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说明1.2 项目概况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可行性依据第二章客源市场分析2.1市场定位2.2 客源预测第三章建设条件3.1 气象3.2 配套条件第四章建设方案4.1 滑雪场建设技术指标参考4.2 建设原则4.3 建设规模及投资方案4.4 项目综合能耗方案设计4.5 项目投资构成方案设计4.6 项目实施规划4.7 建设工期第五章公用工程及环境保护规划5.1 公用工程5.2 环境保护第六章6.1 劳动保护6.2安全保护第七章项目管理和组织定员7.1 项目管理7.2 组织设置原则7.3 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7.4 劳动组织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8.2 项目资金筹措8.3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计划第九章财务效益分析和评价9.1 财务效益评价的范围和依据9.2 项目的评价计算期、基准收益率和达到的经营规模期9.3 经营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9.4 营业成本费用估算9.5 财务效益分析9.6 不确定分析9.7 经济效益评价结论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10.1 结论10.2 建议第一章总论1.1项目说明1.1.1项目名称:**滑雪场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省**县**镇**村1.1.3建设内容:滑雪场基础设施及相应服务设施1.1.4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1.1.5项目总负责人:刘春波1.1.6法人代表人:刘靖1.1.7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区环境条件1.地理概况**县**镇地处长白县中西部沿岗一带,距县城所在地长白镇123公里,位于东经127°19′20″~127°40′12″,北纬40°37′32″~41°29′16″。

东与十二道沟镇十三道沟留守处为界,西靠八道沟镇,南与十二道沟镇毗邻,北与新房子镇接壤,东西长40公里。

规划区位于**省**县**镇**村。

规划区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约1.2公里,可控制规划面积1200亩,规划区内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相对高差210多米。

2.地形地貌**村最高海拔为1000米,最低海拔为935米。

规划面积内山体坡面稳定,土壤侵蚀轻微。

山坡倾斜度除局部地区稍陡,其余大部分较缓,优势坡面南北向。

坡面受水流冲刷较小,没有滑坡现象,冲沟较小,不存在裸露的岩屑坡,从海拔约1072米处以下都是当地农民的夏季人工种植的耕地。

3.水文规划区内有两处泉眼的出露带,但目前尚未探明是否可以打出较大出水量。

距离规划区以西约400米处是**村的出水点,年出水约90余万立方米。

地下水。

规划区河道切割较深,地下水大部分通过河道、群泉流出。

经多年实测,累计每年1、2、11、12月份4个月流量,平均径流模数为17.83万立方/平方公里。

经化验水质无污染,均属一等水。

4.气象气候属东北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长白山及东南季风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明显。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炎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跃,气候多变。

年平均气温2—4℃,年均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年平均积温2000—2300℃,年平均降水量750—850毫米,无霜期110天左右。

主要是冬季的固态降水(降雪)。

规划区与**镇距离21公里,因此气温气候与**镇基本相同,冬季积雪洁白干净,积雪深度较厚,持续时间长,冬季雪白的风景极为优美。

积雪初日最早在10月20日左右,最晚11月10日左右。

积雪终日最早3月28日,最晚4月15日左右。

积雪日最多170余天,最少120余天。

积雪深度大于30厘米的日数最多80天左右,最少零天。

1.2.2社会经济条件1.人文经济**村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圣地。

全村居民123余户,约289人口,人均年收入较低,以汉族、朝鲜族为主。

主要以种植为主,主产玉米。

冬季大多数农民在家闲居。

规划区建成运营后,可以为农民提供约50余个工作岗位,农民可以从事当地特色的餐饮业、旅店业和其他相关行业获得经济收入。

这对于居住在这里以农耕为主的当地农民来说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会对农民生活、文化及经济等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2.交通状况规划区的交通具有较大的优势,规划区位于**县西部,距县城63千米,项目所在地的铁路及陆路都十分方便。

距离八道沟镇10公里,八道沟镇是沈长线303国道的重要交通重驱,是通往长白山的重要站点。

同时,八道沟到**村的一路都是山山水水,风景非常优美,尤其在冬季时周边都被大雪覆盖,风景更加迷人。

1.2.3政策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工程咨询的重要业务内容,需要把贯彻“十二五”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可行性研究工作符合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及滑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秉承五大基本要求:第一,从提供投资效益、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技术的先进适用性评价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第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关注投资建设对所涉及人群的生活、生产、教育、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第三,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投资建设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产生的影响;第四,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评价投资建设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第五,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及滑雪场建设项目投资建设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3项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1.3.1**村冬季降雪雪质松散,厚重,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能使很多滑雪爱好者们趋之若鹜,是建立滑雪场的最佳选地;加之**村冬季环境优美,让滑雪场如一个温暖的港湾,给每一个滑雪者以呵护。

1.3.2旅游娱乐业是一项经济效益高、低污染、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的新兴行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是本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据有关资料报道,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相关行业就可以增加6.7元收入,旅游行业每增加1名就业,相关行业就可增加5个人就业。

开展冬季旅游,这样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又拉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

以抚松县万达长白山国际滑雪场为例,利用有利的天然气候、人文地理等条件建立,促进当地劳动就业,推广参乡之称的抚松县文化,大力推动抚松县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3.3因海拔气候的限制**村农耕期较段,农民在农闲时依靠副业提高微薄的收入,大多数农户每年的平均收入是8000元,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因此利用**村的气候与地理优势,开发当地旅游资源能够迅速推动**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1.4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卫生法》;2、**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3、**省《旅游管理条例》、《旅游发展与布局规划》;4、**省白山市《旅游发展规划》;5、国家和**省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要求和规定。

第二章客源市场分析2.1市场定位根据本项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定位,主要为游客提供滑雪及其他娱乐、职业培训、赛事接待等服务项目,经分析主要客源为省内及白山市周边地区的大众消费。

2.2客源预测根据目前的滑雪市场的增长情况来看2014年可能将达到18—20万以上的人次,而目前**村滑雪场建设速度可能不会跟得上,因此2014年**村滑雪场的接待规模将会达到35000人次以上,具体分布如下:从2014年11月20日—2015年3月20日,大约120天的营业期,根据气温可能将缩短10天或延长10天,在这120天当中,有17天是周六,17天是周日,另外加春节和元旦将有8天左右的假期,按照周六800人次/天、周日400人次/天、春节六天2000人次/天,剩余两天600人次/天计算,滑雪期的节假日接待总数就达33600人次,其余的95天按照150人次/天计算,有14250人次,则全年总接待人数为47850人次。

第三章建设条件3.1气象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有关气象资料,**镇极端最高温度32.1℃,极端最低温度—38.5℃,年平均温度6.4℃,冬季最大风速12米/秒,春季最大风速16米/秒,夏季平均风速5.1米/秒;年平均降水量436毫米,1日最大降水量57.7毫米;最大积雪深度48厘米,最大冻土深度133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

3.2配套条件3.2.1给水自来水管道接口与项目区连接, 计划增容(改造)给水管道Ф250一300供水管道,500立方米消防水池2个。

3.2.2排水该地段城市排水管道已完成改造,场地内设Ф300排水管道1条,可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3.2.3供热拟在项目区建设10吨容量锅炉房一座,为本项目供热提供保障。

3.2.4供电项目用电依赖城市供电线路,可就近架设引入,计划新增容量1500KVA。

3.2.5通讯项目区通讯条件十分优越。

第四章建设方案4.1滑雪场建设技术指标参考4.2建设原则以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和高起点为原则,滑雪场设计以现代设计为依托,为该项目的运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4.3建设规模及投资方案项目区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用地 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方案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