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休闲娱乐考题

体育休闲娱乐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休闲是指在闲暇的时间使生活
变得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活经历,是个体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媒介,它包括人们在空闲的时间里愿意从事的并能从中获得快乐的自我满足的各种单独或者集体的活动
•2娱乐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
更主要是心理上得到愉悦. •3健康教育以及其相关理论是
一种崭新的科学文化, 它着眼于如何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以消除危险因素, 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人们的健康.
4体育俱乐部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组织体育休闲娱乐的最基本的单位。

这也是体育社会化最直接的表现。

5体育赞助是企业为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达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稀有资源的分配过程。

6体验就是以商品为媒介,激活消费者的内在心理空间的积极主动性,引起胸臆间的热烈反响.
7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二填空
1休闲的六大体验效益:生理效益、社交效益、放松效益、教育效益、心里效益、美学效益。

2休闲学的两大研究方向: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研究。

3西方休闲娱乐的特点是偏重动,东方休闲娱乐的特点是偏重静
4影响中国文化最深远的两大流派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5进行休闲娱乐的前提充足的时间
6体育彩票的发行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简答
1简述游戏的非功能性和非生产

游戏是非功利的, 无结果的,
仅仅是追求自身内在的目的.
一般它是远离严肃性的, 从而
把人提升到美好的境界, 达到
自我满足的境界, 而这一点恰
恰是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它对个体具有很强的生活功能,
而对社会具有文化功能.
2简述现代社会人的身心特点
1)体力劳动逐渐减少
2)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3)情绪变化大,精神疾病
发病率高
4)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逐年上升
3简述东方休闲文化的特点
1)注重精神,倡导状态和境界
2)修身活动娱乐性强,竞技性弱
3)主张反璞归真,顺应自然
4)强调自我内心的平和
5)文化艺术经常以悠闲的形式
作为载体
4简述工作与休闲的关系
休闲的本质是对应于工作的一
种有意义的活动.工作,必须将
劳动者组织到一个社会网络中,
以提供服务和产品为目标;而休
闲是以个人生活为中心,使个人
体力得以恢复,兴趣得以满足,
智力得以提升.
5简述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特点
1)运动方式多样
2)技术和体能要求不高
可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3)灵活参与
4)心态愉悦
6简述东方快乐观的特点
1)从节俭中寻求快乐
2)不纵欲,也不禁欲
3)反对穷奢极欲的过度刺激
4)以自我为中心,内向,矜持
5)从周遍环境索取越少,得
到快乐越多
7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对青少年
的作用有哪些
1)有助于松弛过分紧张的情

2)能帮助学生远离消极、颓
废的生活
3)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和
高尚的品德
4)有助于增进个人的心智和
各种技能
5)能发掘学生的兴趣或身心
的平衡等
四论述
1试分析我国青少年现今体育休
闲娱乐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
方案
1) 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青
少年的体育参与率呈现大幅下
降趋势
2) 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体育休闲
娱乐开发滞后
3) 青少年体育休闲娱乐中的娱
乐性确实严重
4) 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训
练员,指导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

5) 青少年对体育休闲观念上的
差异导致青少年在体能上出现
严重分化
解决方案
1)增加运动场所,通过非传统
的方法让青少年尽可能多
的尝试各种体育项目
2)体育计划的制定完全按照
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和心里
特点来制定
3)开展户外运动等新型的趣
味性强的体育休闲活动
4)加大各个体育教育机构和
实体的合作和经验交流。

2论述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在
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A 我国的体育休闲管理教育还
处于初级阶段
B 经济基础薄弱
C 缺乏专业人员
D 观念的模糊、定位不明
E 休闲娱乐产业法规尚未完善
F 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G 流于形式
对策:1)个性化趋势与经营的多样化
社会人群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需求。

大众化的娱乐正在消失。

所以必须研发适合不同人群和层次的体育休闲娱乐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

2) 公共设施的岗位需求
从业人员在从事商业化的休闲娱乐工作之前应选择适当的课程和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 ) 专业化水准产生效益
4 ) 人性化服务创造价值
3、阐述游戏与新时期体育的关系
•游戏是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活动. 而现代游戏学说的主要命题是阐述发展游戏的文化创造力.
•游戏是自由的, 这种自由是对于规则的自由, 并非无限制. 同时, 强迫不是游戏, 游戏是自觉自愿的活动, 游戏的起始和听事是随意的, 不受时间的限制, 游戏区别与劳动, 它不同与工作.
•新时期体育目标的转移是用提高健康素质的新目标来补充和完善过去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传统目标,把中心放在发挥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使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之上.并以此为基础,将健康的意义上升到人类文明的层面,体质的健康,社会的健康,文明的健康,寓于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健康的概念,也将从对身心状况的评价,演变到一中人文社会的价值趋向.
4、论述为什么要培养体育休闲人才,如何培养?
1)为什么要培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占社会比重越来越大。

而在这其中的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更迅猛,作为与旅游等多个产业相关的体育娱乐产业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在世界还是中国,休闲娱
乐人才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


其在中国体育休闲产业已经成
为名副其实的蓝海行业
如何培养?
A:国外状况:
一些发达国家,将休闲娱乐纳入
专业教育阵地。

体育休闲娱乐通
过学校教育,能够走向规范化、
科学化、普及化的道路
•1. 休闲娱乐业发达国家的两
种教育模式
•1.1 以西欧、美国为代表的体
育休闲娱乐教育模式。

•1.2 以东欧、前苏为代表的体
育休闲娱乐教育模式。

•2. 两种模式的各自特点
•2.1 西欧、美国的休闲娱乐产
业特点
•2.1.1 在人才的培养上以市
场为导向
•2.1.2 在教育中注重娱乐性
•2.1.3 多学科交叉,学科涉
及广泛。

•2.2 东欧,前苏的休闲娱乐产
业特点
•2.2.1 在教育过程中以专业为
导向
•2.2.2 有相当专业的项目分类
和等级
•2.2.3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健
康性
•2.2 东欧,前苏的休闲娱乐产
业特点
•2.2.1 在教育过程中以专业为
导向
•2.2.2 有相当专业的项目分类
和等级
•2.2.3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健
康性
B:就业方面:
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就业
问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
环节。

通过背景准备、求职、面
谈、就业四个步骤来争取就业机
会,从而使体育休闲人才在就业
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