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一、马铃薯的结构组成1、各种组织结构及淀粉含量马铃薯是块茎类农作物。
马铃薯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较密实的表皮。
表皮层是由僵死的厚皮细胞组成的,细胞中充满了干涸的细胞原生质。
紧贴着表皮的是木栓化的细胞层,一般称为周皮。
表皮和周皮是马铃薯的保护层,能不分的阻止块茎内水分的蒸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马铃薯体内。
在马铃薯表皮上,有许多暗色的小斑点。
这些斑点有时会稍微隆起。
这就是马铃薯的皮孔。
马铃薯的皮孔是供应呼吸用的,一般成缝隙状。
在通常情况下,马铃薯通过这些皮孔,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蒸汽。
绝大多数马铃薯的内部,都有一个层环。
这个层环是由于维管束的密集而形成的。
位于层环外面的薯肉是环外肉层,这里的淀粉颗粒的密度最大。
层环里是外薯肉,这里也含有相当多的淀粉颗粒。
在往里是内薯肉,内薯肉里的淀粉颗粒较少。
一些马铃薯的中心,还有一个呈放射状的心髓,,这里的淀粉颗粒更少。
有时薯块长的大,心髓会长空,并形成木栓化的内皮,俗称空心。
2、马铃薯中主要物质含量二、马铃薯淀粉的生产过程1、前言马铃薯淀粉存在于马铃薯的块茎中,更确切地说是存在于马铃薯块茎的细胞中。
马铃薯细胞壁和细胞中的枝状脉,都是由细纤维组成的。
马铃薯淀粉颗粒,像一颗颗果实挂在树枝一样的枝状脉上。
除了淀粉和细纤维,马铃薯中还含有一定数量颗粒的蛋白质和其它物质。
为了使马铃薯中的淀粉颗粒能够尽多地被提取出来,就需要把马铃薯以致马铃薯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弄碎,使淀粉颗粒与支状脉脱离。
然后,借助于水的参与,利用淀粉比重大于水的原理,采用筛分、沉淀、离心、真空吸抽和蒸发减水等方法,将分离出来的淀粉颗粒进行收集、洗去杂质,去除多余水分,使之成为成品淀粉。
当今世界上所有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都选择如下三种工业流程类型:一是先脱汁工艺,二是后脱汁工艺,三是全旋流工艺。
先脱汁工艺。
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褐变酶和氢氰酸等影响淀粉品质的物质。
在马铃薯被解碎以后,这些物质就存在于汁水里。
为了获得更高品质的马铃薯被解碎后立即脱出大部分汁水,然后再进行筛分等工序。
先脱汁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预处理→解碎→脱汁→筛分→精制→脱汁→干燥→包装后脱汁工艺,是最成熟的马铃薯生产工艺,也称先筛工艺。
在生产中,当马铃薯被解碎,首先进行的是筛分工作,将比较黏滑又含带大量汁水的细纤维筛除后,所收集的淀粉混浆的脱汁工作,便变得容易,脱除也较彻底。
而且,适宜后脱汁工作的机器设备,其种类也较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后脱汁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预处理→解碎→筛分→脱汁→精制→脱水→干燥→包装全旋流工艺。
这是另一种成熟工艺,在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应用曾比较普及。
在马陵薯被解碎后,渣浆分离、脱汁和精制三项工作,全部由一种旋液式分离器来完成。
这种工艺就是全旋流工艺。
全旋流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预处理→解碎→除渣、脱汁→精制→脱水→干燥→包装2、马铃薯加工前的运送1〉水力冲运这是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最常用的上料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马铃薯连续均匀地送到指定位置。
贮存马铃薯地贮池底部有多条流冲沟。
流冲沟是水和马铃薯共同流动的渠道。
贮池和流冲沟都必须有一定的坡度。
流冲沟的横断面,以矩形、圆底形和角底形三种形式为多。
