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练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练习

第五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练习题
一、法条填空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 1) 的,是犯罪预备。
•( 2) 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 3) 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
遂。
•在( 4) 中,自动( 5) 犯罪或者自动( 6) 地防止犯罪
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7) 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8) 处
罚。

二、判断题
( )1 、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
着手实行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 )2 、犯罪未遂就是指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或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没有实现。
( )3 、以诅咒方法杀人,应以工具不能犯未遂处理。
( )4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到犯罪既遂以前的过程中。
( )5 、判断犯罪既遂,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预期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标准。
( )6 、行为人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 )7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7.V. X .X .X .X ".
v

三、选择题
1 、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 面对钱
某的苦苦哀求, 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 依照刑法规定, 对赵某行为应如何 和处理?
(
)

A、不构成犯罪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2、甲某精心准备窃得公司银行账户的密码, 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公家账上的 5 万元 转
入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账户。某妻发现后极力规劝,甲某悔悟,在公司未发觉的情况下,又 将 5 万元
转回公司的账户。甲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3、 某甲蓄谋杀害某乙。有一天, 某甲见某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某乙熬药是给牛 治
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某甲的行为属于 ( )。
A、既遂负刑事责任 B、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
C、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 D、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4、 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 联
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5、 小偷打开了财务室的保险柜,但柜中空无分文。小偷的行为是 ( )。
A、盗窃既遂 B、不构成犯罪 C、手段不能犯未遂 D、对象不能犯未遂
6、 甲扬言要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 凶器的
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意表示
7、冯某一日晚借着月光看见四楼宿舍内只有一名女士在床上睡觉,便起奸淫之念。当其潜

入室内,悄悄地向床边时,不慎弄出声响,然后其便破门逃跑。冯某的行为是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8、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回家的路人 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的饭碗中
9、 某甲因私仇蓄意杀害某乙。一天,某甲在某乙回家途中向其开抢射击,但未击中。这时,
某甲尚有子弹 3 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某甲的行为是 (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意外事件
10、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 字,甲
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 “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1、 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某甲悔悟。在被盗者未发觉的情况 下,又
偷偷地把这台彩电送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不作为犯罪处理
12、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被教唆人着手后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负犯罪 ( ) 的责任。
A、预备 B、未遂 C、既遂 D、中止
13、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 李某不同意,并到派
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14、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 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 其行为构成 (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5、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 )
A 、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 B 、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C、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D、犯罪过程中
16、
甲带匕首准备杀乙, 在去往乙家途中, 突然肚子疼痛, 便回到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7、 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离去,其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8、 甲欲杀死乙,向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没有再动,以为乙已死,遂逃离现场。后乙被人 及时抢
救未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犯罪既遂

选择题答案
I- 5:D、 B、 B、 A、 D
6-10: A 、 A、 D、 B、 D
II- 15: B 、 B、 A、 B、 C
16-20: A 、 B、 B

四、名词解释
1、 犯罪预备
2、 犯罪未遂
3、 犯罪中止
五、简述题
1、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
2、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3、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
4、简述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5、简述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6、简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
1、甲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当该妇女回家开门后准备关门时,甲以为其家中无人, 强行挤进
房内,该妇女被吓得惊叫一声。她的丈夫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甲站在门口,便 问:“你是干什么
的 ?”甲答不上来,该妇女的丈夫上前打了甲几个耳光。在邻居的帮助下, 甲被扭送到公安机关。甲
供认他的目的是抢钱。甲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

2、甲某 (男 )婚后嗜酒成性,对家不管不问,致夫妻感情不和。一日,甲某喝酒后回家,寻 出气,在
与其妻殴打过程中,顿生杀人之念,遂举刀将妻砍伤,并欲进一步行凶,恰逢邻居 赶到,将甲某手中
菜刀抢下,并对其教育,甲某酒醒怒气渐消,略有悔悟,及时送妻到医院 抢救,得免妻死。甲属于何
种犯罪形态?

3、某县城关镇连续发生数起拦路强奸案,均未能破获。为此,县公安局派公安人员杨某男 扮女装,
诱捕犯罪分子。某日晚,叶某正准备去农机厂盗窃废铁,途中遇到杨某,即起强奸 之念。叶从后面扑
上去,掐住杨的脖子,手解裤带,欲行强奸。杨转身抓叶,叶将杨的假发 抓掉, 发现是个男的,便
脱身逃跑, 被巡逻的公安人员抓获。 对叶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 说明理由。

5、王某(男)与周某(女)长期通奸。王为达到与周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谋害其丈夫赵 某。王提出由
他提供毒药,由周趁赵吃饭时,把毒药放入赵碗内,将赵毒死。周虽然同意, 并已把王提供的毒药准
备好, 但她有一个 3 岁女孩, 顾虑会把孩子毒死, 便没有按约定的办 法实实施毒杀行为。后王要
继续和周通奸遭到拒绝,周便揭发了王上述罪行。 请依照刑法,分析王某和周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
由。

案例分析题答案提示:
1、答:甲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 本案中, 甲尾随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强行挤进房内,
尚未开始实施具体的抢劫行为, 仍 属于为抢劫犯罪制造方便条件的阶段,因此,应以抢劫罪的预备
犯判处,不构成犯罪未遂。

2、答: (1)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理由是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 (2)甲的行为
属于故意杀人罪未遂,理由是甲已经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只是由于邻居阻拦和 制止这种行为人意志以
外的原因,使其犯罪目的不能实现,因此是犯罪未遂 (3)甲的犯罪行为构成犯罪未遂,同时具有悔悟和
抢救情节,依刑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答:叶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未遂 ) 。
(1) 行为已属强奸犯罪的着手实施。
(2) 属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犯罪未遂。

4、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1)行为人属于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行为;
(2)此犯罪中止,未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
5、( 1)王某和周某构成共同犯罪。
(2)周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中止;
(3)王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未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