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Ⅰ客观卷 一、单项选择题(1-2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不同元素的原子 A.质子数一定不等 B.中子数一定不等 C.质量数一定不等 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2.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A.0.80×10-10m B. 1.10×10-10m C. 1.20×10-10m D. 0.70×10-10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③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④有的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 A.只有③④ B.只有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今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近海的9.0级地震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131 53I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引发了放射性污染,下列有关131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1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1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1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D.131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C.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D. 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钠与水反应 7.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A.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 B.氯化氢溶于水 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 D.锌和稀硫酸反应 8.X、Y、R、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H2XO4和HYO4。R、M同主族,R与冷水即可反应,M与热水反应缓慢。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 B. 氢化物稳定性H2X>HY C. 原子核内质子数RR(OH)29.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反应热ΔH=92 kJ?mol-1 D. 生成1 mol NH3放出92 kJ热量 10.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化学键只存在于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 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 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A.②③④⑦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⑧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列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D. 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 12. 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 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C. 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 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13、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氮气的电子式: C.CO2分子的电子式:O==C==O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是1 B. 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36 C. 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18 D. 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15.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l) ΔH=-50 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16、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 C.Na2O D.K2S 17.下列各组中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B.稳定性:HF>H2O>H2S C.碱性:KOH >NaOH >Mg(OH)2 D.熔沸点:HI>HBr>HCl>HF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之间的转化 B.因为H2O的沸点高于H2S,所以O原子得电子能力大于S原子 C.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 19.关于卤素单质(X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能与氢气化合发生爆炸 B. 都能与水剧烈反应 C. 都能与钠反应生成NaX D. 都能与铁反应生成FeX3 20.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C.Li、Na、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D.N、O、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21、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 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Y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 B.X 只能形成HXO3型的酸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D.Y与Z、W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22. 同周期的X、Y、Z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H2YO4<HX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X>Y>Z C.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 23.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 M、 N、 X、 Q+、 Y2+、 Z-,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为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4. 下列关于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 B.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C.氢氧化铷是弱碱 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 A B C 25.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依次是 A.Be、Na、Al B.C、Al、P C.O、P、Cl D.B、Mg、Si Ⅱ主观卷 26.(8分) (1)在NaCl、NaOH、N2、H2O2、HCl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___,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微粒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Na2O熔化时被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HCl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__。 酒精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__。 27、(14分) 已知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三种粒子:甲a(单核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乙I(四核不带电荷)、丙e(双核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它们都有10个电子。 物质A由甲、丙构成,B、C、D、K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 (2)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E(溶液)→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溶于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
(1)请画出元素⑨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③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 (1)下图是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时的情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较多的试管中加入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当反应结束时,A、B中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能感受到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是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表现为吸热。在A、B试管的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的总趋势分别对应于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填“a”或“b”)。
30.(10分)已知A、B、C、D、E、F、G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的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和D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的2倍少1,D与F同主族,G的原子半径是本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