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受体阻断剂初探
第六组: 郁明诚、佘晓健、 李贝贝、赵太阳
1
小组成员:
佘晓健 李贝贝 赵太阳
刘沁 臧一佳 郁明诚
H2受体拮抗剂性质初探
1
H2受体拮抗剂概述
2
H2受体拮抗剂的举例分析
3
雷历程
3
H2受体拮抗剂概述
--构效关系
1. 碱性基团取代的呋喃环、噻唑环置换咪唑环,得到优良的H2受体拮抗剂 。咪唑环上的甲基取代都会增强活性。呋喃环取代基和侧链位置以2,5位 取代最佳。噻唑环的甲基取代导致活性下降。 2. 位于桥链的另一端应是平面极性的基团。通常具有胍或脒基样的1,3脒系统结构。 3. 这两个组成部分是通过一条曲挠旋转的柔性链联接起来。链的长度为4 个原子。
10
合成路线
尼扎替丁
11
剂型改造
消除不良臭味 制备Β -环糊精包合物 雷尼替丁虽然作用迅速,但是血药浓度达峰时间 短,体内消除快,目前日给药剂量较大. 制备控 释制剂
12
14
15
临床应用
药物名称 雷尼替丁 西咪替丁 尼扎替丁
临床应用
消化性溃疡的 抑制胃酸分泌, 治疗,复发性 治疗胃及十二 治疗胃溃疡及 口腔溃疡,流 指肠溃疡,治 十二指肠溃疡
8
雷尼替丁结构改造
• 雷尼替丁存在问题:
生物利用度低
• 药物化学家从雷尼替丁出发,得到了各种化合物
与烟碱类化合物结合,杀虫剂
枸橼酸盐,靶点改变,成为质子泵抑 制剂
10
雷尼替丁结构改造
尼扎替丁(Nizatidine) 为新型强效的H2受体拮抗剂,能 抑制基础胃酸分泌,抑制组胺、胃泌素和食物引起的胃酸 和胃酶分泌,较西咪替丁强4.8~17.8倍,口服作用时间达 8h以 上,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无任何不良 影响;生物利用度高达95%
行性腮腺炎 疗皮肤病,
15
总结
药物化学家们不断地研究探索,从原来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出发,通过不断的修饰和 引入新的结构,使药物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H2受体拮抗剂的发现和应用是药物化学 研究手段的一个经典案例。
寻找先导 化合物
修饰侧链
改造芳环
16
药动效果
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 ,在体内分布广泛,且可通过血脑屏障。口服后半衰期为2~3 小时,与西咪替丁相似。蛋白结合率为15%。本品大部分以原形 从肾排泄,24h从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5%。与西咪替丁所不同的 是本品并不是肝药酶抑制剂,故不干扰华法林等依靠肝药酶代 谢的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4
H2受体拮抗剂举例分析
西咪替丁
中断用药后复发率高
第有一抑制代雄H激2素受作体用 拮抗剂 对难H穿1膜和M受体几乎没有作用 亲肝水药酶性抑制剂
5
H2受体拮抗剂举例分析
雷尼替丁
作用强度时间强于西咪替丁。 无西米替丁抗雄性激素作用; 停药复发率低于西咪替丁; 非肝药酶抑制剂
6
合成路线
雷尼替丁
7
雷尼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