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大纲

《语言学概论》大纲

河北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10390
课程英文名称: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学分:3
学时: 54
适用对象/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英语语法,英美文化概况
授课语言:英语、汉语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负责人:张玲玲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和类别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为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考课程之一。

课程通过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了解语言学传统分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了解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和主张;旨在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言语交际效果和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属性、功能、起源和内部层次,掌握
英语语言学基本特征和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既能借助语言学理论整理和吸收语言知识,又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语言,并为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主要内容:
1.1 Why Study Language?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1.4 Origin of Language;
1.5 Functions of Language;
1.6 What Is Linguistics?
1.7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1.8 Macrolinguistics;
1.9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基本要求:掌握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和语言学里一些重要区别性概念。

了解语言学的概念和意义。

重点:语言以及语言学的定义;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难点:语言的定义特征,尤其是任意性与移位的定义特征;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主要内容:
2.1 How Speech Sounds Are Made?
2.2 Consonants and Vowels
2.3 From Phonetics to Phonology
2.4 Phonological Processes, Phonological Rul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2.5 Suprasegmentals
基本要求:掌握语音学的概念和范畴,辅音的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

了解发音器官和国际音标。

掌握音位学的定义,音素的区别性特征以及跟因素相关的几个重要
概念。

了解超语段特征:音节、重音、音高等。

重点:语音学,音系学,最小对比对,协同发音和同化的定义;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分类;属于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要符合的条件。

难点: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定义;具体的同化规则,如:齿音化,软腭化等等。

Chapter 3 From morpheme to phrase
主要内容:
3.1 What Is Word?
3.2 The Formation of Word
3.3 Lexical Change Proper
基本要求:掌握跟形态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词素的类型。

重点:语素,自由语素,粘合语素,词干,词根,词缀,曲折和派生的定义等等;词语的构成方法,例如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等等。

难点:语素的分类;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等等。

Chapter 4 From word to text
主要内容:
4.1 Syntactic Relations
4.2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and Constituents
4.3 Syntactic Function
4.4 Category
4.5 Phrase, Clause and Sentence
4.6 Recursiveness
4.7 Beyond the Sentence
基本要求:掌握短语结构规则;直接成分分析;了解句法功能和范畴。

重点: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属结构,并列结构的定义;三种句法关系,例如:位置关系,替代关系和同现关系;如何应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难点:直接成分分析法;区别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Chapter 5 Meaning
5.1 Meanings of “MEANING”
5.2 The Referential Theory
5.3 Sense Relations
5.4 Componential Analysis
5.5 Sentence Meaning
基本要求:掌握语义学的研究范畴,掌握各种意义关系以及意义分析的方法。

了解各种意义观。

重点:单词间的三种涵义关系,如:同义,反义与上下义关系;句子间的五种涵义关系,如:同义关系,不一致关系,预设关系,包涵关系,和互相矛盾关系等等;综合理论和成分分析法。

难点:涵义关系;综合理论和成分分析法。

Chapter 7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主要内容:
7.1 Language and Culture
7.2 Language and Society
基本要求:理解什么是文化;熟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重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分类以及文化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主要内容:
8.1 Speech Act Theory
8.2 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基本要求:掌握语用学的概念,掌握意义和语境、言语行为以及会话合作原则。

了解会话含义。

重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和叙事句之间的区别,三种行事行为理论:言外行为,言内行为和取效行为;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含义的特征。

难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Chapter 11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11.1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11.2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11.3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11.5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基本要求:理解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理解语言学与语言学习;基本掌握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重点: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学与语言学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难点:二语习得理论。

Chapter 12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主要内容:
12.1 Prague school
12.2 The London school
12.3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2.4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基本要求:了解主要语言学学派的基本概念及观点;了解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重点:不同语言学学派的基本理论。

难点:语言学学派之间的差异辨析及应用。

三、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 54 学时。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五、课程考核
1.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

2. 成绩记载:期末考试占100%。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教学手段
(1)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采用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学、撰写学期或章节论文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 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在课下阅读,然后在课上报告并集体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