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宋词专题

唐诗宋词专题

唐诗宋词专题
熊国华主讲
第一讲: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文学:指公元618年—907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炀帝杨广时期爆发农民起义。
公元618年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
627年李世民做皇帝,贞观之治。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
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
李白:“梁陈以来,艳薄斯极,将复古道,非我而谁?”
韩柳“古文运动”。
注经文化。“述而不作”。
在创作实践上扫荡了宫体诗风,创作
了一批能体现他革新主张的优秀作品。
《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
《登幽州台歌》28页: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楚辞·远游》:“唯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咏物诗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第二节:初唐四杰
年少才高,官小名大
王勃650——676,字子安,9岁著《指瑕》十卷。颜师古《汉书注》。神童,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7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时间空间设计,物理时空,心理时空。
空间变形。
杨炯:五律《从军行》17页,边塞诗,笔力遒劲,气势雄健。
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唏。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八对”。
沈佺期和宋之问。“沈宋”
《独不见》22页:不胜其愁,迁怒明月
《渡汉江》史.227泷州,异常心态,情结。
贡献:使律诗进一步定型化和规范化。“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标志着律诗成熟定型。
3佛道盛行。居士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
1诗体以五言为主;
2风格学习陶、谢,以恬静清朴为主,较少奔放雄浑;
3题材侧重山水田园,较少反映批判现实生活。
4、思想接近佛道,比较消极,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思想性不强,但艺术成就高,影响大。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杜甫:“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王维:诗佛,高人,正宗。
第二节:孟浩然(689—740)
布衣。鹿门山。“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存诗200多首,田园隐逸诗;山水行旅
诗。清新质朴、平和冲淡,但不乏壮逸之
气。
上承陶、谢,下启王、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气之先的重要诗人。“王孟”
《过故人庄》33页。访
沈德潜:“语淡而味终不薄。”
闻一多:“淡到看不见诗。”
唐代文学成就
1、唐诗:黄金时代高峰
(1)从诗人和作品的数量来看
人才辈出,佳作如林。
《全唐诗》《全唐诗外编》51000多首诗歌,诗人有2千多家。
(2)从作品的题材内容来看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诗史”
盛唐精神。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批判性。“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闺怨诗
(3)从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看
陈子昂的诗标志着齐梁诗风的结束,预
示着唐诗高潮的到来!
第三讲:王孟研究
第一节: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王湾、裴迪、邱为等人
一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原因
1盛唐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2唐代社会隐逸成风。A终南捷径;B亦官亦隐;C失意退路;D晚年优游;E不与统治者。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七言歌行《长安古意》,脂粉气较少,“沿用宫体又突破宫体”。
骆宾王:《帝京篇》,“绝唱”。《畴昔篇》自传体长诗。《讨武曌檄》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
在题材内容上突破了宫体,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意义。
在艺术形式上,王、杨擅长五律,使五律渐趋成熟并初步定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七古写得更完美。
人类对宇宙时空的千古慨叹!
艺术特点:
1、作者完全舍弃了一切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绘,而把读者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的慨叹。抽象性和共同性,成为最能激动人类心灵的人性的感受。
2、诗人采取了时间对比和空间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一种俯瞰古今和人生的伟大的孤独感。
瞬间性
张若虚:明丽纯净,兴象玲珑,以情韵取胜,优美
陈子昂:苍劲豪放,雄浑阔大,以风骨取胜,壮美
3、唐传奇
文言文的短篇小说。成熟阶段。
4、词:是一种配合隋唐以来产生的新
音乐——燕乐的新体诗。也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琴趣、乐章、乐府。
5、变文:是寺院僧侣向群众宣讲佛经
画叫变相,文字底本叫变文。
韵散相间,说唱结合。章回体。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2盛唐时期(713——770)鼎盛期
3中唐时期(771——835)丰富期
4晚唐时期(836——907)夕阳返照期
第二讲:初唐诗歌
第一节:上官仪和“沈宋”
沿袭齐梁的浮艳文风,宫体诗和骈文,修辞性和装饰性。
上官仪:字游韶。
“上官体”: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写的宫体诗,大多是应诏、侍宴、奉和之作,特点是绮错婉媚、讲求对仗,时人争相仿效,号为“上官体”。
熊国华:“写一次宴会的全过程。”
请柬——赴宴——宴会——告辞
意犹未尽,再次相约
至功无功,至法无法。体
《春晓》
艺术特点:
A、诗体大备,B、臻于成熟
C、流派众多,D、风格多样
“上官体”,“文章四友”,“初唐四杰”,陈子昂。
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杜甫。
以卢伦、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元白”通俗;“韩孟”奇险;
“小李杜”、温庭筠(八叉)。
鲁迅:“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2、散文(古文)
骈文:辞藻、声律、对仗、用典。
6、政治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7、文化的开放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宗教自由,思想活跃,文禁松弛
中外交流/南北交流
胡马
胡酒
胡服
胡舞
胡乐
胡姬
8、作家素质的提高。九品中正制
文人相亲(轻)
9、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
“永明体”
10、统治者的提倡和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以诗取士”。
唐诗的分期
1初唐时期(618——712)准备期
第三节:陈子昂
1、生平思想(659——700):字伯玉
,四川射洪县人,出生于富豪之家。晖上人。
2、对唐诗的贡献:
在理论上明确提出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修竹篇序》史.230提出“兴寄”和“风骨”作为诗歌革新的口号。壮大昂扬、刚健清新的美学风格。“声律”
陈子昂:“以汉魏变齐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