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滑升模板施工(建工)
④ 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在提升架的上部设置钢筋定位架, 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⑤ 双层配筋的墙体结构,双层钢筋之间绑扎后应用拉 结筋定位。
⑥ 支承杆作为结构受力筋时,其设计强度宜降低~, 接头的焊接质量必须与钢筋等强。
⑦ 梁的横向钢筋可采取边滑升边绑扎的方法,为便于 绑扎,可将箍筋做成上部开口的形式,待水平钢筋 穿入就位后再将上口封闭扎牢。
滑升模板的构造与组成
滑升模板施工工艺
本
章
内
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容
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End
滑升模板的构造与组成
滑模装置主要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
提升机具系统三部分,如图所示。
模板系统
模板
模板按其材料不同有钢模板、木模板、钢木组合
模板等,一般以钢模板为主。
钢模板可采用厚的钢板冷压成型,或用厚的钢板
在支承杆下面接长在支承杆顶端滑过千斤顶上卡头
后,从千斤顶上部将接长支承杆插入千斤顶,使新 插入的支承杆顶实原有支承杆顶面,待支承杆接头 从千斤顶下面滑出后,立即将接头四周点焊固定。
在千斤顶上面接长接长的方法有榫接、剖口焊接和
丝扣连接,如图所示。
() 液压控制装置:又称液压控制台,是提升系统
平台上对应处设一激光靶,激光靶可用毛玻璃或在 玻璃上附一层描图纸,绘十字线和同心圆环线,这 样就可在操作平台上通过激光靶直接测出垂直偏差 的方向和数值。
当检查出垂直偏差较大时,要查明原因,及时纠偏。常用 的纠偏方法有平台倾斜调整法、施加外力调整法等。
() ()
这是利用撑杆顶轮来强制纠正建筑物倾斜的方法,如图所 示。
() 浇筑混凝土时,应合理地划分区段,使浇筑时间大
致相等。 浇筑时,应严格执行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均匀交
圈的方法,使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基本保持 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均匀地变换浇筑 方向。
模板的滑升
() 初浇混凝土高度达到~,并且对滑模装置和混凝
土的凝结状态进行检查,从初浇开始,经过后, 即可进行试滑,此时将全部千斤顶升起~(~个 千斤顶行程)。 试滑的目的是观察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判断混凝 土能否脱模,提升时间是否适宜等。
运至现场除锈刷漆。 ⑥ 滑模的组装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每道工序必须
有专人负责。
() ① 搭设临时组装平台,安装垂直运输设施。 ② 安装提升架。 ③ 安装围圈(先安装内围圈,后安装外围圈),调整倾
斜度。 ④ 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水平钢筋,安设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胎模,对工具式支承杆套管下 端进行包扎。 ⑤ 安装模板,宜先安装角模后安装其他模板;
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台)和油路等。
提升机具系统的工作原理:由电动机带动高压油泵,
将油液通过换向阀、分油器、截止阀及管路输送给 各千斤顶,在不断供油回油的过程中使千斤顶的活 塞不断地被压缩、复位,通过千斤顶在支承杆上爬 升而使模板装置向上滑升。液压控制装置原理图如 图所示。
() 液压千斤顶又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其中心
液压滑升模板施工
本章内容:液压滑升模板的构造与组成,滑升模板施工
工艺,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质量要求及安 全技术等。
学习要求: 要了解滑升模板的构造与组成,了解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的爬升原理。
掌握滑升模板的施工工艺,了解滑升模板的组装。 掌握滑模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掌握滑模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技术。
穿支承杆,在给千斤顶供油和回油的周期性作用 下向上滑升。钢珠式液压千斤顶的构造及顶升过 程如图所示。
() 支承杆的直径要与所选的千斤顶的要求相适应。 为节约钢材,采用加套管的工具式支承杆时,应在
支承杆外侧加设内径比支承杆直径大的套管,套 管的上端与提升架横梁的底部固定,套管的下端 与模板底平,套管外径最好做成上大下小的锥度, 以减小滑升时的摩阻力。工具式支承杆的底部一 般用钢靴或套管支承。工具式支承杆的套管和钢 靴如图所示。
③ 如支承杆间距较大,撤换支承杆前,应对模板的纵 向刚度进行检查,若纵向刚度不足,应采取加强 措施。
④ 当钢筋混凝土梁下层支承杆回收后,上层支承杆仍 需保留使用时,下层应进行临时支撑。
⑤ 工具式支承杆的回收,可在滑模施工结束后一次拔 出,也可在中途停歇时分批拔出。分批拔出时, 应按实际荷载确定每批拔出的数量,并不得超过 总数的。墙板结构中,内外墙交接处的支承杆不 宜拔出。
滑模施工
滑模组装完毕并经检合格后,即可进入滑
模施工阶段。滑升模板施工程序如图所示。
钢筋和预埋件
① 横向钢筋的长度不宜大于。竖向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时, 其长度不宜大于,一般与楼层高度一致。
② 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及模板的滑升速度相配合, 在绑扎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以免发生差错。
③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 绑扎好的横向钢筋作为后续钢筋绑扎时参考。
