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遗传”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遗传”案例
b.雄性个体则为ZZ(同型),产生一种配子,含Z染色体。 c.性比一般是1:1。 d.所有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2)基因决定性别 常见: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b.复等位基因决定型(喷瓜) c.单基因决定性别(芦笋)
仍是ZW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三、性相关遗传
性相关遗传是指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包括伴性遗传、从性 遗传、限性遗传、母性影响等。它们各有特点。
1.伴性遗传
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1910年摩尔根等在研究果蝇性状遗传时最先发现伴性遗传现象,研究结果同时 还最终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特点: (1)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2)后代性状的分布和性别有关; (3)交叉遗传: 即母传子,再由子传孙女。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二、性别分化
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
1.营养条件 蜂王(♀)与工蜂形成的差异; 在葫芦科植物里,丰富的氮肥有利于雌花的发育。
2.温度 有些蛙类性别决定是XY型:蝌蚪在20℃以下环境发育时,性别由其 性染色体决定;但在30℃条件下,XX和XY个体均会发育成雄性个体。 扬子鳄和密西西比鳄卵:≤30℃为雌性,≥34℃为雄性。 乌龟卵:23—27℃为雄性,32—33℃为雌性。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以外染色体的统称。 常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
一、性别决定
2.性别决定的常见类型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2)基因决定性别 (3)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 (4)环境决定性别
一、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型性别决定(最常见):
a.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异型),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 Y染色体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SRY,它有决定雄性的强烈作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3.日照长短 大麻:雌雄异株。夏季播种,雌雄发育正常;秋季播种,或置于短日照温室 内,50%~80%的雌株逐渐出现性转变为雄株; 黄瓜:雌雄同株异花。丰富氮肥,短日照和夜晚低温有利于形成较多的雌花。
4.激素 如母鸡打啼。母鸡卵巢退化,促使精巢发育并分泌出雄性激素,但其性染色体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伴X隐性性遗传
如: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的遗传 2.色体上, 而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眼色的基因, XwXw、XwY的表现型为白眼。
特点:(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 (1)双亲无病,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 (2)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患病,女性患者的儿子必患病。 (3)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在一些发病率低的系谱中,只有男性患者。 (4)呈不连续遗传(隔代遗传)。 (5)呈交叉遗传:父传女,女传子(外祖父的性状在外孙身上表现)。
主要内容:
一、性别决定及常见类型 二、性别分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三、性相关遗传的主要类型及案例分析
核心整合 一、性别决定
1.染色体
知识内化、融会贯通
性染色体: 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一般以XX、XY或ZZ、ZW表示。 成对性染色体可以是同型的、也可以是异型的。 异型的性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有所不同。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3)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 性别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并受到环境影响。 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
蜜蜂雄蜂为单倍体(n=16 ),孤雌生殖产生。 雌蜂(蜂王)为二倍体,受精卵发育而来,并在幼虫期得到足够的蜂王浆(5天); 如果幼虫期仅得到2-3天蜂王浆则发育为工蜂。
性别现象是一类很复杂的现象,雌雄性别是生物界最普遍的 现象之一。性别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它是指 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二是性别分化,它是在性别决定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内部和外界条件的相互作用,发育为一定 性别的表现型。
性相关遗传是指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包括伴性遗传、 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母性影响等。它们各有各自的遗传特点。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b. 复等位基因决定型(喷瓜)
aD决定雄性,a+决定雌雄同体,ad决定雌性, 且aD对a+和ad显性, a+对ad显性。
性别
雄性 雌雄同体
雌性
基因型
aDaD , aDa+ , aDad a+a+ , a+ad adad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玉米:决定雌、雄各有一对等位基因。 Ba:显性,控制叶腋长穗状雌花序,其隐性等位基因ba叶腋不长花序。 Ts:显性,控制顶端长雄花序,其隐性等位基因ts顶端长雌花序。
基因型 Ba_ Ts _ baba Ts_ Ba_ tsts baba tsts
性别 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雌株
表现型 叶腋长雌花序,顶端长雄花序, 叶腋不长花序,顶端长雄花序
叶腋和顶端都长雌花序 叶腋不长花序,顶端长雌花序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b.雌性个体则为XX(同型),产生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 c.性比一般是1:1。 d.所有哺乳动物和双翅目昆虫,大部分两栖类、爬行类以及两性分化的植物
人类染色体组成图
果蝇染色体组成图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ZW型性别决定:
a.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异型),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Z和W染色体; W染色体是雌性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