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座号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Ba-137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体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①长江三角洲②东方明珠夜景③树林中的晨曦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全部2. 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3. 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配置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下列有关容量瓶的叙述错误的是()A.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规格、温度、刻度线B.容量瓶瓶颈只有一个刻度线C. 为防止热溶液蒸发时损失水分,应立即将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 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容器4.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B.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C.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D.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A.①②B.①②⑤C.③④ D.①⑤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22.4L,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C.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物质7.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溶解碘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8.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D.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9.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已吸潮 B.定容时俯视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定容时仰视10. 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比较,结论一定不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1∶1B.原子个数比为5∶4C.氢原子个数比为4∶3D.质量比为17∶1611. 下列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有错误的一组是()A.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丝绸与棉布B.可用焰色反应区别硫酸钠和硫酸钾C.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12.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H2C12)就是其中一种。

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12)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属于电解质。

以上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14.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1.2 L 的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③ 1L 2 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为4NA④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NA⑤ 32g O2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A.③④⑤B.①③④C.④D.③⑤1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①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②酒精灯不能吹灭,必须用酒精灯的盖子盖灭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③④D .只有③1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C. D.(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17. 1g N 2中含有x 个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 A .28x mol —1 B .14x mol —1 C .14xmol —1 D .28x mol —118.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4年,道尔顿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发生变化,但原子核可能会发生变化C.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表现为负化合价D.原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O2和16g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均为 NAB.32g氧气所含质子数为NAC.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为2NAD.36g水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20.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单质属于包含关系C.金属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D.电解质与酸属于并列关系考场座号高一化学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 填空题 (18分)21. 钚的同位素中寿命最长的是Pu 24494。

Pu 24494中电子数为______,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

22. 就有关物质的鉴别和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区别溶液和胶体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

②现有一瓶A 和B 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 和B 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③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23. 在标准状况下,由CO 和CO 2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 ,质量是16g 。

此混合物中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比是 ,CO 的体积分数是 ,CO 的质量分数是 ,C 和O 的原子个数比是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

三、实验题(14分)24. (14分)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 溶液450mL 和0.5mol/L 的硫酸溶液480mL 。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 量筒最好。

四、计算题(8分)25.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现将23.2g含MnO2的质量分数为75%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0mol/L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把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成200ml。

计算:(1)参加反应的MnO2的质量。

(2)生成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3)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4)稀释后溶液中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

A B C D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18分)21. 150 (1分)56 (1分)22.①一束通过液体观察是否有丁达尔现象,有的是胶体,没有的是溶液(2分)②蒸馏的方法(2分)③向漏斗中加入少量水,体积增大的液层是水层 (2分)23. 1:3 (2分) 25% (2分) 17.5%(2分) 4:7 (2分) 40 g/mol (2分)四、实验题(14分)24.(1)A 、C(2分)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3分,不完整扣1分)(2) B、C、D(3分,不完整扣1分,有选错不得分)(3)2.0(2分,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否则按错误计算)小于(1分)(4) 13.6(2分,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否则按错误计算)15(1分)五、计算题(8分)25.(1)17.4 g (1分)(2)4.48 L (2分)(3)0.08 L (3分)(4)1 mol/L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