消费和依服务情况付费。 影响范围 公共组织---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大范围的关注。 企业组织---具有较小的社会影响和小范围的关注。 公众监督 公共组织---不能将计划保密或暗地里制定计划。 企业组织---可以隐蔽的制定计划并将计划保密。 所有权 公共组织---公众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向公共组织的活动及其执行者 提出期望和要求。全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组织---所有权属于股东,他们的利益可以用财务指标来测量。 只有股东是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
到70年代以后,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做法相对普及,实践中发现 企业的战略计划很少被成功实施,主要是战略决策在实践过程中不被 落实。于是到8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改用战略管理的概念。即在战略 计划的基础上,不仅仅关注战略性决策,更关注战略决策的结果,关 注将战略计划转变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关注对实施的具体过程和具体 行动方案的评估与调整。这样从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信息系统、组织 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等诸方面全面配合战 略决策的实现。 到目前为止,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有多种流派,各有侧重。 但主要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后面将有专门的战略管理课程重点讲授 这部分内容。 战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所取得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 人们把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战略管理的正确与错误。现在的 环境使公共组织经常面对与企业相似的问题,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问 题引起大家的重视。事实上,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主要是从工商企业 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技术方法中借鉴而来。
公共组织实施战略管理面临的特殊困难: 1、公共组织管理者进行决策时,必须与其他政府部门、立法和司法 机构、利益集团分享权力。 2、难以单纯从绩效出发,必须考虑政治影响和政治利益。
3、缺乏完整的自主性和对组织的控制力,使得执行和协调行动困难 重重。 4、公共组织战略决策的环境远比企业复杂的多。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困难的存在致使公共组织实行战略管理受到 诸多限制: 1、公共组织领导者任期的短期性使长期战略难以实施。 2、涉及公共战略的许多方面是由立法机构确定的。 3、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参与可能导致战略的核心被忽视。 4、公共管理领域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格外费时费力。 5、公共组织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限制。 6、仍然受到公共组织旧有模式的限制。 7、实现战略的手段受到严格限制。
所以政府治理模式的市场化改革通常是通过以下途径学习和利用企 业的责任机制: 部分政府职能交由企业化组织或半企业化组织经营。 政府职能部门内部实行企业责任机制。
二、公共组织的责任链
政府由公民建立,为公民服务,对公民负责。这是公共组织最基本 的责任。公民与政府或公共组织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 民同意推举某人以公民的名义进行治理,他就必须满足公民的利益并 且为公民服务。 公务员——政务官——公民(公民代表——公民) 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 委托者——通过投票选举的过程最终产生政务官(选举产生政府)。 顾客——从政府机构中获得利益和服务。 被管制者——必须服从法律和政府管制。 参与者——有权力参与行政管理过程。 诉讼当事人——可以介入到对行政部门的诉讼之中。 碰撞者——可能与政府机构或公务员产生碰撞。
第五章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概念以前仅存在于工商企业管理之中,传统的行政管理 模式强调的是规范与执行,对于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宏观决策则被认为是 政治家们的专利。行政机构之关注具体的执行过程,没有长期的、全局 的概念。 目前这种看法已经被淘汰,战略管理已经成为公共组织管理中越来 越重要的部分,其主要原因是: ★公共组织面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需要认清大趋势,从长期 的和全局的角度出发,适应形势的变化。 ★政府应该掌舵而非划船。 ★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促使政府机构必须具有全球性的眼界。 ★公共利益本身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迫切性。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
所有的组织都具有公共性的特征,但是公共组织还是与企业有 着诸多本质上的不同,讨论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首先要分清它们之 间的差异。下面是它们的主要不同点。 环境因素方面: 市 场 公共组织---市场由监督机构决定。提供同一服务的组织间相互合作。 资金来源依赖财政预算拨款。市场信号弱。 企业组织---人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市场。相近企业之间为提供某项 服务相互竞争。资金来源依赖服务收费。市场信号清晰。 制 约 公共组织---上级指令和行政义务限制了自主权和灵活性。 企业组织---自主权和灵活性只受到相关法律和内部决策层的限制。 政治影响 公共组织---需要设立缓冲部门以应对外部的政治影响和帮助谈判。 企业组织---政治影响对其是间接的。一般作为偶然事件处理。