有资料指出,润湿表面积越小,则水龙头损失越小,那么水深圳特区与沟宽相等并且是圆底的流冲沟效果最好。
但在经常产生淤积的情况下,要保持住光滑的圆底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坡度越过正常情况。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流冲沟底尽管形状有所不同,但能力和效果相差不多。
因此,在进行流冲沟砌筑时,应该选择最方便施工的形状。
在一般情况下,冲运马铃薯的流冲沟,宽为25~35厘米;深度是逐渐加深的,从一开始的10厘米,到最后可达50~70厘米,以能够把马铃薯冲进生产加工区为准。
流冲沟底的坡度为:直段10/1000~15/1000,角度为0.6º~0.9º;弯段为15/1000~20/1000,角度为0.9º~1.2º。
流冲沟在需要转弯时,弯部要尽量平滑工整,弯曲半径不小于1.2米。
用水力冲运马铃薯耗水比较多。
耗水量的多少,与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耗水量是马铃薯冲运量的2~3倍。
2〉马铃薯泵运送马铃薯泵也是一种离心泵。
其工作原理与开式叶轮污水泵的工作原理相类似。
在马铃薯需要运送到较高位置时,可以采用马铃薯泵来完成。
在上料平台下游尽头,设置贮料坑,坑内安设有马铃薯泵。
生产时用马铃薯泵把马铃薯送到送料溜子内。
3、马铃薯加工前的预处理1〉除石(1)逆螺旋式连续除石机逆螺旋式连续除石机是一种既能连续通过马铃薯,又能连续捕除砂石的机械。
除石机有机架和转鼓两大部分。
而转鼓又分为排沙鼓和筛筒两部分。
筛筒的筒壁上钻有直径为16—18毫米的圆孔或开有长圆孔。
该机械工作时,直径小于孔径或孔宽的砂####,会从孔中漏到筛筒外。
在筛筒外壁上逆推螺旋带的作用下,向水流的逆方向前进,落入机器前面的集砂槽内,由排砂鼓上的侧截砂口和正截砂口,被截入排砂鼓的环腔,经卸砂板排到鼓外的流砂槽板上,被排出机器外。
直径大一些的重杂物,如砖头和石块等,由于它不能漂浮,进入筛后会贴在筛筒的内壁上,在筛筒内逆螺旋带的推动下,也向水流的逆方向前进,并落入环腔的内凹槽中,最后从落重物口进入环腔的尾端,也经卸砂板和流沙槽板,被排出机器外。
2〉洗涤(1)转筒式洗涤机转筒式洗涤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一长筒形筛状转筒。
马铃薯进入转筒后,在转筒内壁上的正推螺旋带的带动和转筒内壁的摩擦力作用下,作径向和轴向转滚运动,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水力冲运的形式的转筒式洗涤机采取半程逆流洗涤方式。
洗涤机的排水口需设置在洗涤机的中部或靠首部1/3处。
洗涤水也是从洗涤机的尾部加入的,在排水口位置,洗涤水与冲运水汇合,一起从排水口排出,因而排水口要大一些。
3〉暂贮均料马铃薯经洗涤后,要用提升机械将其送到匀料贮仓中,匀料贮仓要有一定的暂贮能力,其马铃薯贮量不应小于半小时加工量。
在一般情况下,要等贮仓内的马铃薯达到1/2贮量时,才开始向下一级供料。
均料贮仓的输出设备,是用调速搅龙,调速搅龙可以控制马铃薯的输送量,使马铃薯均匀准确地进入下一级。
4、马铃薯的解碎1〉解碎系数马铃薯解碎的目的,就是使用最小的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使马铃薯的组织细胞全部破裂,从而释放出绝大多数的淀粉颗粒。
马铃薯被解碎后,可以得到既有淀粉颗粒、又有马铃薯的已破裂和极少量未破裂的细胞,既有薯皮碎块,又有含细胞水的汁水的混合浆料。
未破裂和未完全破裂的马铃薯细胞中,仍会含有少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在以后的工序中会随薯渣一道被排出生产线。
这些淀粉称为结合淀粉。
而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的淀粉,被称为游离淀粉。
在混合浆料中,其结构淀粉和游离淀粉的比值,称为马铃薯的解碎系数。
公式为:K=a×100/(a+b)公式中:K为马铃薯的解碎系数(%);a为单位重量浆料中游离淀粉的重量;b为单位重量浆料中结合淀粉的重量。
马铃薯的解碎系数,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参量系数。
因为解碎系数直接关系着另一个重要的生产系数---淀粉提取率。
