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乡统筹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城乡统筹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到制定配置标准的操作性;第三,人口密度和交通距离。
益明显,可根据村庄规模的不同,在长远保留
一般而言,县域行政基本可分为“县—乡镇—村庄”三级体系,但 型的中心村重点配置。
许多地区乡镇又可分为中心镇和一般乡集镇,村庄可分为中心村和基层
重点提升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和服务
村,这五个层级是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可考虑的基本层级。
特点的公共设施规划模式。
长期人口集聚的矛盾。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城镇化率看,2000 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36.09%,预测 2020 年我国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不足
城镇化率将达到 55% 至 56%3,这意味着农村人口将从 2000 年的 8.07 亿
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农村 下降到 2020 年 6.38 亿(总人口 14.5 亿),平均减少 20% 左右。
一般镇(乡) ● ● - ○ ● ● ○ ○ ● - ○ ● - - - ○ ●
中心村 - - ● - - ● - - - ● - - ● - - - ●
基层村 - - ● - - ○ - - - ● - - ● - - - ○
为范围,学校规模一般不足 10 个班,300 人, 集,交通也较为发达,依托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对乡村
公共服务的水平。
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乡镇卫生院负
根据住房与建设部公布的《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
数据显示,2007 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 19249 个、乡 15120 个。平均每个镇 疗综合服务,并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
乡服务人口均在 2 万~3 万之间。从规模上看,这正是一些基础公共服务 术指导工作。
联系紧密的村庄群落和片区。
一般而言,中心镇镇区拥有一定数量的
农村地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
非农人口,同时兼顾到周边一般3~4个乡镇,
各层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类别
一般服务人口规模可以达到 3 万~5 万人以
根据以上职能分析,确定县城以下各层级主要公共设施配置如表 3
上,有利于保障部分专业性公共服务设施的 所示。
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不足。
人口密度的降低必然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临界规模和服务半径的矛
以医疗卫生资源为例, 占全国人口近 盾,最突出表现在中小学配置上。由于老龄化的影响,许多地区农村村
70% 的农村人口仅享用了约 20% 的医疗卫生 级小学由于生源不足,办学规模不够,不得不拆并,将农中小学集中于
资源, 2004 年,全国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 乡集镇上,而由此导致的交通距离过长问题,只好通过寄宿制方式解决。
人口规模在 10 万~100 万不等,东部地区县一般在 40 万人以上,县城所 村的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体系难以为继,乡镇
在镇在 5 万~20 万人之间,也是设置综合医院、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设 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日益重要。针对当
施的临界规模。
前许多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非常缺乏,仅
第二,乡村小城镇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基层单位。在城乡 依靠一些简单医疗器械进行诊疗的状况,正
设施类别
主要项目
中心镇
防疫站、卫生监督站
●
医疗设施
医院、卫生院
●
卫生室
-
高中
●
基础教育设施
初中
●
小学
●
图书馆
●
影剧院
●
文化设施
文化站
●
文化室
-
小型体育馆
●
体育设施
室外运动场
●
室外健身场地
-
敬(养)老院
○
福利设施
休疗养院
○
小型超市
●
商业服务
日用杂货店
●
注:●为应设置设施,○为非必要设置,-为一般不设
城乡统筹:城市规划语境下的探索 | ΤΗΕΜΕ 话题
水平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差异较大,在公共服务配置中宜根据地区特
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明显的规模效
点确定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对于东部地区乡镇人口密度较高, 应。规模越大,就越容易配置各类专业化设
可划分为“县—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个层次,西部有 备、器具和人员,服务水平就容易得到保障,
设施单元如小学、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临界点。乡镇同时作为农村生产
再以小学为例,现在城市小学都配备有
生活服务基地,又是各种农村生产服务设施,如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农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200 米塑胶跑道和小
业技术服务站、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的设置地点。
型室内运动馆等,但城市小学规模一般都在
第三,村庄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辅助基层单位。村庄由于人口 18 班,900 人以上,服务人口在 1.5 万~2 万。
