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圈的作用(很详细)

光圈的作用(很详细)

光圈的作用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其中,F=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有效口径的直径。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右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

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
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 - f11。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越小。

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优先: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 A ”代表光圈先决模式。

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光圈与景深:
光圈不是只有负责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的强弱,它还掌握着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景深”。

所谓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程度。

景深越浅,背景就会越模糊,而主体就会被突显出来。

景深越深,则背景与主体都会变的清晰。

控制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三个:
1.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例如光圈F4 的景
深会比F8浅。

大光圈能够让背景模糊化,更加将模特儿突显出来。

较小的光圈会使得景深较深,凌乱的背景会对模特儿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焦距:
焦距越长的镜头,所形成的景深也会越浅。

此外,就算是相同的光圈值,镜头焦距越长,所形成的景深将会越浅。

同样使用F2.8的光圈,并且让拍摄主体大小相同时,焦距较长的镜头会让景深显得更浅,背景看起来会更加模糊。

3.镜头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镜头离被摄物越近,景深也会越浅。

拍照时越靠近被摄体,被摄体的景深就会越浅。

利用相同焦距拍摄,当拍摄者更接近被摄物时,拍摄主体的背景也会更加模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