表 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
内容 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
围圈位置偏差
水平方 垂直方向
提升架的垂直偏差
平面内 平面外
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偏差
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的偏差
上口 下口
千斤顶安装位置的偏差
提升架平面内 提升架平面外
圆模直径、方模边长的偏差
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
允许偏 差()
先滑墙体,楼板跟随施工法
()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键连接。如图所示。
()楼板模板的支设方法 在已滑升浇筑完的梁或墙的楼板位置上,利用钢
销作临时支承支设模板,逐层从下至上施工。亦可利 用多立柱的方法支设楼板模板。
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法
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是将墙体连续滑升到 顶或滑升至层作为一个降模施工层,在底层按每个 房间组装好模板,用卷扬机或其他提升工具将模板 提升至所需位置,再用吊杆悬吊在墙体预留孔洞中 的横梁上并调整好标高后,即可进行该层楼板的施 工。
⑥ 安装操作平台的桁架、支撑和平台铺板。 ⑦ 安装外操作平台的支架、铺板和安全栏杆等。 ⑧ 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垂直运输系统及水、电、通讯、
信号、精度控制和观察装置,并分别进行编号、检 查和试验。 ⑨ 在液压系统试验合格后,插入支承杆。 ⑩ 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挂安全网;在地面或横向结构 面上组装滑模装置时,应待模板滑升至适当高度后, 再安装内外吊脚手架。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如 表所示。
——每个浇筑层厚度,。
——混凝土浇满后,其表面距模板上口的距
离,取 。
——混凝土达到出模强度所需时间,。
() 当模板滑升至距建筑物顶部左右时,应放慢提
升速度,在距建筑物顶部标高以前,随浇筑随做好 抄平、找正工作,以保证最后一层混凝土均匀交圈, 确保顶部标高及位置准确。
滑模施工的精度控制
水平度的观测与控制
对较小的预留孔洞,可先按孔洞的尺寸及形状, 用钢材、木材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制成空心或实心 的胎模放于设计需留孔洞的位置。
变截面的处理
墙体变截面处理
() () ()
上述两种方法的模板空滑高度较大,支承杆脱空 长度也较大,需要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处理。为此,可 采取二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
水、用电线路,理直钢筋等。
③ 按布置图的要求,在组装现场弹出建筑物的轴线及 模板、围圈、提升架、支承杆、平台桁架等构件的 中心线。同时在建筑物的基底及其附近,设置观测 垂直偏差的中心桩或控制桩以及一定数量的标高控 制点。
④ 准备好测量仪器及组装工具等。 ⑤ 模板、围圈、提升架、桁架、支承杆、连接螺栓等
⑧ 预埋件的留设位置、数量、型号必须准确。
混凝土施工
() 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所要求
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外,尚应满足滑模施工的要 求。 ()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出模强度的控制
为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摩阻力,保证出模混凝 土的质量,必须根据滑升速度等控制混凝土的凝结 时间,使出模混凝土达到最优出模强度。
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主操作平台、外挑操作
平台、吊脚手架等。在施工需要时,还可设置上 辅助平台。它是供材料、工具、设备堆放和施工 人员进行操作的场所,如图所示。
主操作平台
主操作平台既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的场所,
也是材料、工具、设备堆放的场所。
故操作平台的设计,要考虑既能揭盖方便,结构
门窗洞口及孔洞的留设
() 框模法是门、窗后塞口预留洞口的方法。安装时,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放置,并与结构构件内的钢筋连接 固定,如图所示。 ()
当预留孔洞较大或不设门窗时,可采用在孔洞位 置滑模中设置堵头板的方法。
() 当利用工程的门窗框作框模,随滑随安装时,在
门窗框的两侧及顶部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板。 ()
() 正常滑升阶段是滑升模板施工的主要阶段。 正常滑升的初期提升速度应稍慢于混凝土的浇筑速
度,以便入模混凝土的高度能逐步接近模板上口。 当混凝土距模板上口~时,即可按正常速度提升。
当支承杆无失稳可能时,模板的滑升速度可按下式计
算:(式)
V H ha T
——模板滑升速度,。
——模板高度,。
柱子变截面处理
图所示为柱子变截面示意图。
水平结构施工
逐层封闭法
这种施工方法是滑模施工一层墙体,随即进行梁、 板等结构的施工,如此逐层进行 。
为保证滑模装置的稳定,当楼板为双向板时,则 内外模板均需脱空。此时,电梯井、楼梯间部分内侧 模板,以及建筑物的外墙外侧模板的下端,包括提升 架立柱至少加长到使其模板与墙体接触部分的高度在 以上而与墙体嵌固。如图所示。
压力和冲击力而产生的向外变形,承受作用在整个模 板和操作平台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千斤顶。 同时,提升架又是安装千斤顶,连接模板、围圈以及 操作平台形成整体的主要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