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试题五及参考答案

《电路》试题五及参考答案

《电路》试题五及参考答案试题:得分阅卷人复核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电路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2、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

3、电场力驱使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所做的功定义为这两点间的。

4、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功率,该元件为。

5、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交叉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

6、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视为,而电流源视为。

7、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和。

8、自感系数的单位是,电容量的单位是。

9、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初相称为同相,初相位之差为称为反相。

10、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有形和形两种,但无论是何种连接方式,三相有功功率计算公式都是。

得分阅卷人复核人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可正可负D、不能确定正负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 ab=10V,a点电位为V a=4V,则b点电位V b为()。

A、6VB、0VC、-6VD、14V3、当10只8Ω的电阻并联在一起时,其等效电阻是()。

A、80ΩB、18ΩC、1.25ΩD、0.8Ω4、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A、全是90ΩB、全是10ΩC、两个90Ω一个30ΩD、两个30Ω一个90Ω5、在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不适用于()的计算。

A、电压B、电流C、电动势D、功率6、已知下列左图中的U S1 = 4 V,U S2 = 2 V。

用右图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左图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 S为( )。

A、4 VB、 2 VC、2 VD、6V图 1图 2US1U SUS2BA AB+++7、已知正弦交流电流i=100πcos(100πt+φ)A,则电流的有效值为()A。

A、70.7B、100C、70.7πD、100π8、在R、L、C串联正弦电路中,若电阻上电压为9V,电感上电压为30V,电容上电压为18V,则电路的总电压U为( )。

A、57VB、15VC、21VD、3V9、已知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U=200V,I=10A,有功功率P=1000W,则电路中无功功率为()。

A、866VarB、1000VarC、1732VarD、2000Var10、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为250V,线电流为400A,则三相电源的视在功率是( )。

A、100KV AB、519KV AC、30KV AD、173KV A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两个理想电压源电压分别为6V和9V,极性相同并联,其等效电压为15V。

()2、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3、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4、基尔霍夫定律只适用于直流电路。

()5、节点电压法的互电导符号恒取负。

()6、u=5cos(20t+30°)V与i=7cos(30t+10°)A的相位差为20°。

()7、电能就是电功,它的单位是"瓦特"。

()8、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可以表明最大值与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9、纯电感电路既消耗有功功率又消耗无功功率。

()10、三相Y形对称电路中,相电压相位超前对应的线电压30°。

()四、简答(每小题4分,共16分):1、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基本内容。

2、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4、三相交流供电与单相供电方式相比,其主要优点有哪些?五、计算(共34分):1、电路如图所示,c点接地,计算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b、c各点的电位值。

(8分)c2、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U S1=120V,U S2=130V,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1、I2、I3。

(9分)3、用回路电流法求下图中的电流I。

(9分)1Ω4、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8分)─j4Ω参考答案:得分 阅卷人复核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电路一般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 电流 。

3、电场力驱使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所做的功定义为这两点间的 电压 。

4、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 产生(或发出) 功率,该元件为 电源 。

5、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交叉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 网孔 。

6、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视为 短路 ,而电流源视为 开路 。

7、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 最大值 、 频率 和 初相角 。

8、自感系数的单位是 亨利(或毫亨) ,电容量的单位是 法拉(或微法) 。

9、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初相 相同 称为同相,初相位之差为 180°(或π) 称为反相。

10、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有 星(或Y ) 形和 三角(或△) 形两种,但无论是何种连接方式,三相有功功率计算公式都是 ϕcos 3l l I U P = 。

得分 阅卷人复核人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B 、一定为负值C 、可正可负D 、不能确定正负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C )。

A 、6VB 、0VC 、-6VD 、14V 3、当10只8Ω的电阻并联在一起时,其等效电阻是( D )。

A 、80Ω B 、18Ω C 、1.25Ω D 、0.8Ω4、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A )。

A 、全是90ΩB 、全是10ΩC 、两个90Ω一个30ΩD 、两个30Ω一个90Ω 5、在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不适用于( D )的计算。

A 、电压B 、电流C 、电动势D 、功率6、已知下列左图中的U S1 = 4 V ,U S2 = 2 V 。

用右图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左图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 S 为( C )。

A 、4 VB 、 -2 VC 、2 VD 、6V图 1图 2U S1U SU S2BAAB +++7、已知正弦交流电流i =100πcos(100πt +φ)A ,则电流的有效值为(C )A 。

A 、70.7B 、100C 、70.7πD 、100π8、在R 、L 、C 串联正弦电路中,若电阻上电压为9V ,电感上电压为30V ,电容上电压为18V ,则电路的总电压U 为( B )。

A 、57VB 、15VC 、21VD 、3V9、已知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U=200V ,I=10A ,有功功率P=1000W ,则电路中无功功率为( C )。

A 、866Var B 、1000Var C 、1732Var D 、2000Var 10、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为250V ,线电流为400A ,则三相电源的视在功率是( D )。

A 、100KV AB 、519KV AC 、30KV AD 、173KV A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两个理想电压源电压分别为6V和9V,极性相同并联,其等效电压为15V。

(×)2、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3、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4、基尔霍夫定律只适用于直流电路。

(×)5、节点电压法的互电导符号恒取负。

(√)6、u=5cos(20t+30°)V与i=7cos(30t+10°)A的相位差为20°。

(×)7、电能就是电功,它的单位是"瓦特"。

(×)8、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可以表明最大值与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9、纯电感电路既消耗有功功率又消耗无功功率。

(×)10、三相Y形对称电路中,相电压相位超前对应的线电压30°。

(×)四、简答(每小题4分,共16分):3、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基本内容。

答: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基本内容:对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或任一闭合面,流入(或流出)该节点(或闭合面)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基本内容:对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2分)4、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2分)此电压源的激励电压等于该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等值内阻为该有源一端口网络内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端电阻。

(2分)3、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答:(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一是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率;(1分)二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的电压和功率损耗。

(1分)(2)提高功率因数的常用方法: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

(2分)4、三相交流供电与单相供电方式相比,其主要优点有哪些?答:三相交流供电的主要优点有:(1)发电方面比单相电源可提高功率50%;(1分)(2)输电方面比单相输电节省钢材25%;(1分)(3)在配电方面,三相变压器比单相变压器经济且便于接入负载;(1分)(4)三相负荷如三相交流电动机比单相交流电机的性能更好,经济效益更高。

(1分)五、计算(共34分):1、电路如图所示,c点接地,计算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b、c各点的电位值。

(8分)c解:(1)S 断开时,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0,I=0,(1分)U a =10V , U b =-6+10=4V , U c =0V ;(3分) (2)S 闭合时,I=2A ,(1分)U a =2×2+10=14V , U b =-6+U a =-6+14=8V , U c =0V 。

(3分)2、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U S1=120V ,U S2=130V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 1、I 2、I 3。

(9分)解:根据KCL 和KVL 定律,列方程组:I 1+I 2-I 3=0(2分)-U s1+10I 1+10I 3=0(2分) -U s2+2I 2+10I 3=0(2分)解方程组得:I 1=1A ,I 2=10A ,I 3=11A (3分)3、用回路电流法求下图中的电流I 。

(9分)1Ω解:选取回路电流I 11、I 12如图中所示,列方程组:⎪⎩⎪⎨⎧==+++-=-+11111211121122)114(4124)42(IU U I I I I ;(4分) 解得:I 11=18A ,I 12=24A 。

(3分)所以,支路电流I =I 11-I 12=18-24=-6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