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ppt课件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及命名
2. 分类
.
2) 结构
3. 磺化煤:兼有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种活性基团的阳 离子交换剂
命名 :
.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 1.外观 粒径0.3~1.2mm 乳白、淡黄、棕褐色等 不透明或半透明球状颗粒 2.交联度:以7~10%为宜。交联度越大,树脂的 孔隙率越小,密度越大,交换能力越小
再生1mol所需质量:R=n·MB 再生剂摩尔质量
G=q·R=q·n·MB (g / L) q: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每台离子交换器再生一次所需要再生剂的总量等于:
式中α——工业用酸或盐的浓度或纯度,%
.
除二氧化碳器 1 .原理:
CO2具有腐蚀性,并增加强碱树脂负荷,且一般为H床后 :
2.构造和计算: 1) 构造:
.
2.逆流再生 特点: ⑴ 再生效果好,耗量可降低20%以上 ⑵ 出水水质明显提高 ⑶ 原水水质适应范围扩大,对硬度较高原水仍能保
证出水水质 ⑷ 再生废液中再生剂有效浓度低 ⑸ 工作交换容量提高 ⑹ 操作较复杂从而使底部再生效果好及剂量低等
.
3.移动床:再生液向下流,水流向上流的方式 适用:处理水量稳定,且不间断运行
第11章 离子交换
借助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 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 主要用于: 水处理(软化和纯化); 溶液(如糖液)的精制和脱色; 矿物浸出液中提取铀和稀有金属; 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及从工业废水中回收贵金属等
.
水的硬度
软化的主要方法:
(1)加热法(暂时硬度) (2)药剂软化法(溶度积原理) (3)离子交换法
.
.
2) 填料:常用瓷环 204 m2 / m3 空隙率 74% 3) 计算:
G=KF△C kg/h G——单位时间能够去除CO2的量(能力) K—— 解吸系数 单位时间、单位接触面积、单位推动力下 去除的CO2的数量瓷环面积
,因而溶胀后体积不同
.
5.密度
用于计算树脂层的反冲洗强度、膨胀率,确定再生时加酸 量和加碱量。
用于计算离子交换柱内湿树脂的装填量 .
6.有效PH值范围
由于树脂活性基团分为强酸、强碱、弱酸、弱 碱性,水的pH值势必对其交换容量产生影响。
各种类型树脂有效pH值范围
树脂类型 强酸性 弱酸性 强碱性
有效pH值范围 1~14
.
离子交换速度
.
离子交换可分为五个步骤
.
影响因素
• ①交联度:交联度越大,孔隙越小,孔隙扩散慢, 则孔隙扩散起控制作用。
• ②水中离子浓度: • >0.1mol/L时,膜扩散很快,孔隙扩散为控制因素; • <0.003mol/L时,膜扩散很慢,膜扩散为控制因素。 • ③水流速度v:v越大,水膜层越薄,膜扩散越快。v
5~14
1~12
弱碱性 0~7
.
离子交换平衡
选择系数大于1,说明该树脂对B+的亲合力大与对 A+的亲合力,即有利于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一般常温低浓度下: ①原子价、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越大; ②对相同价数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水合离子的半径 越小,亲和力越大。 但高浓度下,浓度起决定作.用。
.
逆流再生固定床的再生剂耗量与再生液浓度
再生剂
耗量(g/mol)
浓度(%)
NaCl HCl
80~100 50~55
5~8 1.5~3
NaOH
55~65
1~3
钠离子交换器顺流、逆流再生盐耗量和出水水质;)
umol/L
顺流 逆流 节约 逆流再生 顺流 (%) 盐比耗
.
离子交换树脂
• 由网状结构骨架(即母体)与附属在骨架上的多个 活性基因所构成的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 水的软化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是阳离子交换树 脂上的可交换离子(Na+或H+)与水中钙、镁离 子间的交换过程:
• 等当量交换与可逆反应交换与再生。树脂失效后 再生:树脂上吸附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代之 以新的可交换离子。 .
• 按选择性和离子浓度考虑,交换反应存在以 下情况:
• ①K>1,即水中离子亲和力大于树脂中离子亲和 力,且水中离子浓度较大,此时对交换都有利,进
行换型。例如H树脂转换为Na树脂。
• ②K>1,水中离子浓度不大,则为软化或除盐。 • ③K<1,水中离子亲和力小于树脂中离子亲和力,
但水中离子浓度较大,此时可进行再生。例如用 NaCl再生吸附饱和的Ca树脂。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及其计算
.
(以H型树脂与含钠盐进行交换为例,即能降低钠的 泄漏)
.
逆流再生操作步骤: ⑴ 小反洗 ⑵ 放水 ⑶ 顶压 ⑷ 进再生液 ⑸ 逆向冲洗 (软化水,流速5~7m/h) ⑹ 正洗
.
.
逆流再生要用软化水清洗,否则底层已再生好 的树脂在清洗过程中又被消耗,导致出水质量下降 ,失去了逆流再生的特点。
不影响孔隙扩散。 • ④树脂颗粒尺寸: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孔隙通
道越短,对膜扩散、孔隙扩散均有利。 • ⑤水温t:水温越高,扩散越快。
.
树脂的再生
再生液与水流方向相同 1.顺流再生 特点: ⑴ 上部再生程度高,下部差,越是下部越差 ⑵ 再生剂耗量大,2~3倍理论值时,效果仍不理想 ⑶ 出水剩余硬度高 ⑷ 交换器失效早,降低工作效率,工作交换容量降低 ⑸ 适合于硬度较低的场合
.
离子交换软化方法与系统
1.Na+离子交换软化法
.
2.H+离子交换软化法
.
3.H-Na串联及并联: ⑴ 并联:
.
.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1.交换容量: 1)全交换容量 (1)定义: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
的总量。代表交换能力的大小 (2)测定方法:滴定测定与理论上计算
.
.
.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 3.含水率
树脂的含水率以每克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所含
水分的百分比(约50%)
树脂的含水率相应地反映了树脂网架中的孔隙率
4.溶胀性
干树脂+水→湿树脂
体积胀大 绝对溶胀度
溶胀是由于活性基团因遇水而电离出的离子起水合作用生成水
合离子,使交联网孔胀大。由于水合离子半径随不同离子而异
逆流
A厂 109. 86.7 20.8
1.5
5~10
0
5
B厂 109. 88 19.7 . 1.5
4~6
2
6
再生附属设备 1.食盐系统
.
2.酸系统
.
3.再生剂用量计算:
再生剂用量G表示单位体积树脂所消耗的纯再生剂量(g / L,kg / m3)
比耗:n
mol / mol (再生剂 / 工作交换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