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教学本组课文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所告诉我们的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写作中所运用到的各种说明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单元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总体构想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交流资料卡。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1课时)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课时)模块三:识字与写字。
(2课时)模块四: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2课时)模块五: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课时)模块六:写作指导。
(2课时)模块七:语文园地实践活动。
(2课时)总课时:13课时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1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2、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推荐并布置学生阅读科普书籍。
1.老师朗读片段,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本写什么的书?(1)引出书名《森林报》(2)体会很多说明文的文笔也像童话般优美。
激发读说明文的兴趣。
“融雪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许可,竟想从田里逃到凹地里去。
”“马铃薯从寒冷的仓库搬到暖和的新房子里去了,它对新环境非常满意,准备发芽。
”水塘里流来了一只黑甲虫。
它挣扎着,旋转着,从水里怎么也爬不出来。
大家先以为这是一只水栖的甲虫,等到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个最不喜欢水的屎壳郎。
这么说,它也睡醒了。
它当然不是故意投到水里去的。
2.自由阅读本单元的“课外书屋”。
了解《森林报》这本书3.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类的科普读物?小组交流自己读过的科普书籍。
4.简单介绍科普书籍的作者和相关的内容,布置学生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看。
《细菌世界历险记》《穿过地平线》《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二、整理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1.有关鲸的2.有关松鼠3.有关新型玻璃4.有关灰尘的其他自己搜集的资料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布置的看一本自己喜欢的科普书籍。
【设计说明:把学习新课和课外书屋有机的结合。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推荐这些优秀的科普著作,以便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及时将其所读的课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既反馈其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在上课时能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以提高其阅读的兴趣。
同时也为为本单元结束时的班级读书会作好了铺垫。
】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教学重难点:自主找到学习任务,按学习任务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一、自学导读部分,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1.自读第三单元导读部分,用笔画出学习主题和学习要求。
2.小组讨论,说说那些学习任务较难完成?3.全班汇报学习任务。
二、由自己喜欢的课文开始读起,读完4篇课文。
1、学生自读文章。
2、小组合作,确定预习学习单。
三、第三单元预习学习单(一)本单元的主题:学习说明文(二)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3.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三)课文题目《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四)预习时可用的方法1、查问求助2、读通课文3、摘抄词句4、画圈批注5、质疑思考6、目标检测四、布置作业:按学习任务预习4篇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汇报预习情况。
2、交流预习方法,全班学习。
教学重难点:有目的、有方法完成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汇报生字新词1、遇到难读的字哺乳、上腭、鳍、过滤、蛰伏、缝隙、榉实、橡栗、勉强、安然无恙、依附彩虹日晕、削弱2、需要积累的词锋利、哺乳动物、退化、寿命、乖巧、驯良、身体矫健、机敏、机警、玲珑、蛰伏、苔藓、藕断丝连、调节、安然无恙、噪音、来无影去无踪、古往今来、依附、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单调、湿漉漉二、句子1、我读不懂的句子:2、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3、我要提出的问题:4、通过读课文我解决了的问题:5、列出四篇课文的结构单,理清脉络:《鲸》:鲸特别大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生长特点《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的小动物松鼠的活动范围松树的行为特征松鼠的生育境况及洁净的生活习性《新型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假如没有灰尘》:灰尘的危害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三、全班交流预习单,对简单的问题当场处理。
四、布置作业。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四篇课文通读也有利于了解说明文的不同风格和写法。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当然,学生在预习阶段,不可能对课文了解的深入。
但老师可以通过这张表,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模块三:识字与写字(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列出重点生字新词:1、难读的字哺乳、上腭、鳍、过滤、蛰伏、缝隙、榉实、橡栗、勉强、安然无恙、依附、彩虹日晕、削弱2、需要积累的词锋利、哺乳动物、退化、寿命、乖巧、驯良、身体矫健、机敏、机警、玲珑、蛰伏、苔藓、藕断丝连、调节、安然无恙、噪音、来无影去无踪、古往今来、依附、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单调、湿漉漉二、过关生字新词。
1、通过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①归类记忆生字左右结构:鲸猪腭哺滤肚......上下结构:盗恙藕独体字:夹半包围结构:废②重点记忆生字:嫌:与“谦”“歉”对比记忆噪:与“操”对比记忆③用生字组词,积累词语3、指导书写:肺:“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滤:右边的里面是“七”和“心”4、理解词语①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②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
③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5、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抄写本单元的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2、听写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新词1、出示上节课所学的新词,学生认读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熟记新词二、听写新词1、听写新词2、组长批阅,学生修改。
3、全班交流,总结易错难写的新词。
三、巩固生字新词1、通过活动巩固新词。
个小组制作一组卡片。
把这些词语分成类,制作出颜色不同的卡片,一类一种颜色,贴在小组识字展示栏中。
2、通过造句巩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看哪个组造句最多最好。
3、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奖励优秀学生四、新词回归课文同桌合作,在文中圈出新词,并读一读出现新词的句段。
五、布置作业在错题本上抄写听写错误的词语。
模块四: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二、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并做旁注2、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三、细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1.体会鲸的特点松鼠的特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灰尘的特点和作用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3.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汇报对鲸的特点的理解和感悟如:画出几头鲸围在一起睡觉的样子画出鲸用肺呼吸时喷出的不同水柱几个同学也可以合作表演齿鲸扑食的样子4.用填表格的形式,汇报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5.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扩展课文内容,进行汇报交流。
四、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抄写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学习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教学过程一、交流分析句子,体会用词要准确。
1、教师示范指导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去掉加点词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答案:(1)“主要”这个词说明了须鲸除了虾和小鱼,还吃其他的食物,去掉了“主要”这个词,句子的意思就改变了(2)“必须”说明了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呼吸的必要性。
(3)“总是”说明了鲸喜欢群居的特性。
2、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似句子。
如:a.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b.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后,不会伤人。
c.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树所在的大树,他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3、学生边找边回答4、总结: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词语时一定要先弄清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运用,这样才能使句意表达得更加准确,读后使人清楚明白。
5、练习(1)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2)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3)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4)人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