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二战后,伴随着各国的贸易谈判,各国的关税水 平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关税对限制进口的作用 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 了非关税壁垒措施,因为与关税壁垒相比,它具 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隐蔽性和其实性,效果也比 关税措施更好。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程序, 制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随时针对 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 从而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在进口方面: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 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 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国内可大量供应和非重要的 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对于奢侈品和 非必需品使用最不利的汇率。
2、关税配额
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 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 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附加税或罚款。
韩国对大米、玉米等67种(2001年减至60种)农产品 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对其中的部分产品征收很高的配 额外关税,其税率一般在200%以上。
非关税壁垒类别与管理
与进口有关的非 关税附加费、额外收费、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国内税收 关税税费
价格控制措施 管理定价、最低限价、海关估价制、反倾销、反补贴
财政金融措施 自动许可措施
进口押金制、提前支付要求、多重汇率、支付延迟和 外汇管制
自动许可证、提前监管
数量控制措施 垄断措施
非自动许可证、配额、禁令、VER、企业具体特别限 制
二、“自愿”出口配额制
1、含义 也称“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 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 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 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美国的汽车生产大约 下降了1/3,进口份额从18%上升到29%, 造成近30万美国汽车工人失业。1980年 三大美国汽车公司亏损40亿美元。结果 美国与日本签署了自动限制出口协议, 日本承诺出口减为1981到1983每年出口 168万辆,1984到1985年各为185万辆。
2、从商品许可程度上看
(1)公开一般许可证: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 属于范围内的,进口商只要填写即可获准进口。
(2)特种进口许可证:多数指定进口国别或地区, 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政府有 关当局批准后才能进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口许可证在一些西欧国家 曾被广泛采用。二战后初期,大多数国家仍在使 用。60年代后,有所放松,70年代中期又重新加 强。
专营、指定进口、强迫性国内服务、歧视性政府采购
技术性措施
技术法规、装运前检验、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 海关程序、使用过的产品返回义务、循环使用义务、 包装标签要求、绿色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
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 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控 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 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 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非关税壁垒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 种行政措施的形式来实现。
非关税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繁杂、最难 以对付的贸易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产生
1、数量性外汇管制
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 制和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成本性外汇管制
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 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商品的进口。
3、混合性外汇管制
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
复汇率制
指一国的货币对外汇率不只一个,而是两个以 上的汇率。其目的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或鼓 励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
四、外汇管制
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 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
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的外汇收 入按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关;进口商进口时也必 须申请购买外汇;本国货币的携出入过境也受到严格 限制等。
外汇管理当局通过对外汇供应量的控制,来达到限制 进口商品的目的。
4.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
(1)非关税壁垒的项目日益繁杂,并不断升级 (2)技术贸易壁垒迅速发展,成为最为复杂的
贸易壁垒 (3)绿色壁垒盛行,且名目激增 (4)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等新型壁垒逐渐兴起
例如:2004年中国对欧出口鞋8.2亿双,金额22.2亿美 元,约占欧盟鞋类市场20%多,其中对意大利的出口 金额为2.1亿美元。2005年,对意出口达2.6亿美元。中 国大约有400万制鞋从业人员,远远高于意大利的15 万。于是意大利指控中国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镍及 其他有碍健康的有毒化学物质,阻碍中国鞋的进口。
三、进口许可证制
(一)含义: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 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二)类别 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指一国政府有关部门预
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在配额的限度内, 给进口商发放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 额相结合,颁发的许可证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 进行。主要根据临时的政治或经济需要发放。
规定期内,配额内的货物可以进口,配额外的不 准进口,或者要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
1、绝对配额
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 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1)全球配额 属于世界范围的,对于来自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商品 都适用。只规定总额,不限定国别或地区,各国进口 商之间相互竞争。 (2)国别配额 给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配额便不 准进口。(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2.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预先限定进口的数 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这样就能 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3.比关税壁垒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而 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别待 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