5、负责——当行政人员或机构出现违法、失职、重大决策失误等情况 时必须有人对此承担责任。
6、廉洁——政府与下属行政机构要坦白公开,接受外界监督;同时要 求公共管理者不能利用权力谋求不正当利益。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伦理
公共管理始终紧密地与政治责任联系在一起,公务员的所有工作 有其无可回避的政治基础。 “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者的效用来源于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政 治及政治过程的解读能力,其二是在一定政治氛围中管理公共计划的 能力。”
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管理者又始终具有确立不同于企业管理者的 职业伦理与道德的问题。 “谁来监督监督者?” 这是两千多年前罗马人提出的问题。 美国学者麦迪逊在美国建国时说过:“假如人类是天使,则不需 要政府。假如由天使治理人类,则有关控制政府的内部、外部的措施 统统没有必要。在有关建构一个人类治理人类的政府议题上,最大的 困难在于:首先必须使政府有能力管理被统治者;其次是让政府能够 控制自己。无疑,人民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方式,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 我们辅助性预防措施是必备的方法。”
企业的责任关系较为简单明确,容易落实到位。但是也存在问题。 如:经营者忽视所有者的利益;股票价格和信用评估并不能准确测量 经营业绩;常常追求利润以外的其它目标;侵害员工或消费者利益等。
公共组织与企业相比责任机制更难明确和落实,这是有以下原因 造成的: 1、公共组织的目标与组织自身利益相脱离。 2、公共组织的委托人并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公共组织没有流通股票,不存在股票市场的控制。 4、不存在破产压力,也就不存在追求财务业绩的压力。 5、公共组织负有更大的政治责任。 6、公共组织的绩效更难以衡量与考核。
但下述两点做不到,将产生行政机构的为所欲为,腐败和无能 : 行政机构必须依法行政。 对行政机构的每项行为必须由专人承担责任。 责任机制应该是一种交互式的安排,“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之间相互调换部分权力,以保证任何一方的权力不被滥用。
三、公共管理中责任的性质、重要性及困难
公共管理中的责任实际上可分为两种: 选举产生的政府对于选民的政治责任。 政府委派的行政机构对于政府的管理责任。 民众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通常体现在对行政机构的要求上, 斯塔林认为,这些要求可以表述为责任的内涵:
1、回应——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迅速反应,解决问题,采取具有前 瞻性的主动行为。
2、弹性——不可忽视与政策目标有关的团体、地方性的或情景的差异, 充分考虑不同因素,不可死板的解决问题。
3、胜任能力——行政行为有效率和效能,必须考虑客观条件与后果, 不能草率和不计后果。某种意义上讲,无能是最严重的腐败。 4、正当法律程序——必须依法而治,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能剥夺任 何人的生命、自由与财产。严厉制止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
(2)战略计划 ◆展现愿景和确定宗旨,陈述任务。 ◆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趋势。 ◆决定公共组织所要强调的主要价值概念。 ◆界定议题的领域。 ◆设定基本的和明确的策略方向。 ◆选择恰当的策略。 ◆制定实现策略的行动议程。
(3)战略实施 ◆明确实际目标与进展的评价指标。 ◆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建立或改革组织结构,使之与战略相匹配。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 ◆建立内部的和外部的协调机制。 ◆推动组织实现战略所需要的变革,克服变革阻力。 ◆进行社会和公共组织的营销,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促进战略实施。 (4)战略评估 ◆检查战略赖以存在的基础。 ◆衡量战略实施的绩效。 ◆战略的修正与调整。 战略管理是一个行动与学习的过程,需要团队的高度协作和与 环境变化的适配。 不是少数专家或高层决策者的闭门造车。
针对上述不同点,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用相对长远稳定的理想愿景替代相对短期和多变的目标。 ☻通过对公共部门的运作模式的改革是其部分职能贴近市场。 ☻政府部门必须打破旧有的部门职责限制,强调全局观念。 ☻从更高层次上分析问题,短期利益让位于长期利益。 ☻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中提供基层组织成员和公众参与的机会与权利, 兼顾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采用灵活的机制,关注结果,殊途同归。 同时针对公共管理的特点,波茨曼等人提出了战略管理的四原则:
第四节 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效果与问题
公共组织实施战略管理的时间较短,实践与理论研究相对贫乏, 还存在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尽管如此,其对公共组织的作 用已经得到公认。 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应用效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供公共组织的战略性发展方向。 2、指导公共组织优化资源配置。 3、强化公共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为公共组织及其成员设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 5、提供了对公共组织进行控制和绩效评估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