城乡统筹:城市规划语境下的探索 | ΤΗΕΜΕ 话题
城乡统筹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陈振华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 生师比分别为 19.15∶1,城市义务教育的师生比例比农村更为合理。农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在公共 村教师整体素质也低于城市,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
运营。仍以乡镇卫生院为例,根据卫生部2008
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考虑因素
年《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一般卫生院承担
第一,县城公共服务设施。不仅考虑县城城区的人口,更要考虑到
常见病的门诊,住院诊治,并对一般疑难病症 服务县域农村人口的需求,这是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不同于地级以上
进行恰当处理,而中心卫生院则可进行上腹 城市的重要特点。
设施方面,政府财政更多集中于城市地区,使 农村为 47%~49%,比城市低了 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
得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与城市具有明 历的教师,农村是 24.34%,比城市低约 38 个百分点。在教育经费方面,
显的差距。
农村中学生数量是城市的4倍,却只享受到国家中学教育经费的38%2。农
寄宿制来解决,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 以中心村为核心配置公共设施。设置中心村时,除了考虑村庄规模以外,
校的教学质量。
应同时考虑村庄间的区位关系和交通联系,选择位于乡村道路完善、区
在乡镇公共设施配置中,中心镇对农村 位适中的村作为中心村,尽可能使中心村和基层村构成一个生产、生活
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尤为重要。
的地区乡集镇人口规模较小,基本位于乡域内中心村内,可划分为“县 否则就会出现专业设备利用率不高,服务水
—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四个层次,即将乡集镇和中心 平上不去的现象。从兼顾服务便捷性和设施
村合并。不同层级对应的服务人口应大致如表 2 所示。
规模的要求出发,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
不同公共服务设置层级的职能分析
规模较小,一般不足于支撑许多公共服务设施的临界规模,如学校、卫 而传统上农村地区小学以服务 3~4 个行政村
表 1 中国主要年份乡村医生、卫生员与农村接生员数统计(2003~2006)单位:人
年份(年)
2003
2004
平均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1.31
1.37
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0.98
这样不仅很难配置这些专业设备,同时专业 地区的服务。但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较为稀疏,在城镇
的老师也很难发挥作用。实行村级小学向乡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仍然非常必要。
镇集中以后,虽然带来了交通问题需要通过
由于基层村规模一般在 1000 人以下,有的甚至低于 600 人,一般应
1.00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7》
表2 农村公共设施配置不同层级一般服务人口规模
县城
人口规模(万)
10~100
中心镇 3~5
44 北京规划建设
一般镇(乡) 1.0~0.3
2005 1.46 1.05
中心村 0.1~0.3
2006 1.53 1.10
基层村 小于0.1
表3 农村公共设施配置一般类别
也仅为 13%,有影剧院的乡镇仅为 16.7%,甚
以县域为单位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至比 1996 年末下降了 16.1 个百分点。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城乡规划难以覆盖所有乡村,这就需要在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较低
当前城乡一体规划中因地制宜建立起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从而指
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服 导城乡规划建设,尤其新农村建设。
平,重点应提高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第一,县城作为农村地区的区域服务核心。县城为连接大中城市和 和服务水平。
农村地区的纽带,主要承担高端公共服务职能,例如高中教育、职业教
以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例,由于县城综
育、医疗服务核心、文化娱乐中心等。我国现有约 2860 个县(县级市), 合医疗机构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基层
部手术,还能开展细菌检验、输血;胆囊、泌
但不同类别公共服务设施又有所不同,例如基础教育,主要是高中、
尿等造影;内窥镜、脑电图检查等。又如文化 初中需要考虑县城就读学生的规模。县城医院规模,一般应按照县域内
体育设施,如影剧院等,也需要一定服务人口 规划期内千人床位数水平(一般每千人4~5张)减去乡镇卫生院配置(乡
所不同。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较为密 算用地标准的人口数量以规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主,即镇区常住人口。
北京规划建设 45
话题 ΤΗΕΜΕ | 城乡统筹:城市规划语境下的探索
表4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指标
村镇
规划规模
层次
分级
行政管理
的最直接途径。
日益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
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