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装配工艺

电子装配工艺


元件成型应考虑以下几点:
1)造型精致、美观。 2)元件引线开始弯曲处距元件体至少3mm。 3)元件的弯曲半径应为引线直径的二倍以上。
如图所示
插装应遵循以下原则:
1)插装到印制板上的元件,标记应朝外向上侧。 2)插装高度视元件而定,阻容件、二极管距板面约2—3mm。 3)不论元件采用哪种插装方式,其引线穿过印制板焊盘小孔
后应留2mm长度。 4)各种元器件的安装,应该尽量使它们的标记(用色码或字
符标注的数值、精度等)朝上或朝着易于辨认的方向,并 注意标记的读数方向一致(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这样 有利于检验人员直观检查; 5)卧式安装的元器件,尽量使两端引线的长度相等对称,把 元器件放在两孔中央,排列要整齐;立式安装的色环电阻 应该高度一致,最好让起始色环向上以便检查安装 错误,上端的引线不要留得太长以免与其他元器件短 路,有极性的元器件,插装时要保证方向正确。
2、用电烙铁给引脚表面镀锡, 3、注意:轻刮引脚、镀锡均匀、时间要短。
如图所示
电子元器件测量
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电容表测量 电子元器件是否正常? 注意: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必须逐一测量。 正常的电子元器件插入元件表备用。
元件的成型、插装
元件的成型目的在于使其便于在电路板 或其他固定物上安装。经过镀锡的元件 应视元件大小和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位置 为其成型。作法是用镊子或尖嘴钳弯曲 元件引线,使其具有一定形状。成形后 的元件能方便的插入元件孔内。元件成 型一般分卧式和立式两种,可根据两个 焊盘之间的距离实际情况选择。一般两 个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元器件本体长度 可选用卧式安装,当元件密度大时可采 用立式安装方式。
电容元件表
测量仪表:
测量日期:
序号 电容值 测量值 计算误差 备注
C1 223PF C2 10μF

二极管元件表
测量仪表:
序号 型号
测量日期: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导通电压 备注
D1 1N4148 D2 1N4148
档位
三极管元件表
测量仪表:
测量日期:
序号 型号 BE结电阻 BC结电阻 CE结电阻 hFE值 备注 V1 9018H 正向/反向 正向/反向 正向/反向 V2 9018H
电子装配工艺
编写元件表 →核对元件 →刮腿镀锡 →元件测试 →插表备用 →元件整型 →插装元件 →焊接元件 →整机调试
编写元件表
• 根据电路原理图编写元件表 • 以SD105收音机为例:
电阻元件表
测量仪表:
测量日期:
序号 电阻值 色环读值 色环误差 测量值 计算误差 备注
R1 100K R2 2K
• 外接导线排列要整齐,剥头裸露部分应尽 量短,以免多露部分与其它元件或焊点相 碰造成短路。多股导线应捻在一起镀锡后 再进行焊接,以避免断股、散股。
• 各紧固件要拧紧上牢。由于各位置所用的 螺钉规格不同,应认真区分使其对号入座。
电感元件表
测量仪表:
测量日期:
序号 型号 初级电阻 初级电阻 次级电阻 次级电阻 备注
T1
1-2
2-3
3-4
4-5
T2
核对元件
核对元件数量是否准确 元件老化处理 元件外观检查
电子元器件引脚表面处理
其目的是为了虚焊和接触不良的故障。 1、用小刀或细砂纸轻轻刮去引脚表面的氧化层。
如图所示
电子元器件引脚表面处理
元器件的插装
电子装配工艺要求
• 电子整机装配中的电阻在安装过程中 需要造型,所有元件装配要求美观、 整齐。
• 单波段收音机、对讲机中电阻装配一 律要求立式安装,其他机型可根据两 个焊盘间距大小来决定采用立式或卧 式安装。
电子装配工艺要求
• 同类元件安装高度必须一致,(原则上等 于或略低于中频变压器的外壳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