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
______
_______
_试场号___
_______
____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线
◆
◆
◆◆◆◆◆
◆◆◆
◆
◆◆◆
◆◆◆
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大题,总分60分, 一、单项选择(2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栏相应题号的下方)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采,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③是一种无色气体;④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B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C .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D .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 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 NaCl 固体时,左盘放15g 砝码,游码调至0.5g 处 C .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 D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来,表示仪器洗涤干净 5.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 6.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7.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8.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不合理的是( ) A .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 .生活、生产中燃烧煤碳
C .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 .机动车排放尾气
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
燃烧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
气
解释集气瓶中的
水:
吸收放出的
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
变化得出O2体
积
集气瓶中的
水:
冷却溅落融熔
物,防止集气
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
的空气排净,后便
于观察H2何时收
集满
10.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
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
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共34分)
.11.(2分)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12.(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加强热条件下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13.(4分)用胶头滴管从试剂瓶中取溶液缓慢滴入试管中,其操作若分四步完成,具体是:(1)捏紧胶头,将滴管插入溶液中;
(2);(3);
(4)。
14.(共6分)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
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正确地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请你根据右图所示写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两圆重叠区域)和不同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1);
(2);
(3)。
16.(10分)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
等。
在较低温度下和少量催化剂(如MnO2)条
件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右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d、;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
可采用上面的哪种发生装置?
(填序号),主要理由
是。
(3)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并不能人为控制其速度。
如果稍改变你所选择的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的速度。
请从右图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它更换原装置
的 。
控制反应速度的原理
是: 。
(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
热制取甲烷气体。
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从图1A 、B 、C 中选择),可采用 或 收集。
三、(6分)
17.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
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
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
物质燃烧形成的。
②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 。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③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 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初中化学试卷
灿若寒星 制作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