淀粉提取率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理论上,马铃薯被解碎的越细小,则解碎系数较高。
但是如果要求过高的解碎系数,就势必要增加解碎机械的加工能力。
2〉解碎我们公司采用锉磨机对马铃薯进行解碎。
锉磨机由转鼓、机架、机壳和动力系统组成。
在转鼓的外圆面上装有90根带有锋利小齿的钢条,也称锯条。
锯条是两边都带齿的,以便在一边损坏后可以翻个用另一边。
齿尖露出转鼓外圆面约2毫米。
在机架上设有两个可调节的限位板,也称限位刀铁或限位锉板。
限位锉板与转鼓锯齿间的间隙是可调的。
限位锉板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起到对马铃薯的挡顶作用,以便于转鼓上的锯齿擦碎马铃薯;二是使马铃薯的最后余片非常薄。
限位锉板与转鼓上锯齿的间隙为2—3毫米。
在锉磨机的底部装有筛板。
筛板上钻有小孔,孔径不大于2毫米,以使已经被锉磨的马铃薯细丝和已经游离出来的淀粉及细胞水等,落入锉磨机下方的浆料池中5、筛分和脱汁1〉筛分筛分工作,在马铃薯淀粉生产的后脱汁工艺中,是应该先进行的。
筛分的目的,就是要把浆料中的细纤维和淀粉尽可能地分离开。
(1)卧式离心筛离心筛主要结构由进出料装置、转鼓、喷淋装置、水平轴系、电机、机身等部分组成。
浆料从筛门上的导管进入锥形筛篮的底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浆料均匀地沿着筛面分布。
并向大径方向运动。
在锥形筛篮内,浆料表面受切线、法线两方向力的共同作用,沿内锥面做较复杂的曲线运动,甚至翻滚,直至到达锥形筛篮的外沿,被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四周溅射,落入集渣室。
而淀粉颗粒由于直径小于筛网网眼或隙宽,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透过网眼或缝隙,一部分直接落入积粉室在锥形筛篮的前面和背面,都设置了喷水的喷嘴,能够均匀地向锥形筛篮喷水,以将薯渣中的淀粉颗粒冲洗出来。
同时,喷水也能提高淀粉颗粒和细纤维的运动速度。
2〉旋转过滤器自清式旋转过滤器的工作目的,也是清除淀粉清浆中的细小纤维,但工作性能比较差,出渣口容易产生浆和渣同排的现象。
这主要是旋转过滤器使用不当而造成的。
其具体表现,一是进浆方法不正确,二是内转式渣刷工作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减少和避免这两种现象的出现,提高其工作效率。
3〉脱汁后脱汁工艺的脱汁工作,应在筛分后立即进行。
由于混浆中含有褐变(在加工过程中或长期贮存于湿热环境下,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称为褐变反应,简称褐变。
)物质,混浆不应该进入较大容积的贮罐暂贮,而应该直接进入脱汁机械进行脱汁,必要时可以在途中设置小容量密闭式暂贮罐。
(1)旋流管旋流管的外形一般为长锥形。
大多数用尼龙制造,个别的也有用其它容易加工且耐磨、耐水的材料制造。
工作压力为不低于0.4兆帕,最佳工作压力为0.6兆帕。
工作压力的大小与内锥孔锥度有关。
(2)淀粉浆料的浓度在常温下淀粉不容于水,只是悬浮在水中。
由于淀粉比重大于水,所以在静止中,淀粉会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沉淀现象。
为了使淀粉在水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需要让淀粉悬浮液不停地流动。
在生产过程中,悬浮的流动形式有两种:一是定向流动(管道中的淀粉悬浮液);二是环状紊流(搅拌罐中的淀粉悬浮液)悬浮液中的淀粉含量,习惯上称为淀粉浆料的浓度。
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在现场用波美计来对其进行测量。
由于马铃薯淀粉沉淀较快,因此,测量操作要迅速。
以防产生较大的误差。
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可以采用测验单位淀粉浆中的绝干淀粉含量的方法,来测量淀粉浆料的浓度。
下表是每立方米浆料所含绝干淀粉重量,与淀粉浆料浓度的换算表旋流站在工作时,对淀粉浆料的浓度是有要求的。
在正常情况下,进浆浓度范围为2—8波美度,每立方米浆料所含淀粉量为36—150千克。