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二年级自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有些物体会漂浮,有些物体会下沉。
2、通过实验,知道物体的漂浮和下沉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无关。
3、通过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从中感悟获取知识的方法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预想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物体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
2、通过活动能自行设计标识,在老师的建议下采用统一的标识进行记录。
活动器材:
水槽铅笔、回形针、泡沫塑料块、玻璃球、塑料条、萝卜、橡皮、彩泥、学生记录卡
活动二:做物体下沉、漂浮实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知道有些东西会漂浮在水面,有些东西会下沉到水底。
2、通过活动,学生会在记录卡上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器材:
水槽铅笔、回形针、泡沫塑料块、玻璃球、塑料条、萝卜、橡皮、彩泥、学生记录卡
活动三:研究物体的漂浮与下沉与大小、轻重无关。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能发现问题。
2、通过自己找寻材料,实验解答问题。
活动器材:萝卜回形针塑料条铅笔……
活动四:总结拓展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器材:
彩泥
三、教学过程:
(一)预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
带领同学们认识物品
的名称
师:猜测一下,桌上的这些物体在水中,哪些会下沉、哪些会漂浮?为什么你这样思考?填在表格“预想结果”中
2、教师出示记录表师:你们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地把实验结果表示出来?猜测,说出猜测的理由
(多数学生从物体的
轻重、大小考虑)
说出自己认为好的记
录方法
如:↑↓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把
自己思考的过程讲出
来,为下面的教学做铺
垫
记录方法没有唯一的
标准,只要符合要求就
应给予肯定,但教师应
该帮助学生统一一种
标识,便于接下去的交
流。
(二)做物体下沉、漂浮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1、师:你们认为物体应该怎样放入水中?
2、教师指导学生直接把物体放入水底,它要是沉就不会再出现漂浮现象了。
这样的做法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3、巡视学生实验
4、小结:有些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会下沉到水底。
有的说放在水面上,有
的说投进去……
观察思考
作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
让学生明白放入水底
的意义
指导学生把物体放入
水中
指导学生的记录
(三)研究物体的漂浮与下沉与轻重无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教师:通过实验,
对比试验结果和预想
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吗?
2、你们能通过桌上老
师提供的器材证明自己刚才的发现吗?3、小结:物体的漂浮和下沉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发现实验结果和自己
的生活经验不符
讲出有哪些不一样
找材料解答问题
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
现讲清楚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实
验、讨论,在把自己的
发现表达出来
(四)总结拓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师:刚才通过实验
你们发现彩泥在水中
是下沉的,那你们能不
能想个方法让它漂浮
在水面上呢?
2、师:能不能在生活
中发现类似的现象?
学生思考、操作这个问题不必在本节
课中解决,为下节课做
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