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一、读读写写
fù jìn bǔ lāo yú ěr huī yìng jù lièshàng gōu
附近捕捞鱼饵辉映剧烈上钩
cāo zòng bǎi tuōyú sāi zhēng biàn jiǎo jiéqǐ qiú
操纵摆脱鱼鳃争辩皎洁乞求
zuǐ chún jǔ sàng lǚ túyòu huògào jièshí jiàn
嘴唇沮丧旅途诱惑告诫实践
yán géyǒng jiǔqǐ shìshōu huòfēn fùzhà yóu
严格永久启示收获吩咐榨油
pián yi kě guìshí liu ài mùfēn biàn tǐ miàn
便宜可贵石榴爱慕分辨体面
yín guāng shǎn shǎn xiǎo xīn yì yì bù róng zhēng biàn
银光闪闪小心翼翼不容争辩
yī yī bù shě
依依不舍
二、多音字
似sì相似几jī几乎答dā答应挑tiāo挑水shì似的jǐ几个dá回答tiǎo 挑战
便pián便宜散sǎn散乱笼lóng鸟笼扒bā扒开biàn方便sàn 分散lǒng笼罩pá扒手
着zhāo着数蔓màn蔓延的dì目的爪zhuǎ爪子zhe 看着wàn瓜蔓dí的确zhǎo爪牙
zhāo着数mán蔓菁de红的
zhuó穿着
三、形近词
捞(捕捞) 饵(鱼饵) 溅(飞溅) 钩(鱼钩) 翼(鸟翼) 涝(洪涝) 取(取得) 贱(贵贱) 钧(千钧一发)冀(希冀) 丛(草丛) 拍(球拍) 腮(腮边) 皎(皎洁) 唇(嘴唇) 纵(放纵) 啪(啪嗒) 鳃(鱼鳃) 饺(饺子) 辱(侮辱) 沮(沮丧) 诱(诱惑) 诫(告诫) 饯(践行) 尝(品尝) 诅(诅咒) 锈(铁锈) 戒(戒酒) 践(实践) 赏(赏月)
吩(吩咐) 咐(吩咐) 茅(茅草) 榨(榨油) 溜(溜冰) 粉(花粉) 附(附近) 矛(矛盾) 窄(窄小) 榴(石榴) 四、近义词
剧烈—猛烈熟练—娴熟争辩—争论乞求—恳求
沮丧—懊丧诱惑—引诱抉择—选择环抱—环绕
和蔼—和善巧妙—奇妙教导—教诲梦想—理想
开辟—开垦吩咐—嘱咐计划—规划爱慕—仰慕
居然—竟然便宜—廉价信赖—信任体面—气派
舒适—舒服熟悉—熟识茂盛—旺盛隐约—模糊
索性—干脆星罗棋布—密密麻麻与众不同—别出心裁
络绎不绝—接连不断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五、反义词
熟练—生疏争辩—沉默清楚—模糊简单—复杂
亲近—疏远皎洁—暗淡葱茏—枯萎和蔼—严厉
素净—华丽巧妙—笨拙推迟—提前告辞—相逢
隐约—清晰特殊—平常推迟—提前便宜—昂贵
爱慕—嫌弃喜欢—讨厌希望—失望简易—复杂
温暖—寒冷熟悉—陌生淘气—乖巧静悄悄—闹哄哄小心翼翼—粗心大意筋疲力尽—精力充沛
星罗棋布—寥寥可数络绎不绝—稀稀落落
六、日积月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七、课文主要内容
1.《钓鱼的启示》讲述了“我”在三十四年前的一个夜晚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的开放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理解。
三十四年后,“我”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我”的心情变化:
得意→急切→委屈、难受→乞求→依依不舍。
2.《通往广场的路不只一条》这篇课文先回忆“我”小时候,父亲让我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教育我“通往广
场的路不止一条”;随后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深陷困
境,面临挑战的时候,“走另一条路试试”,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实,让人从中感悟到,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换个角度思考,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3.《落花生》通过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来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4.《珍珠鸟》写了“我”为刚来家的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
又温暖的巢,让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后来,在“我”精心
的照顾下,珍珠鸟有了雏儿,小珍珠鸟与“我”逐渐接近,直至熟睡“我”的肩头,对我真诚信赖。
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说明人与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八、重点句子理解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
从“盯”“好一会儿”可以看出父亲和我一样也很喜欢这条漂
亮的大鲈鱼。
但也可以体会到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
还是不放。
一个“得”字说明了父亲态度的坚决,没有商量的
余地。
2.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
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诸如金钱、
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
捕捞
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
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
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
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益。
4.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5.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这里从花生的生长特点、果实的形态样子、位置着眼,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表现花生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6.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表明父亲对花生这种品质的赞美,并希望“我们“学习花生这种品质。
7.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我”从花生可贵的品质和父亲对“我们”的希望中,总结出的一个道理: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这句话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用”
8.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说明了“我”的生活感悟和生活态度: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依赖,这样才能建立起诚恳、友善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作者向往与追求的正是相互信任、和谐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