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四是教育内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不同的内容,大致可以 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主要偏重于政治观点、社会规则的学习,力图使 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追求高尚的思想与品 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心理卫生、社会适应、 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指导和 教育。主要偏重于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自我意 识,强化其自知、自尊、自信、自助、自律、自 控能力。
第二、多倾听(听是谈的前提) 倾听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让老师知 道一些无法用观察方法得到的答案。老师只有 多与孩子交谈,才能知道学生内心想法,才会 了解“孩子眼里无小事”。 倾听有助于使学生的苦恼倾诉出来,减轻其心 理负担。如果一个人一直被心理问题困扰着, 会感到很苦恼。把事情告诉别人,会觉得轻松 许多。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一是价值取向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往往要求旗 帜鲜明,要求个体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 标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健 康教育则不代替当事人作价值判断,在充分理 解和尊重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让 他们自己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这样做的目的 是通过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培养其判断、抉 择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 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 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 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 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 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 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 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 的能力。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常 见问题解析
李荣
内容结构
童年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青春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剖析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7---12岁 童年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小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出如 下特点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 内容更感兴趣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 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 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 (在这方面主要容易出现厌学问题)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有意记忆为主要方式 2、意义识记为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二、思维的发展
质变
具体形象思维 为主
形成新的思维结构
10岁左右
形象逻辑思维
掌握守恒 思维具可逆性 补偿关系的认知
抽象逻辑思维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自我的认识由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较抽象的内 部特征转变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交往困惑) 交往时间变少、控制力度变弱、处理问题类型改 变 三、同伴关系发展(出现小学生的欺负与被欺负现象,易出现孤
故事: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两个巫师的不同预言 在中东,有一位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个个地全掉光了.他大 不为安,于是将圆梦才传来.圆梦者仔细地听完国王对梦的描述后说:“陛下,这可是 一个坏的兆头。就像您一个个掉光的牙齿一样,您全家的人也将会一个个地先于 您死去。” 国王听后大怒,命令将圆梦者投进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圆梦者来。 这个圆梦者听完了国王的梦后说:“陛下,这可是个好兆头呀。梦的意思是, 您将比您家里所有的人活得都长。” 国王非常高兴,给了这个圆梦者一大笔赏 钱。 大臣们十分不解,问这个圆梦者说:“你所说的跟先前那个可怜的家伙说的 是一个意思呀,为什么他受罚而你受赏呢?” 那个走运的圆梦者说:“大家说得对,我们两个人对梦的解释是同样的。但 是,问题不在于你说些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小学五年级心理特点: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 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 是正常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 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 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小学六年级心理特点:学生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 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 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 ,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 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 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 ,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 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 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这就 要求我们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学好的同 时,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二是对象观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将教育对象看成是塑造的对 象,要求他们以社会为本,要服务于社会,为 他人着想;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把每一个人看成 平等的个体、服务的对象,注重当事人的内在 需求和本能的发展,培养自尊、自爱、自强, 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三是目标定位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主要是按社会 和国家的要求来规范个体的行为,并帮助他们解 决社会认识倾向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培 养个体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逐步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相对而言,心 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属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 面,它要求人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理与周围环 境的关系,即;不焦虑、不紧张,内心没有强烈的 矛盾冲突。
小学二年级心理特点: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 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 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 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 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 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 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 看书、做作业等
二、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往困惑
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困惑有:男生欺负女 生怎么办;打抱不平总被老师批评;男女同学讲话为 什么被别人耻笑等。 在与老师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困惑为:老师太凶;老师 有私心,处理问题和对同学的态度常与学生家长的关 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为标准;不敢向老师提问否则老 师会责问为什么上课不专心听讲等。 在与父母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困惑有:父母很凶,考得 不好要挨打;父母不尊重自己,什么事都管;父母逼 我画画、练字,可我一样都不喜欢;父母搓麻将,我 没地方做作业等等。
小学各年级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心理特点: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 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 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 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 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 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 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第四、多辅导。(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首先,通过掌握的情况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 般意义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社会、学校、 家庭。如果从有心理问题本人的角度考虑,人与环境 的变化是否相适应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 失落感会引起心理冲突,如不能自行解决就容易产生 心理问题。二是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或所处的地位发生 了变化,如果不能适应,心理问题就产生了。三是不 能正视现实,对过去耿耿于怀,适应能力差,也容易 产生心理问题。 第二,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没有固定的模式,要 遵循因人而宜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辅 导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如果小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对内容不理解, 对学习形式不习惯,教师家长给与一定压力,就会产生 心理困惑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困惑主要体现为厌学。 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 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其主要表现有打瞌睡、闲 聊、做其他的事、侵扰、闲荡、发呆、玩铅笔、 橡皮等文具等。其中,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成 绩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两方面的问题为比较明显 的心理困惑。
小学三年级心理特点: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 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 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 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 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 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 垫定基础。
五是教育方法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 输并以理论教育和宣传为主,主要采用外部宣 传教育的引导来实现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批 评表扬、实际锻炼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是 一种平等的讨论问题过程。教师要以辅导者的 身份,非指导性的态度去面对受教育者,主要 采用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受教育者进行角色扮 演,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测量、心 理咨询、心理疏点: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 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 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 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 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 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 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 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 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 生之路 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 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 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 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