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一)《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性质:
《环境保护概论》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外,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等知识有一概貌性了解,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危害,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科学的特点,人口、粮食、能源等问题的现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

(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讲授课程22学时(学生讨论汇报),实验课学时数11学时,计划安排参观相关企业等实习学时数3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环境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地阐述清楚,力求讲深、讲透。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以课堂讨论、提问答疑,文献查阅与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试卷:(1)按照本课程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开卷考试。

(2)试卷一律用计算机打印,而且按照学校统一的格式,自己校样后交教研室校对,核对无误后交系里统一印制。

(3)考试结束及评定成绩后,试卷交系教务秘书存档。

成绩评定:(1)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平时成绩+研究性环保小论文);期终成绩占70%。

(2)评定成绩后,及时做好试卷分析。

同时总结试卷不足,及时修改。

(3)评定成绩后,及时将学生成绩清单上交系教务秘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