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海口市永兴中学2015-2016年第三次月考化学测试题解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O~1 6 C~12 C1~35.5班级姓名座位号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铜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制锅B.塑造铜像C.制造电线D.制硫酸铜2..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A.MgB.AlC.ZnD.Ag3.互联网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4.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X>Y>ZC.Y>X>ZD.Y>Z>X5.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空气B.用铁制品盛装食醋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涂油6.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4Fe+3O2点燃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7.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纯碱(Na2CO3)B.碳酸(H2CO3)C.氢氧化钠(NaOH)D.生石灰(CaO)8.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味精C.蔗糖D.花生油9.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水分B、加入硝酸钾C、降低温度 D 加入水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它的涵义是()A、20℃时,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溶液中溶解氯化钠36g恰好达到饱和C、20℃时,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36g恰好达到饱和D、20℃时,100g溶液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11.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通常不使用的仪器是:()A.玻璃棒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1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20℃时将20克食盐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70克B.69克C.68克D.67克13.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14.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铁,充分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

过滤,向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固体中一定含有锌②固体中一定没有铜③固体中一定含有铁④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锌⑤溶质中一定没有氯化亚铁⑥溶质中肯定没有氯化铜A.①③④⑤ B. ②④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⑵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⑶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氯化铵(填“>”、“==”或“<”)。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H2HCl气体通过NaC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C CO CO2通过灼热的Fe2O3D CaCO3粉末KCl 加水溶解、边滤、蒸干溶解度/g温度/℃硝酸钾4070O氯化铵60t10 3016. 右图为高炉炼铁的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可归纳出: ⑴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⑵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7. 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回答: (I)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

(2)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g ,需要这种浓盐酸 g ; (3)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6%, 原因是 ;(4)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符号表示)。

18.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 4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在5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60 gNH 4Cl ,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8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0分)19.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4分)20.请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四项措施。

(6分)四、实验题(共12分)21.下面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 ABCDE ② BDCEA ③DBCAE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 22.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斌舒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I 、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1)对照实验l 、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 ;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

[拓展探究](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五.计算题(共10分)23. 50g 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初中化学方程式(部分)一、 氧气的性质:( 1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 2 点燃 2MgO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出渣口热空气3CO+Fe 2O 3点燃2Fe + 3CO 2 开始生成生铁 形成炉渣 2CO 2 + C2COC + O 2 点燃CO 2出铁口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HCI 质量分数36%密度l .189/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 2 点燃2P 2 O 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2CO( 2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2CO 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CO 2 + 2H 2 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 H 5 OH + 3O 2 点燃2CO 2 + 3H 2 O( 3 )氧气的来源:13 .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 2 ↑14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K2MnO 4 + MnO 2 +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1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 2 O 2 MnO2 2H 2 O+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 2 O 通电2H 2 ↑+ O 2 ↑17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 O == Ca(OH) 218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 O + CO 2 ==H 2 CO 3三、质量守恒定律:19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20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Cu + H 2 O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 )碳的化学性质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 2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 O 3 高温4Fe + 3CO 2 ↑( 2 )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 .煤炉的底层:C + O 2 点燃CO 227 .煤炉的中层:CO 2 + C 高温2CO28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 2 点燃2CO 2( 3 )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30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 CO 3 == H 2 O + CO 2 ↑31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 O + CO 2 == H 2 CO 332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 3 高温CaO + CO 2 ↑33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4 )一氧化碳的性质:3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 235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 2 点燃2CO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