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的引路人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颗“怪味豆”,酸甜苦辣应有尽有,但也其乐无穷的。
看到学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常常有喜悦萦绕于心,变为丰富的精神财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呢?我认为: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教育心理学表明,任何人都有自尊和希望他人尊重的要求,自尊心人人有之,不容许别人歧视和悔辱,有正当自尊心的人,才会自爱、自重,检点自己的行为。
可以说,自尊心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动力。
因此在批评教育时,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错误行为都不能侮辱其人格,必须注意无休止的重提学生过去的错误,告状家长,或者讽刺挖苦甚至谩骂,都容易激怒学生,使之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另外批评教育应特别重视尊重学生。
比如,在师生对话时,应尽量尊重对方的陈述,即使明知是谎言也不要立即纠正,应主动提供一些“线索”巧妙地帮助对方纠正“记忆错误”,引导学生自觉完整地陈述自己的错误。
因为他们一般好胜心强,总希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信任,希望老师把他当成人看待,有事和他们共同善量,并希望和他们交朋友。
教师如果能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相对待,以理服人,循循善诱使学生确信感到自己是活动中的主人,那么他们就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道出了“身教重于言教”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管理专家,一个班级的形象也就是一个班主任的形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班主任就会有不同的班风班貌。
比如升国旗班主任的态度和站立姿势便代表了整个班级的态度和姿式,所有的大道理都不用讲,从你深情、庄重、专注的注目礼中学生就能学到一些书本中找不到的东西。
高尔基说过:“凡是哪怕一点点约束,也都将促成高尚。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要远比在家的时间长,作为班主任,一言一行都将可能在品德、礼仪、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他们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的一把尺子,一盏明灯,一面镜子。
人们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班主任工作的艰苦与神圣正体现于此。
三、走近学生,把握好教育的契机
作为班主任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关心和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不但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而且还要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因为只有心灵的碰撞,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掌握塑造灵魂的艺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是有的瑕疵较多但只要教师精心雕刻,下刀得法,都会闪光露彩的。
”一语道出教育的诀窍:把握教育的契机。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又是学校最基层的领导者,只有师生心灵相通,思想共鸣,只有班主任和学生携起手来,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核心,起到良好的作用。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
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健康和谐关系,对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树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班主任应抱有一种父爱的严、友爱的义、师爱的诚,做好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