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空间分布
降水较少的是 A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B地在赤道附近,赤道附近降水多 。 A地纬度较高,接近北极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 。 ,主要理由是
,主要理由是 C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D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
D
(3)A、B、C、D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 水和固态水,统称降水。 雨、雪、冰雹等
人们常用什么来表示降水的季节 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
冬季多雨
全年湿润
夏季多雨
降水的季节 分配类型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降水的空间分布
非洲沙漠
南美洲热带雨林
中国南方
中国西北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降水的空间分布
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 高海英
1.赤道地区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由赤 道向两极降水逐渐 减少 。 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 , 大陆西岸降水 少 。 3 .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沿海降水较 多 , 内陆地区降水较 少 。 4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乞拉朋齐 。 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是 阿塔卡马沙漠 。
山地的 背风坡 降水较少。 。
乞拉朋齐 3 世界的“雨极”是
阿塔卡马沙漠 。 世界的“干极”是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
1、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B )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季节分配 D.日变化 2、北京的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B )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3、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说明什么因素对降水的影响﹝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4、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 C﹞ A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B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 C 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两极地区
B
。
地球上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谢谢指导!
5、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 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综合题 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B ,主要理由是
小结
降 水 的 空 间 分 布
影响年降水量 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降水的空间 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中纬度地带的亚欧大陆,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 西岸降水少; 高大山地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联系实际:我们家乡降水的季节分 配是怎样的?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 响?这种降水类型易引发那些气象 灾害?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夏季多雨型 海陆位置 洪灾和旱灾
基础测试:填空题
1 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 主要受 纬度位置 和 海陆位置 的影响,还受
地形
的影响。
2 通常情况下,山地的 迎风坡 降水较多,
单位:毫米ຫໍສະໝຸດ 600700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称为等降水量线。
400 500 600
C A
B
700
1.A、B两地降水量相同吗?
2.比较B、C两地降水量大小。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 .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回答问题。 1. 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在 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 降水量为多少毫米以下?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是怎样变化的?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 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 水量有什么差别?
3. 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沿海与大陆内部的年降 水量有什么差别?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 在哪里?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赤道降水多,两 大陆东岸降水多, 极降水少,从赤 大陆西岸降水少。 道向两极降水逐 渐越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想一想: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
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沙漠
.
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地对低层空气的运动具有 阻挡 作用。 2.暖湿气流一般来自 海洋 。 3.水汽在山地的迎风 坡遇到阻挡被迫上升,遇冷凝 结 成云致雨 。 背风坡 4.由此可知高大山地暖湿气流的 迎风坡 降水多, 降水少。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能简单说明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降水的空间分布
中国南方
中国西北
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什么来表示?
等降水量线
400 400 400 400 500 600 700 500 600 500
400 500 600 600 700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