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改增”下的旅游业发展

“营改增”下的旅游业发展

第一节我国旅游业的特征及发展状况
一、我国旅游业的特征
旅游行业是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而向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行业。

旅游活动是一种较高档次的综合性消费,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涉及到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游乐场以及各种旅游服务企业,同时也要同民航、园林、工艺、文物、考古、美术、体育、健身等多个部门和水电、电讯、城市交通等公共基础部门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且许多旅游企业同时兼有旅游产品生产、加工、零售、推销、直接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在1976年前期还不能称之为产业,当时的旅游业主要是接待国际友人,党中央于1986年提出发展旅游产业,配合各方力量为旅游建设出谋划策,并在国民经济数据中单独作为一项指标来确立,旅游业从此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日的机遇。

旅游业在1992归口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类,成为了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经过二十四年的稳步发展于2010年成为第三产品中发展最速度和经济效益增长率排名第一位的产业。

我国旅游业借改革春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交通配套设施从最初的步行到汽车到现在的铁路专列、飞机专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规模和品牌形象日益丰满,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之—。

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点,是国际友人来中国旅游,入境人次每年呈阶梯式增长。

国际友人通过来中国旅游更加了解中国的东方文化和中国风土人情,同时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更全面的提升,据入境管理部门数据反映在过去一年,2015年全年,我国半年累计有万人次入境旅游,其中,国际友人有万人次来中国入境参观旅游,有万人次台湾游客来中国入境参观旅游、有万人次香港游客来中国参观旅游、有万人次澳门游客来中国入境参观旅游。

2015年全年,据旅游行业数据报告我国实现旅游收入:亿美元,同比上升%。

其中,国际友人来中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亿美元,与2014年对比上升%:台湾游客来中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亿美元,同比上升%。

香港游客来中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亿美元,同比上升%:澳门游客来中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亿美元,同比上升%:通过查阅世界各国旅游发展历史,发现都是从国内旅游开始,先有国内旅游,后来才开始了对外对发展入境旅游。

而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恰恰相反,是从接待国际友人从入境旅游开始起步,这和当时我国的经济环境有关,七十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全国各地区都在进行基础建设,外汇储备量很少,为了解决外汇的不足,我国开始提倡入境旅游,政策导向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经济,入境旅游是我们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经济效益持续全面增长态势,国内旅游是旅游种类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消费群体,经进二十几年的良性成长,消费
意向和出游消费数量呈阶梯状持续增长,我国首先是把国际友人入境旅游经济放在首位,但长远来看国内旅游才是我国旅游业的根本所在,旅游业的基石,国内旅游从一开始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政策上是不鼓励、不发展、不提倡,三不政策。

但是国内旅游确确实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当年国家对于国内旅游是三不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休闲时间的增长,荷包越来越鼓,现在国内旅游是迅猛发展,2014年开始,国内旅游稳步上升。

2014年春节期长假期间我国共接待国内国外游客3.11亿人次,比2013年春节长假黄金周期间增长15%:累计实现国内国外旅游收入1374.21亿元,增长15.3%。

预计第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为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为6960亿元,和2013年相比较有17%涨幅。

2015年增速更是明显,据国家旅游游数据反映2015年我国内国外旅游业整体收入额为:亿元,其中来自国内旅游收入额占国内国外总收入额的%,旅游收入额为:亿元,剩下的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抛去香港和澳门及台湾,真正来自外国旅游,来自外国人旅游消费的应该是不多,所以国内旅游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第三个表现是我国公民出国旅游,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出国旅游已成为大众旅游消费的主要热点,这表明我国的大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旅游热情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的便捷,我国普通公民出国旅游的范围、方式、和规模选择上更具多样性,近几年人民币出现贬值,但对出国旅游影响有限。

综合上述情况我国应尽快加强出入境服务管理,并快速摸清我国旅游业现在的三种组成模式。

因为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的份量地位第年递增,加上国内旅游市场巨大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国内旅游有领头羊。

第二节旅游业税收对旅游业的作用
一、旅游业税收
旅游业属于产值大、发展快、前景光明的产业,在创造就业、拉动经济、活跃市场。

增进交流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政府与民间投资开发的重点产业,也是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

税收方面,自2016年营改增后,我国的旅游业税收主要是旅游企业涉及的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从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业地方税制运行的实际情况看,税收规模大,调节力度强,对地方税收起主导作用的税收主要是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伴随着营改增的落地,增值税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二、积极作用
旅游业税收能够给一国政府带来十分巨大的税收收入,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的。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巴哈马、克罗地亚、西班牙、香港、马尔代夫等等,旅游业税收构成了政府税收收入很大一部分。

毛里求斯的旅游业每年为政府贡献去税收收入总数的12%-15%。

而马尔代夫和巴哈马政府税收收入中旅游业税收的比例更是达到相当高的40%和50%。

在我国,旅游业税收的财政贡献也是日益增长,旅游业税收
的增长带来了很多积极的作用,首先税收收入经由财政的分配,政府可以用于改善当地公共用品的建设和维护,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这部分税收收入能够很好的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居民的福利。

据《上海证券报》显示,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就增值税改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该券商称,旅游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一个分支,2016年之前缴纳的流转税以营业税为主,涉及营业税征收的领域主要有:景区、酒店、餐饮、旅行社、广告、娱乐、交通运输、房产出租和销售等。

营业税税率为景区、交通运输3%,娱乐10%,其他5%。

计税依据除旅行社按扣除替旅游者代为支付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营业额,其他均以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应纳税营业额,2016年税制改革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部分产业允许抵扣,大概率会刺激经济更快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大部分国家旅游服务业均在增值税征收体系内。

据国际饭店协会对44个开征旅游税收的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8个国家对旅游业征收增值税,而这其中又有一半实行增值税的优惠税率。

增值税作为一种良性税种,对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完善产业链经营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因此,从长远来看,增值税改革将有利于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三、消极作用
旅游业税收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已过或地区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的同时,如果应用不当,有可能造成旅游产业经营者成本增加,严重的则可能导致税收的全面损失而不是税收收入的增加。

对于从事
旅游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体来说,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最终目标,而增加税收意味着其经济利益的减少,一些配置效率低下、经营收入微薄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体就会退出该行业,从而使得旅游供给减少,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旅游产业的活力和生命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从事旅游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体会想方设法将税收负担转嫁,转嫁的对象就是消费旅游产品并从事旅游行为的消费者身上,往往是通过提高旅游产品价格或者是降低提供的旅游产品的质量,这样一来又会给旅游需求带来冲击,同时也将削弱旅游产品在地区间以及国际间的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盲目的提高税收负担是得不偿失的。

例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队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使其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征收环境税势在必行。

税收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使一些配置效率低下、经营收入微薄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体退出该行业,而旅游产品价格会上涨或旅游产品质量的降低,对旅游行业的需求和供给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