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文 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
ZY000001
英文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开课院系 经济学系 学分 3
总学时 51
讲课学时 51 实验学时 0
适用专业 经济学 撰写人 孙永平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
课程简介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
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通过学习,一方面,学
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
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
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本课程的学习可以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经济学功
底。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2、课程主要内容:
消费理论:包括预算、偏好、效用、选择、需求、显示偏好理论、
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与均衡,共20学时;
厂商理论:包括技术、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厂
商供给、行业供给、垄断、垄断行为、要素市场、寡头垄断,共22
学时;
福利经济学,包括交换、生产、福利,共4学时;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对称信息,共5学时。
教材及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 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参考资料:
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