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升模板施工

滑升模板施工

12 筒体结构滑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12.1一般规定12.1.1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变直径或不变直径、变截面或不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滑模施工。

12.1.2 滑模用的支撑杆采用圆钢或钢管作为支撑杆。

12.1.3根据每步混凝土量的大小,混凝土的垂直运输设备可采用龙门架、塔吊或混凝土输送泵。

12.1.4 混凝土表面应原浆收面,不宜抹素浆,混凝土外表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12.1.5 各工序、各工种应协同工作,保证滑升模板正常作业。

12.2施工准备12.2.1技术准备(1)滑模装置主要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提升系统以及施工精度控制系统和水、电配套系统等;应依据不同结构形式分别设计制作。

1)模板系统a 模板模板可分为内外固定模板、抽拔模板、收分模板等。

烟囱等圆锥形变截面工程,模板在滑升过程中主要按照设计要求的斜度及壁厚,不断调整内外模板的直径,使收分模板与活动模板的重叠部分逐渐增加,当收分模板与活动模板完全重叠且其边缘与另一块模板搭接时,即可拆去重叠的活动模板。

收分模板必须沿圆周对称成双布置,每对的收分方向应相反。

收分模板的搭接边必须严密,不得有间隙,以免漏浆。

筒仓结构的暗柱或门柱突出仓壁时,柱的阴阳角处宜采用定型角模,易固定牢固。

模板可采用钢材、木材、钢木混合或胶合板等材料制成。

钢模板的面板厚度宜采用2.5~3mm。

也可采用通用性强的定型钢模板。

模板高度宜为900-1200mm,对等直径筒壁结构高度宜为1200-1500mm,宽度宜为100-500mm,也可采用弧形带肋定形模板。

模板应具有通用性、装拆方便和足够的刚度,且四角方正、板面平整、无卷边、翘曲、孔洞及毛刺等。

b 围圈围圈的设置,根据建筑物需要的结构形状,通常设置上下各一道闭合式围圈,其间距一般控制为450~750mm,上围圈距模板上口的距离不宜大于250mm,围圈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其截面应根据荷载大小由计算确定。

模板与围圈的连接,一般采用挂在围圈上的方式,当采用横卧式工字钢作为围圈时,可用双爪钩将模板与围圈钩牢,并用顶紧螺栓调节位置。

对于变截面、变直径的筒体结构工程,由于收分、收径的需要需设计成由固定围圈、活动围圈两种围圈组合而成的组合围圈。

模板与围圈的连接如图(图12.2.1-1)c 提升架提升架又称作千斤顶架。

它是安装千斤顶并与围圈、模板连接成整体的主要构件。

提升架的构造形式一般可分为单横梁“门”形,双横梁的“开”形。

(图12.2.1-2)提升架宜用钢材制作,可采用单横梁“Π”形架、双横梁的“开”形架或单立柱的“Г”形架。

提升架的横梁与立柱必须刚性连接,两者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立柱下端的侧向变形应不大于2mm。

提升架的横梁底部至模板上口的净高度:采用Φ25圆钢支承杆时宜为400~500mm,采用Φ48×3.5钢管支承杆时宜为500~900mm。

用于变截面结构的提升架,其立柱上应设有调整内外模板间距和倾斜度的装置,一般设围圈可伸缩、水平调节丝杠。

当采用工具式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内时,应在提升架横梁下设置内径比支撑杆直径大2~5mm的套管,其长度应达到模板下缘。

当采用工具式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外时,提升架横梁相应加长,支撑杆中心线距模板距离应大于50mm。

2)操作平台系统a 操作平台滑模的操作平台按结构形式不同,操作平台的平面可组装成内外悬挑平台、整体平台两种(图12.2.1-3)、(图12.2.1-4)。

操作平台分为主操作平台和上辅助平台(料台)两种,一般只设置主操作平台。

主操作平台一般分为内操作平台和外操作平台两部分。

整体平台的内操作平台通常由承重桁架(或梁)与平台铺板组成,承重桁架(或梁)的两端可支承于提升架的立柱上,当操作平台的桁架(或梁)支承于围圈上时,必须在支撑处设置支托或支架;外操作平台通常由支承于提升架外立柱的三角挑架与平台铺板组成,外挑宽度一般在1000~1800mm,在其外侧需设置防护栏杆及安全网。

柔性平台内外均为挑平台,在其内侧各提升架对称辐设拉结中心圆盘(图12.2.1-5)。

操作平台的桁架(或梁)、三角挑架及平台铺板等主要构件,需按其跨度和实际荷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当桁架的跨度较大时,桁架间应设水平和垂直支撑。

当利用操作平台作为现浇顶板模板时,除应按实际荷载对操作平台进行验算外,尚应考虑与提升架脱离的措施。

b 吊脚手架吊脚手架又称下辅助平台或吊架。

主要用于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模板的检修和拆卸、混凝土表面修饰和浇水养护等工作。

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内、外吊脚手架。

内吊脚手架可挂在提升架和操作平台桁架上,外吊脚手架可挂在提升架和外挑三脚架上,见(图12.2.1-3)、(图12.2.1-4)。

吊脚手架铺板宽度宜为500~800mm,钢吊杆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吊杆螺栓必须采用双螺帽。

也可采用钢管吊脚手架,上部与平台桁架连接及下部小横杆必须采用双十字扣件锁紧。

吊脚手架的双侧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应满挂安全网。

3)提升系统提升系统主要由支撑杆、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和油路等部分组成。

a 支承杆支承杆应用一定强度的圆钢或钢管制作,使支承杆不产生压屈变形。

目前通常使用的额定起重量为3t的滚珠式卡具液压千斤顶,其支承杆一般采用直径25mm的Q235圆钢制作;额定起重量6t的滚珠式卡具液压千斤顶,其支承杆一般采用Φ48×3.5mm的钢管制作。

如使用楔块式卡具液压千斤顶时,亦可用Φ25~Φ28的螺纹钢筋作支撑杆使用。

为了节约钢材用量,应尽可能采用钢管支承杆。

支承杆直径应与千斤顶的要求相适应,长度宜为3~6m。

支承杆的连接方法常用的有三种:丝扣连接、榫接和剖口焊接(图12.2.1-6)。

支承杆的接头部位必须处理平整,保证千斤顶滑升顺利通过。

当液压千斤顶脱空时,其全部荷载将由千斤顶承担,在进行千斤顶数量及围檩强度设计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为防止支承杆失稳,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直径25mm圆钢支承杆的允许托空长度见表12.2.1-1。

Φ25支承杆允许脱空长度表12.2.1-1支承杆荷载P(Kn) 10 12 15 20允许脱空长度L(cm) 152 134 115 94注:允许托空长度L,系指千斤顶下卡头至混凝土上表面的允许距离,它等于千斤顶下卡头至模板的一次提升高度。

Φ48×3.5mm的钢管支承杆适用于较大直径筒仓结构的滑模施工。

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对Φ48×3.5mm钢管支承杆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和荷载-变形曲线分析,在滑模施工中,当采用Φ48×3.5mm作支承杆且处于混凝土体外时,其最大脱空长度不能超过2.5m(采用60KN的大吨位千斤顶工作起重量为30KN),最好控制在2.4m以内,此时支承杆的稳定性是可靠的。

当超过允许脱空长度或顶升钢结构脱空时,一般提前在混凝土中预埋Φ25或Φ28的螺纹钢筋,埋深≥500mm,且不应少于2根,脱空过程中及时与支承杆焊接形成三角体系,焊接三角竖向间距不得大于500mm,加强支承杆的刚度(图12.2.1-7)。

b 液压千斤顶滑模用千斤顶型号主要有滚珠卡具GYD-35型、GSD-35型、GYD-60型和楔块卡具QYD-35型、QYD-60型、QYD-100型、松卡式SQD-90-35型和混合式QGYD-60型等型号。

额定起重量为30~100KN。

液压千斤顶使用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耐油压12MPa以上,每次持压5min,重复三次,各密封处无渗漏;卡头锁固牢靠,放松灵活;在1.2倍额定荷载作用下,卡头锁固时的回降量,滚珠式不大于5mm,卡块式不大于3mm;同一批组装的千斤顶,在相同荷载的作用下,其形成应接近一致,用行程调整帽调整后,形成差不得大于2mm,超标的不得使用。

c 液压控制台液压控制台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中心,液压控制台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和自动控制等形式。

常用型号有HYS-36、HY-56以及HY-72型等。

液压控制台的选型及数量配置,应综合考虑千斤顶数量、油路长度、给回油时间、油箱容量(必要时自加副油箱)、液压控制台公称流量等因素。

千斤顶油路布置应力争每个千斤顶到液压控制台的油路长度基本一致,而且每条油路供油的千斤顶数量基本相等,以利于千斤顶同步提升。

液压控制台基本参数见表12.2.1-2液压控制台基本参数表表12.2.1-2项目单位基本参数HYS-36 HY-56 HY-72公称流量 L/min 36 56 72额定工作压力 MPa 8配套千斤顶数量只 60 180 250控制方式 HY HY HY外形尺寸 mm 850×640×1090 950×750×1200 1100×1000×1200整机重量 kg 280 400 620注:1.配套千斤顶数量是额定起重量为3t滚珠式千斤顶的基本数量,如配件其他型号千斤顶,其数量可酌情增加。

2.控制方式:HY—具有自控制和手控制功能。

d 油路系统油路系统主要包括油管、管接头、液压分配器和截止阀等元、器件。

油管应采用高压耐油胶管或金属管,其耐压力不得低于25MPa。

主油管内径不得小于16mm,二级分油管内径为10~16mm,连接千斤顶的油管内径宜为6~10mm。

油管接头、针形阀的耐压力和通径应与输油管相适应。

油管布设应坚持主油管、二级分油管长度均匀的原则,使油压传递过程中千斤顶基本同步启动。

输油管过长应考虑增加液压控制台。

4)施工精度控制系统施工精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提升设备本身的限位调平装置、滑模装置在施工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观测和调整控制措施等。

垂直监测控制点、扭转监测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及传递、选配仪器等测量监测系统。

垂直度观测设备可采用激光铅直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和线锤等,其精度不低于1∕10000。

测量的设置必须稳定可靠,便于测量操作,并应根据结构特征和关键控制部位确定其位置。

5)水、电配套系统水、电配套系统包括动力、照明、信号、通讯以及水泵、管路设施等;避雷针、导线、避雷接地系统。

冬期施工应对水、电配套系统特殊考虑。

(2)根据以上设计图纸及选配要求提出各种构件、机具设备、电气设备的加工计划、需用计划和材料计划等。

(3)编制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选择适用的材料、委托试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含相关曲线参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时,要对向上延伸的泵管固定用脚手架进行荷载和稳定性计算;在平台上设集料斗时,根据集料斗的自重和所装混凝土的重量,考虑设置的部位,并对此部位进行荷载计算,增设千斤顶和支承杆。

12.2.2材料要求(1)滑模装置所用的各种材料均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2)做滑模模板面的钢板宜采用冷轧板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